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及电动机或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4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公开了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其包括两个半圆周的引线框架,每个引线框架均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的印刷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二电路板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三电路板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四电路板层设置为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引线框架能够在电机的逆变器和线圈绕组之间提供大电流,从而产生大的转矩和功率值,而且节约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及电动机或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框架领域,尤其涉及了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及电动机或发电机。
技术介绍
电动机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其控制单元被布置成控制电动机的功率。已知电机类型包括感应电机、同步无刷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直线电机。由于驾驶车辆需要高扭矩,因此最常用的电动机是三相电动机。三相电动机通常包括三个线圈绕组,其中每个线圈绕组被布置成产生与交流电压的三相之一相关的磁场。为了增加电机内形成的磁极数量,每个线圈绕组通常会有一些线圈子组分布在电机周围,这些线圈子组被驱动以产生旋转磁场。中国专利CN201710715959.7提供了一种三相永磁无刷直流轮毂电机。如图1所示,典型的三相电动机有三个线圈组14、16、18。每个线圈组由四个串联的线圈子组组成,其中,对于给定的线圈组,各线圈子组产生的磁场将具有公共相位。三相电动机的三个线圈组通常配置为三角形或星形配置。具有直流电源的三相电动机的控制单元通常包括三相电桥产生三相电源的逆变器驱动电机。每一个各自的电压相位被施加到电动机的一个各自的线圈组上。一种三相桥式逆变器,包括若干开关设备,例如电力电子开关,例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开关,用于从直流电源产生交流电压。在电动汽车电机的背景下,越来越流行的驱动设计是一种集成在车轮内的电机设计,其中电机及其相关控制系统集成在车轮内。但是,由于电动马达及其相关控制系统集成的车辆车轮内的空间限制,这可能会对电动机的发电能力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供大电流的电机引线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轮毂电机空间有限,不能提供较大电流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引线框架及电动机或发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一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一组线圈绕组,和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二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二组线圈绕组,引线框架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第一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的印刷电路板,每个电路板层均包括具有绝缘基板和布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导电层;第一引线框架上的印刷电路板至少具有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第一电路板层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二电路板层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三电路板层包括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四电路板层包括第四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第二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印刷电路板,每个电路板层均包括具有绝缘基板和布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导电层;第二引线框架上的印刷电路板至少具有第五电路板层、第六电路板层、第七电路板层和第八电路板层,第五电路板层包括第五导电层,第五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六电路板层包括第六导电层,第六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二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七电路板层包括第七导电层,第七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二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八电路板层包括第八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作为优选,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形状均为半圆状。作为优选,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均包括三个线圈子组分别为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九电路板层,第九电路板层具有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多个线圈,第九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允许每个相应相绕组的多个线圈相对于彼此耦合,从而使每个线圈产生与相邻线圈在共同相位的电流方向上反平行的磁场。作为优选,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均包括三个线圈子组分别为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二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十电路板层,第十电路板层具有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多个线圈,第十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允许每个相应相绕组的多个线圈相对于彼此耦合,从而使每个线圈产生与相邻线圈在共同相位的电流方向上反平行的磁场。作为优选,第一印刷电路板还具有具有第十一电路板层、第十二电路板层、第十三电路板层和第十四电路板层;第十一电路板层包括第十一导电层,第十一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十二电路板层包括第十二导电层,第十二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十三电路板层包括第十三导电层,第十三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十四电路板层包括第十四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作为优选,第一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十五电路板层,第十五电路板层具有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多个线圈,第十五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允许每个相应相绕组的多个线圈相对于彼此耦合,从而使每个线圈产生与相邻线圈在共同相位的电流方向上反平行的磁场。作为优选,第二印刷电路板还具有具有第十六电路板层、第十七电路板层、第十八电路板层和第十九电路板层;第十六电路板层包括第十六导电层,第十六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十七电路板层包括第十七导电层,第十七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十八电路板层包括第十八导电层,第十八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十九电路板层包括第十九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作为优选,第二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十电路板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一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一组线圈绕组,和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二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二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引线框架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第一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的印刷电路板,每个电路板层均包括具有绝缘基板和布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导电层;第一引线框架上的印刷电路板至少具有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第一电路板层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二电路板层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三电路板层包括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四电路板层包括具有多个导电层的第四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第二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印刷电路板,第二引线框架的印刷电路板用于连接第二组线圈绕组以及第二逆变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包括与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一一对应的电路板层,且对应的电路板层与第二组线圈绕组和第二逆变器的连接关系和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与第一组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连接关系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一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一组线圈绕组,和用于将具有多个逆变器支路的第二逆变器电耦合到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的第二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引线框架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第一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的印刷电路板,每个电路板层均包括具有绝缘基板和布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导电层;第一引线框架上的印刷电路板至少具有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第一电路板层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支路;第二电路板层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支路;第三电路板层包括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布置成电耦合到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三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三支路;第四电路板层包括具有多个导电层的第四导电层,其设置为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耦合,以在第一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三线圈绕组之间形成中性点;第二引线框架包括具有多个电路板层印刷电路板,第二引线框架的印刷电路板用于连接第二组线圈绕组以及第二逆变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包括与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一一对应的电路板层,且对应的电路板层与第二组线圈绕组和第二逆变器的连接关系和第一电路板层、第二电路板层、第三电路板层和第四电路板层与第一组线圈绕组和第一逆变器的连接关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形状均为半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均包括三个线圈子组分别为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五电路板层,第五电路板层具有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多个线圈,第五电路板层上的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允许每个相应相绕组的多个线圈相对于彼此耦合,以便每个线圈子组线圈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在给定电流方向上与相邻线圈反平行,同时具有一个公共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用于不同子电机的半圆形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均包括三个线圈子组分别为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二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与第五电路板层对应的电路板层,该电路板层具有多个导电层,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电耦合第二组线圈绕组的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第三线圈绕组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多个线圈,多个导电层被布置成允许每个相应相绕组的多个线圈相对于彼此耦合,以便每个线圈子组线圈产生一个磁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马志敏齐晓刚王乾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智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