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摇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42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落架摇臂,在摇臂的套筒上设置有开孔,将起落架摇臂筒体内部的减轻孔与轮轴连接处的缝隙作为排水通道,进入起落架结构的水汽通过排水通道排出机体外部,以达到排水防腐蚀的要求。采用缝隙配合的结构形式作为排水通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未增加多余零部件,符合大型飞机起落架的减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落架摇臂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落架摇臂。
技术介绍
飞机起落架结构各零部件易侵入和滞留水汽,而水汽是引起零件腐蚀的有害介质。如果防水和排水设计不好,可引起零件腐蚀疲劳,使结构件强度降低甚至导致飞机发生严重事故。因此,起落架的防水和排水设计要使零部件的任何部位,尽可能不出现液体聚积。现有机型的起落架设计均采用防水设计,增加密封口盖防止水汽进入机体内部。而大型飞机起落架,由于零部件体积较大,采用传统防水口盖的设计,势必增加不必要的重量,因此大型起落架的设计需具有水汽的排放措施,但目前尚无此种防护措施的起落架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起落架摇臂,缓解现有飞机水汽排放设计存在重量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起落架摇臂,包含:摇臂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摇臂本体1一端的套筒2;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机轮轮轴3;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摇臂本体1的轴线上。可选的,所述套筒2内壁与所述机轮轮轴3之间的缝隙不小于5mm。可选的,所述开孔与所述套筒2和所述摇臂本体1相惯处的通孔的尺寸一致。可选的,所述摇臂本体1远离所述机轮轮轴3的一端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摇臂本体1靠近所述机轮轮轴3的一端的内孔直径。可选的,所述摇臂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缓冲器的耳片4;所述摇臂本体1上连接有所述耳片4的一段的内孔为锥形。可选的,所述摇臂本体1上未连接有所述耳片4的一段的内孔的直径保持不变。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在摇臂的套筒上设置有开孔,将起落架摇臂筒体内部的减轻孔与轮轴连接处的缝隙作为排水通道,进入起落架结构的水汽通过排水通道排出机体外部,以达到排水防腐蚀的要求。采用缝隙配合的结构形式作为排水通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未增加多余零部件,符合大型飞机起落架的减重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摇臂本体;2—套筒;3—机轮轮轴;4—连接缓冲器的耳片;5—水汽通路;6—起落架机轮;7—摇臂与支柱连接耳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放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1-3所示,起落架摇臂包含:摇臂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摇臂本体1一端的套筒2;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机轮轮轴3;轮轴3与起落架机轮6连接;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摇臂本体1的轴线上,开孔作为排水通道。例如,起落架摇臂与起落架支柱连接耳片7可以为水汽入口,套筒开孔作为水汽出口。可选的,开孔与套筒2和所述摇臂本体1相惯处的通孔的尺寸一致。起落架摇臂内部设计有锥形减轻孔(也称摇臂减轻孔),摇臂减轻孔与机轮轮轴配合部位设计有缝隙,可选的,缝隙不小于5mm。所述摇臂本体1远离所述机轮轮轴3的一端(摇臂减轻孔上部)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摇臂本体1靠近所述机轮轮轴3的一端(摇臂减轻孔下部)的内孔直径。可选的,所述摇臂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缓冲器的耳片4;所述摇臂本体1上连接有所述耳片4的一段的内孔为锥形。可选的,所述摇臂本体1上未连接有所述耳片4的一段的内孔的直径保持不变。摇臂内部设置锥形减轻孔,可进一步减轻摇臂重量。示例性的,当飞机着陆时,跑道上的水汽经摇臂减轻孔开口进入起落架摇臂减轻孔内部后,经水汽通路5排出机体。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起落架摇臂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飞机起飞后,起落架收起,摇臂减轻孔上部转动至开口朝下状态,进入起落架减轻孔内部的水汽则由摇臂减轻孔上部直接排出,避免了起落架收起后,水汽的聚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落架摇臂,其特征在于,包含:摇臂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摇臂本体(1)一端的套筒(2);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机轮轮轴(3);/n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摇臂本体(1)的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摇臂,其特征在于,包含:摇臂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摇臂本体(1)一端的套筒(2);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机轮轮轴(3);
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摇臂本体(1)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内壁与所述机轮轮轴(3)之间的缝隙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与所述套筒(2)和所述摇臂本体(1)相惯处的通孔的尺寸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洁陈云张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