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38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车架(5),所述副车包括副车构架(13)、工作车间(7),副车构架(13)端部设有副车司机室(15),工作车间(7)的顶棚下方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部设置有第一吊车(6)、第二吊车(9),所述伸缩梁另一端位于副车司机室(15)一端并与副车构架(13)之间固定连接,副车构架(13)通过连杆(12)与主车车架(5)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车与副车之间的连接结构,实现车辆高速运行工况与作业工况之间的快速切换及连续作业的技术效果,能够全面、高效、快速地完成铁路钢轨或道床的维修保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的施工机车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铁路线路里程很长,铁路线路的维护作业多种多样,例如捣固、清筛、换轨、焊轨等,各种维护作业需要不同的作业车完成,不同的作业车作业流程也各有不同。专利号为ZL201521087862.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维护作业运输车,该技术提供的铁路维护作业运输车,包括:转向架、设置在转向架顶部的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车体;车体包括侧壁和形成于侧壁顶部的顶棚,侧壁和顶棚围成车体内部空间;在底架上、且在侧壁内还设置有具有阻燃功能的间隔墙,间隔墙将车体内部空间分割为用于容纳工具的工具间和用于容纳油料的油料间;侧壁上还设置有电气元件组成。该技术的铁路维护作业运输车通过将侧壁和顶棚围成车体内部空间利用具有阻燃功能的间隔墙划分为工具间和油料间,有效区分了不同工具油料之间的放置位置,便于清理和查找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保障作业安全。但该技术未设置主车和副车以及主副车之间的连接结构,因而无法实现车辆高速运行工况与作业工况不同状态的快速切换,无法实现车辆连续作业的技术效果。因此仍需改进。专利号为ZL201810738020.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维修车组,属于隧道病害整治施工设备
,包括第一牵引车;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车的材料车,所述材料车用于放置维修铁路隧道用的材料;连接所述材料车的作业车,所述作业车包括作业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作业臂架和为所述作业臂架提供动力的动力站;以及连接所述作业车的第二牵引车;其中,所述第一牵引车和所述第二牵引车分别设置在铁路隧道维修车组的两端,并且牵引前进的方向相反。该专利技术能够综合整治铁路隧道的各种问题,并且布置合理、作业功能多样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能高效、快速完成隧道断面的加固和整修。但该专利技术未设置主车和副车以及主副车之间的连接结构,因而无法实现车辆高速运行工况与作业工况不同状态的快速切换,无法实现车辆连续作业的技术效果,其仅适用于铁路隧道维修,因此仍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铁路维护作业运输车和铁路隧道维修车组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车架,所述主车车架一端设有主车司机室,所述主车车架上部固定安装有走行钢轨,所述主车车架下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主动转向架、主车动力传动系统及随车工具、从动转向架;所述副车包括副车构架、工作车间,所述副车构架端部设有副车司机室,所述副车构架下部设置走行驱动部,所述工作车间的顶棚下方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部设置有第一吊车、第二吊车,非作业状态时,所述工作车间覆盖于所述主车车架上部。优选的是,所述工作车间包括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右侧墙及顶面,从而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工作车间的前侧墙与所述右侧墙或左侧墙活动连接,以便所述工作车间滑出,所述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右侧墙均可伸缩且可折叠,可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将所述侧墙打开或闭合。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副车包括副车司机室,所述伸缩梁一端位于所述副车司机室一端并与所述副车构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构架通过连杆与所述主车车架相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副车构架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及伸缩油缸连接,该端不需拆卸。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副车包括门架,所述伸缩梁另一端与所述主车司机室之间通过球铰与所述门架相连接,所述门架通过走行轮落于所述主车车架上的所述走行钢轨上,所述球铰能够使所述门架自适应铁路线路曲线段或斜坡段时工作车间在滑移过程中的偏斜。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副车的所述门架上安装有带制动的走行驱动部件,可单独驱动或制动所述副车运行。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杆与所述主车车架通过第二销轴及其安装支座连接,所述安装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即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通过气缸相连接,并通过所述气缸的伸缩打开或闭合,以解除或锁定所述主车与所述副车之间的固定约束,使所述主车和副车可以相对运动或静止。非作业状态时,所述气缸压缩,所述安装支座闭合,所述伸缩油缸伸长,所述连杆连接着所述主车车架和副车框架,保证所述主车与所述副车间处于连锁状态;作业状态时,所述气缸伸长,所述安装支座打开,所述伸缩油缸压缩将所述连杆提起,以解锁所述主车和副车的连接,保证所述主车与所述副车间可以相对运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以所述主车固定、副车运行的方式形成一个覆盖工作区域的所述作业车间,或者以所述副车固定、主车运行的方式形成一个覆盖工作区域的所述作业车间,或者以所述主车运行、副车以不同于所述主车运行速度运行的方式形成一个覆盖工作区域的移动式作业车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车车架后方下部及所述副车构架下部均设置液压支腿。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车车架的前端、副车构架前端均设置车钩,便于连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主车与副车之间巧妙的连接结构设计,从而实现车辆高速运行工况与作业工况之间不同状态的快速切换,同时能够实现连续作业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能够全面、高效、快速地完成铁路钢轨或道床的维修保养工作。具体而言,本技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有益效果:(1)在整车到达工作区后,能够简单快速地切换为工作状态,形成一个完全覆盖作业区域的独立作业车间,该工作车间通过吊车及自身携带的相应工作机具,完成相应作业,作业完成后亦可快速切换至高速运行状态,整个切换过程简单快捷,只需操作相应控制开关即可完成,无需进行繁琐的对位及特别的固定紧固措施,自动化程度及作业效率高。(2)当作业需要顶起整车时,如焊轨作业,本技术形成的独立作业车间,无需顶起整车即可满足焊轨作业需求,且无需考虑作业完成后落轮入轨问题,适应性强。(3)本技术既可满足固定不动的作业工况,亦可满足连续运行的作业工况,且这两种作业工况之间可进行快速自由切换。(4)本技术能够在不收车的情况下,快速撤离作业现场,应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车布局示意图,图中工作车间的侧墙部分未示出。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中主车门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中连杆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中主车与副车在非作业状态时连杆连接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中主车与副车在非作业状态时连杆与主车车架端连接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中主车与副车在作业状态连杆提起时的立体图。图7为按照本技术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图6所示的主车与副车在作业状态连杆提起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车架(5),所述副车包括副车构架(13)、工作车间(7),副车构架(13)端部设有副车司机室(15),工作车间(7)的顶棚下方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部设置有第一吊车(6)、第二吊车(9),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一端位于副车司机室(15)一端并与副车构架(13)之间固定连接,副车构架(13)通过连杆(12)与主车车架(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包括主车车架(5),所述副车包括副车构架(13)、工作车间(7),副车构架(13)端部设有副车司机室(15),工作车间(7)的顶棚下方设置有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部设置有第一吊车(6)、第二吊车(9),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一端位于副车司机室(15)一端并与副车构架(13)之间固定连接,副车构架(13)通过连杆(12)与主车车架(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连杆(12)与主车车架(5)通过第二销轴(302)及其安装支座(305)连接,连杆(12)与副车构架(13)之间通过第一销轴(303)及伸缩油缸(30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安装支座(305)包括上下两部分即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通过气缸(30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主车车架(5)一端设有主车司机室(2),主车车架(5)上部固定安装有走行钢轨,主车车架(5)下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主动转向架(3)、主车动力传动系统及随车工具(8)、从动转向架(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铁路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南陈钦云陈华洋陶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