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61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移叉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前移叉车,包括:车身主体、前轮组件、驱动桥和驱动桥锁止装置;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桥包括驱动轮结构和平衡轮结构,所述驱动轮结构的上端销孔通过驱动轮销轴与上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上连杆的右端销孔通过上连杆销轴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驱动轮结构的下端通过下连杆销轴与下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高位堆垛作业和急转弯情况下将驱动桥和平衡轮的上下浮动动作锁止,减少整车的晃动和倾斜,提高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移叉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移叉车。
技术介绍
前移叉车适用于在狭窄货架通过中进行高位堆垛作业,最大提升高度可达到7500mm,货叉可以实现前后平移,前后倾斜,左右平移等功能动作,结合了平衡重叉车工作装置适用范围广和堆垛车车身转弯半径小的优点。为提高路面适应性,在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通过能力,设计了驱动桥(参阅CN206569977),该驱动桥使驱动轮和平衡轮分别通过两个连杆与车身铰接,各自具有一定距离的上下浮动能力,并分别通过两个弹簧来吸收路面的冲击。但当叉车进行高位堆垛作业及急转弯时,浮动的驱动桥会加剧整车的晃动幅度,也会造成车身大幅度倾斜,影响车身稳定性和安全性,此时则希望后驱动桥呈刚性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移叉车,在高位堆垛作业和急转弯情况下将驱动桥和平衡轮的上下浮动动作锁止,减少整车的晃动和倾斜,提高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移叉车,包括:车身主体、前轮组件、驱动桥和驱动桥锁止装置;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桥包括驱动轮结构和平衡轮结构,所述驱动轮结构的上端销孔通过驱动轮销轴与上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上连杆的右端销孔通过上连杆销轴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驱动轮结构的下端通过下连杆销轴与下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平衡轮结构的左端销孔通过平衡轮销轴与下连杆的中间销孔及车身主体连接,平衡轮结构的右端通过平衡轮弹簧与下连杆的右端相连;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包括阻尼油缸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阻尼油缸的上端与所述车身主体铰接,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中间进行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两个前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一个前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杆腔在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杆腔在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轮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杆的左端与所述车身主体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下连杆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杆弹簧的下端与下连杆的左端相连,下连杆弹簧的上端通过下连杆弹簧座与调整螺栓相连,所述调整螺栓安装在调整螺栓安装板的螺纹孔上,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所述的调整螺栓安装板固定在车身主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螺栓安装板焊接在车身主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电磁阀之间连接气囊式蓄能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高位堆垛作业和急转弯情况下将驱动桥和平衡轮的上下浮动动作锁止,减少整车的晃动和倾斜,提高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前移叉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注意车身主体是简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移叉车中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前移叉车中驱动桥锁止装置的油路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到图4,一种前移叉车,包括:车身主体100、前轮组件200、驱动桥和驱动桥锁止装置;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桥包括驱动轮结构310和平衡轮结构320,所述驱动轮结构的上端销孔通过驱动轮销轴330与上连杆340的左端销孔相连,上连杆的右端销孔通过上连杆销轴350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驱动轮结构的下端通过下连杆销轴360与下连杆370的左端销孔相连,平衡轮结构的左端销孔通过平衡轮销轴380与下连杆的中间销孔及车身主体连接,平衡轮结构的右端通过平衡轮弹簧390与下连杆的右端相连;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包括阻尼油缸410和电磁阀420;所述电磁阀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421和无杆腔422;所述阻尼油缸的上端与所述车身主体铰接,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中间进行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高位堆垛作业和急转弯情况下将驱动桥和平衡轮的上下浮动动作锁止,减少整车的晃动和倾斜,提高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地,电磁阀的未吸合和吸合可以释放阻尼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相通)和锁止阻尼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不通)。阻尼油缸的释放和锁止使得驱动桥与车身的连接状态在弹性和刚性之间切换。在高位堆垛作业时,在进行起升操作时,或者在急转弯情况下,电磁阀闭合,此时阻尼油缸处于锁止状态,液压油无法通过管道自由在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流动,将驱动轮和平衡轮的上下浮动动作锁止,通过阻尼气缸和上连杆的铰接,由于阻尼气缸的锁死,上连杆不能运动,驱动轮结构锁死,减少整车的晃动和倾斜,提高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电磁阀处于未吸合状态,此时阻尼油缸处于释放状态,液压油可以通过管道自由在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流动,从而驱动轮和平衡轮可上下浮动,提高了叉车对路面的适应性的同时可以吸收路面的冲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两个前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一个前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杆腔在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杆腔在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轮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杆的左端与所述车身主体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下连杆弹簧5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杆弹簧的下端与下连杆的左端相连,下连杆弹簧的上端通过下连杆弹簧座与调整螺栓相连,所述调整螺栓安装在调整螺栓安装板的螺纹孔上,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所述的调整螺栓安装板固定在车身主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螺栓安装板焊接在车身主体上。平衡轮弹簧能吸收路面通过平衡轮传递的冲击,下连杆弹簧能吸收路面通过驱动轮传递的冲击,这样传到车架上的路面冲击比较小,可以提高驾驶舒适性。通过安装在调整螺栓安装板上的调整螺栓调整下连杆弹簧的压缩量,改变下连杆弹簧对下连杆的压力,从而调整驱动轮负荷;当前移叉车在普通路面工作时,逆时针旋转调整螺栓,减小下连杆弹簧的压缩量,减小驱动轮负荷,提高驱动轮寿命;当前移叉车在冷库环境路面工作时,顺时针旋转调整螺栓,增大下连杆弹簧的压缩量,增大驱动轮负荷,解决驱动轮打滑问题。具体结构和原理,可以参阅CN206569977,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图中也没有做出相关标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电磁阀之间连接气囊式蓄能器430。在阻尼油缸被释放时,气囊式蓄能器可以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使用时,需预先将阻尼油缸装满液压油,再将气囊式蓄能器与电磁阀连接。气囊式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移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前轮组件、驱动桥和驱动桥锁止装置;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n所述驱动桥包括驱动轮结构和平衡轮结构,所述驱动轮结构的上端销孔通过驱动轮销轴与上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上连杆的右端销孔通过上连杆销轴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驱动轮结构的下端通过下连杆销轴与下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平衡轮结构的左端销孔通过平衡轮销轴与下连杆的中间销孔及车身主体连接,平衡轮结构的右端通过平衡轮弹簧与下连杆的右端相连;/n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包括阻尼油缸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阻尼油缸的上端与所述车身主体铰接,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中间进行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移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前轮组件、驱动桥和驱动桥锁止装置;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
所述驱动桥包括驱动轮结构和平衡轮结构,所述驱动轮结构的上端销孔通过驱动轮销轴与上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上连杆的右端销孔通过上连杆销轴与所述车身主体相连,驱动轮结构的下端通过下连杆销轴与下连杆的左端销孔相连,平衡轮结构的左端销孔通过平衡轮销轴与下连杆的中间销孔及车身主体连接,平衡轮结构的右端通过平衡轮弹簧与下连杆的右端相连;
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所述驱动桥锁止装置包括阻尼油缸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阻尼油缸的上端与所述车身主体铰接,所述阻尼油缸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中间进行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移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两个前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移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一个前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灿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