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拉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06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间包拉索,包括弹簧和钢索,所述的钢索包括第一连接部、钢索连接绳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套环和调节螺栓,所述的钢索连接绳包括连接端部和绳索,所述的连接端部有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的绳索两端,所述的两个连接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并与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该种中间包拉索通过弹簧与钢索的连接方式,并通过调节螺栓分别与套环和伸缩上的连接端部进行螺栓螺纹调节,使得整体中间包拉索方便的调节出需要的长度,该种方式配合传统的电机抱闸制动,能最大限度得减小各部件的磨损,避免产生直接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间包拉索
本技术涉及非晶带材制造
,尤其涉及中间包拉索。
技术介绍
传统移动的重物制动是电机抱闸,通过刹车盘限制住滚轮滚动。对于大质量的物体来说,长期以这种方式制动,刹车盘寿命很短,需要经常更换。直接抱死的情况也会让滚轮从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滚轮容易磨损,影响正常滚动,而且停止位置不确定。当然也有通过安装伺服电机,减速停止,但是这样价格就相对高了,还需要设计配套程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提供中间包拉索,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中间包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和钢索,所述的弹簧连接所述的钢索一端,所述的钢索包括第一连接部、钢索连接绳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钢索连接绳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套环和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可调节的螺纹连接所述的套环底部,所述的套环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的钢索连接绳包括连接端部和绳索,所述是连接端部有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的绳索两端,所述的两个连接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并与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钩,所述的弹簧的一端拉钩连接所述的钢索一端的套环。将弹簧设置成两端拉钩状,使得两端均可以通过拉钩连接,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端部与所述的套环呈质硬的刚性结构,所述的绳索呈柔性可弯折的钢丝制成。从而通过刚性的连接部和套环进行连接,通过柔性可弯折的钢丝进行拉伸。进一步的,所述的绳索呈直径为20毫米的圆柱状,长度为3米。通过行业大量的实践所得,该种规格的绳索刚好符合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中间包拉索,包括弹簧和钢索,所述的钢索包括第一连接部、钢索连接绳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套环和调节螺栓,所述的钢索连接绳包括连接端部和绳索,所述的连接端部有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的绳索两端,所述的两个连接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并与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该种中间包拉索通过弹簧与钢索的连接方式,并通过调节螺栓分别与套环和伸缩上的连接端部进行螺栓螺纹调节,使得整体中间包拉索方便的调节出需要的长度,方便快捷,该种方式配合传统的电机抱闸制动,能最大限度得减小各部件的磨损,避免产生直接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经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中间包拉索,包括弹簧1和钢索2,所述的弹簧1连接所述的钢索2一端,所述的钢索2包括第一连接部2-1、钢索连接绳2-2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包括套环3和调节螺栓4,所述的调节螺栓4可调节的螺纹连接所述的套环3底部,所述的套环3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包括连接端部5和绳索6,所述是连接端部5有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的绳索6两端,所述的两个连接端部5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并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所述的弹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钩,所述的弹簧的一端拉钩连接所述的钢索2一端的套环3。所述的连接端部5与所述的套环3呈质硬的刚性结构,所述的绳索6呈柔性可弯折的钢丝制成。所述的绳索6呈直径为20毫米的圆柱状,长度为3米。具体安装时,首先,将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两端的连接端部5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栓4,然后,将所述的调节螺栓4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套环3底部,第一连接部2-1、钢索连接绳2-2和第二连接部2-3分别连接成整体的钢索2,然后,将所述的钢索2一端上的套环3连接所述的弹簧1一端的拉钩形成该种中间包拉索,最后,将该种中间包拉索的弹簧1上的另一端的拉钩连接中间包A,另一端没有与所述的弹簧1连接的套环3连接冶炼炉B完成整体安装。具体使用时,经过实践得出所述的绳索6需要直径为20毫米的圆柱状,长度为3米的规格才能满足该种中间包拉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的受力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绳索6拉直后弹簧1开始作用时,中间包A正好开始减速。冶炼炉B内的钢液需要输送至中间包A,然后由中间包A平移将钢液运输至下一步钢液处理地点进行处理,中间包A底部设置有滚轮结构,该种中间包拉索一端连接冶炼炉B,另一端连接中间包A,在中间包A平移运输钢液的过程中,盛放不同容量钢液后中间包A的重量在移动过程中停下需要的力不同,以及中间包A所需要平移的距离问题,均可以通过调节该种中间包拉索的长度实现。具体的,中间包A行走的距离是固定的,必须保证停止时的位置一致。但是中间包A的装钢量是根据生产要求可调的,那么在行走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弹簧1产生的拉力就需要可调。为了实现此过程,就必须调节该种中间包拉索的长度。具体的,通过调节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两端的连接端部5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的深度,以及调节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底部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的深度,从而使得所述的钢索2呈现不同的长度。由于中间包A停止后,静摩擦力大于弹簧1的拉力,所以中间包并不会被拉回。另外,当中间包A需要返回至初始位置时,由于弹簧1拉力的作用,中间包A可以快速的启动。在突发漏钢事故时能及时返回至初始位置,保证下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间包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1)和钢索(2),所述的弹簧(1)连接所述的钢索(2)一端,所述的钢索(2)包括第一连接部(2-1)、钢索连接绳(2-2)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包括套环(3)和调节螺栓(4),所述的调节螺栓(4)用可调节的螺纹连接所述的套环(3)底部,所述的套环(3)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包括连接端部(5)和绳索(6),所述连接端部(5)有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的绳索(6)两端,所述的两个连接端部(5)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并与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间包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1)和钢索(2),所述的弹簧(1)连接所述的钢索(2)一端,所述的钢索(2)包括第一连接部(2-1)、钢索连接绳(2-2)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3)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包括套环(3)和调节螺栓(4),所述的调节螺栓(4)用可调节的螺纹连接所述的套环(3)底部,所述的套环(3)底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的钢索连接绳(2-2)包括连接端部(5)和绳索(6),所述连接端部(5)有两个,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亮董威威王书光虞璐王详军杜天星程笑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晶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