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5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跑道,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上方设有排水层;排水层内设有长方体状冷凝腔,冷凝腔内固定有阻隔板,阻隔板一侧与冷凝管固定,另一侧悬空设置,阻隔板沿冷凝腔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阻隔板下方设有排水筒,排水筒贯通基层和连通排水层;阻隔板一侧与冷凝腔内壁形成排气口,排水层内设有冷凝管,冷凝管连通有供水装置,冷凝腔底部远离进气口一侧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大地连通。水蒸气能够通过排水筒进入到冷凝腔;由于阻隔板的阻碍,水蒸气沿进气口方向移动,接触冷凝腔上侧壁,液化凝结成水珠,水珠掉落在阻隔板的上表面,沿阻隔板的倾斜方向滑动,流入到排水口,然后渗透到大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跑道
本技术涉及体育设施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塑胶跑道。
技术介绍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75224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空腔,空腔内布置有弹簧;所述透气层下方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下方设有排水层,排水层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竖直孔,若干个竖直孔底部通过排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层下侧设有基层,基层下侧设有防潮层。在高温情况下,塑胶跑道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透气层散出。然而,在高温的情况下,塑胶跑道下方的大地容易产生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塑胶跑道内容易造成塑胶跑道的鼓泡,影响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塑胶跑道采用的方式是使水蒸气通过透气层散出,但是通过透气层散出不能保证水蒸气都散出,塑胶跑道内容易残留水蒸气,使塑胶跑道发生鼓泡现象,降低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跑道,该塑胶跑道设有排水层,能够将塑胶跑道内的水蒸气都散出,避免塑胶跑道发生鼓泡现象,延长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胶跑道,包括基层,基层上方设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内设有长方体状冷凝腔,所述冷凝腔内固定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一侧与冷凝管固定,另一侧悬空设置,所述阻隔板沿冷凝腔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阻隔板下方设有排水筒,所述排水筒贯通基层以及连通排水层;所述阻隔板较高的一侧与冷凝腔内壁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水层内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有供水装置,所述冷凝腔底部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大地连通。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水蒸气能够通过排水筒进入到冷凝腔;由于阻隔板的阻碍,水蒸气沿进气口方向移动,接触冷凝腔的上侧壁,液化凝结成水珠,水珠掉落在阻隔板的上表面,沿阻隔板的倾斜方向滑动,流入到排水口,然后渗透到大地,保证了塑胶跑道内的水蒸气全部排出,防止塑胶跑道发生鼓泡现象,延长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板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与冷凝腔内壁固定,所述支撑柱与基层垂直。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柱对阻隔板起到了支撑作用,且对排水层起加固作用,提高了塑胶跑道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伸出排水层,所述导水管固定连接有水泵。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没有导水管,则冷凝管内的冷水是死水,不能够流动起来,则固定不动的死水会导致冷凝的效果降低;导水管的两端和冷凝管的两端连通,水泵能够使冷水在冷凝管以及导水管内流动起来,提高冷凝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层对应排水口的位置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排水口连通,且与大地连通。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流入到大地的水渗透过慢时,冷凝腔内冷却的水会暂存在缓冲腔内,避免了水从排水口回流进入到冷凝腔,影响排水层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板下表面固定有引流柱,所述引流柱的位置与排水筒对应,所述引流柱远离阻隔板的端部设为锥形。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部分的水蒸气在阻隔板的下表面形成水珠时,水珠沿阻隔板下表面滑动,流至引流柱时,会通过引流柱的锥形端部凝聚起来,再由于重力作用掉入到排水筒中,保证了排水层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层上方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方设有塑胶表层。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缓冲层能够减少对塑胶跑道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塑胶表层与使用者的鞋底接触,增加了鞋底与塑胶跑道的摩擦,避免使用者在塑胶跑道上跑到时发生打滑现象,增加的塑胶跑道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层与排水层之间、所述排水层和缓冲层之间以及所述缓冲层和塑胶表层之间均设有粘合层。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粘合层的材质具有一定的粘附力,能够加固各个工作层之间的连接,提高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板内嵌有隔热棉。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防止水蒸气与阻隔板下表面接触时,被阻隔板上表面的水影响,以使水蒸气直接在阻隔板下表面凝聚,影响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水泵通过导水管向冷凝管循环供给冷水,使得冷凝腔靠近冷凝管的侧壁保持较低的温度;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能够通过排水筒进入到冷凝腔。从排水筒进入到冷凝腔下半部分的水蒸气,由于阻隔板的阻碍,沿进气口方向移动,进入到冷凝腔的上半部分。从进气口进入到冷凝腔上半部分的水蒸气,与冷凝腔的内壁接触,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冷凝腔靠近冷凝管的内壁温度较低,因此该部分的水蒸气液化凝结成水珠,水珠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在阻隔板的上表面,由于阻隔板呈倾斜设置,掉落在阻隔板上表面的水珠会沿阻隔板的倾斜方向滑动。从阻隔板上表面滑落的水珠会流入到排水口,通过缓冲腔流入到基层,然后渗透到大地,保证了塑胶跑道内的水蒸气全部排出,防止塑胶跑道发生鼓泡现象,延长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胶跑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基层;2、排水层;3、缓冲层;4、塑胶表层;5、粘合层;6、冷凝腔;7、阻隔板;8、支撑柱;9、排水筒;10、进气口;11、冷凝管;12、导水管;13、水泵;14、隔热棉;15、排水口;16、缓冲腔;17、引流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塑胶跑道,包括基层1、设于基层1上方的排水层2、设于排水层2上方的缓冲层3以及设于缓冲层3上表面的塑胶表层4。基层1设于塑胶跑道的路基内,基层1对整个跑道起支撑和固定作用;缓冲层3的材质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减少对塑胶跑道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塑胶表层4与使用者的鞋底接触,增加了鞋底与塑胶跑道的摩擦,避免使用者在塑胶跑道上跑到时发生打滑现象,增加的塑胶跑道的安全性,基层1、排水层2、缓冲层3以及塑胶表层4之间均铺设有粘合层5,粘合层5的材质具有一定的粘附力,能够加固各个工作层之间的连接,提高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排水层2内设有长方形的冷凝腔6,冷凝腔6内固定有阻隔板7,阻隔板7沿塑胶跑道长度方向设置,阻隔板7一侧朝基层1折起,折起部分的端面与冷凝腔6底面固定,阻隔板7的另一侧悬空设置;阻隔板7呈倾斜设置,阻隔板7悬空的一侧高于另一侧,阻隔板7将冷凝腔6分隔成了上下两部分。阻隔板7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8,支撑柱8两端与冷凝腔6内壁固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跑道,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方设有排水层(2);/n所述排水层(2)内设有长方体状冷凝腔(6),所述冷凝腔(6)内固定有阻隔板(7),所述阻隔板(7)一侧与冷凝管(11)固定,另一侧悬空设置,所述阻隔板(7)沿冷凝腔(6)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阻隔板(7)下方设有排水筒(9),所述排水筒(9)贯通基层(1)以及连通排水层(2);/n所述阻隔板(7)较高的一侧与冷凝腔(6)内壁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水层(2)内设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连通有供水装置,所述冷凝腔(6)底部远离进气口(10)的一侧设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与大地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跑道,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方设有排水层(2);
所述排水层(2)内设有长方体状冷凝腔(6),所述冷凝腔(6)内固定有阻隔板(7),所述阻隔板(7)一侧与冷凝管(11)固定,另一侧悬空设置,所述阻隔板(7)沿冷凝腔(6)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阻隔板(7)下方设有排水筒(9),所述排水筒(9)贯通基层(1)以及连通排水层(2);
所述阻隔板(7)较高的一侧与冷凝腔(6)内壁形成排气口,所述排水层(2)内设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连通有供水装置,所述冷凝腔(6)底部远离进气口(10)的一侧设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与大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7)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两端与冷凝腔(6)内壁固定,所述支撑柱(8)与基层(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导水管(12),所述导水管(1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强杨桂丽黄丽清林培水胡瑞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怡乔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