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38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包括内燃机(1)、散热系统(2)和导风装置,所述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具有集成度、模块化较高,维修便利,装置可扩展性较强的优点;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内燃机(1)进行定位固定在车架(5)上以及车厢顶部(4)上,较大程度压缩各部件的安装空间,使整套动力装置布局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养护机械设计与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铁路工程车辆大多采用内燃机液力驱动方案,内燃机、散热系统及其相关的辅助配套系统大多布局放置于铁路工程车辆的车架以上,该种散热系统布局方式占用了较大的车体内空间。另外,还导致了在整车安装时对位困难,尺寸配合较差,对铁路工程车辆的行车速度及整车散热导风造成了较大影响。例如公布号为CN10797551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动力系统和抑尘车。散热装置用于对动力系统进行散热且包括散热装置壳体。散热装置壳体包括液压油散热腔,用于对动力系统的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散热;冷却液散热腔,用于对动力系统的发动机进行散热。该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集成了液压油散热腔和冷却液散热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为液压系统设置独立的散热装置,从而在满足液压系统散热需求的基础上节约成本。而且该散热装置的集成化设计易于维护。但由于该专利技术采用液力驱动方案,散热系统及其相关的辅助配套系统大多布局放置于铁路工程车辆的车架以上,该种散热系统布局方式占用了较大的车体内空间;还导致了在整车安装时对位困难,尺寸配合较差,对铁路工程车辆的行车速度及整车散热导风造成了较大影响。又例如公布号为CN10575676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吊挂式内燃机车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传动油冷却系统、钢型框架、轴承座、液压马达、风扇、风筒、导风段、防护网和防尘网,冷却装置采用吸风式设计,四个冷却系统分别固定设置在钢型框架的进风端,钢型框架的出风端固定连接导风段,导风段固定连接风筒,轴承座固定设置在风筒的中间,风扇和液压马达分别设置在轴承座的两端,风筒包覆在风扇外。四个冷却系统、液压马达、防护网、防尘网等都用螺栓固定于钢型框架上,便于清洗拆换。该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具有良好的冷却能力和合理的空气场流,能源利用率高,且可降低噪音;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更换方便,安全防护性较好。但由于该专利技术采用液力驱动方案,散热系统及其相关的辅助配套系统大多布局放置于钢型框架上,该种散热系统布局方式占用了较大的车体内空间;还导致了在整车安装时对位困难,尺寸配合较差,对铁路工程车辆的行车速度及整车散热导风造成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可最大化压缩各部件的安装空间,使动力系统布局更加紧凑;通过广口形式将热风有车厢内往车顶外排,既保证了作业时散热要求,又对地铁隧道内局部环温温升控制;预先配对导风装置本体,再将上罩调整固定安装形式,避免了顶部开口与底部安装重复对位的问题。再有,该专利技术/技术的可扩展性较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包括内燃机、散热系统和导风装置,所述散热系统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具有集成度、模块化较高,维修便利,装置可扩展性较强的优点;散热系统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内燃机进行定位固定在车架上以及车厢顶部上,较大程度压缩各部件的安装空间,使整套动力装置布局更加紧凑。优选的是,所述内燃机通过前端皮带轮与散热系统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架,导风框架包括上罩总成、下罩总成、底部排水检查口和侧墙检查口。底部排水检查口可对雨水进行排泄,如遇到堵塞等紧急情况可将底板拆卸检修,或通过两侧侧墙检查口进行检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框架与车架以及车厢顶部上通过焊接方式硬性连接,故本专利技术将导风框架进行分体安装设计。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框架由多个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组成。由于导风框架与车架以及车厢顶部之间硬性连接,故本专利技术将导风框架进行分体安装设计。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罩总成与车厢顶部通过螺栓座硬性连接,上罩总成与下罩总成之间可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调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罩总成位于下罩总成的上方;上罩总成与下罩总成之间设有隔热棉柔性连接,从而保证密封性以及避免碰撞风险的发生。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侧墙检查口设置在下罩总成的两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罩总成的顶部设有防护网板,从而对杂物进行隔绝。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罩总成的两侧设有固定安装支座,可根据车架形式进行固定,随机应变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布局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内燃机1,散热系统2,导风框架3,车厢顶部4,车架5,车辆轮廓限界6,上罩总成31,下罩总成32,侧墙检查口33,固定安装支座34,底部排水检查口35,隔热棉37,防护网板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布局图。本技术中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包括内燃机1、散热系统2和导风装置,所述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具有集成度、模块化较高,维修便利,装置可扩展性较强的优点;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内燃机1进行定位固定在车架5上以及车厢顶部4上,较大程度压缩各部件的安装空间,使整套动力装置布局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1通过前端皮带轮与散热系统2连接。接下来参阅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架3,导风框架3包括上罩总成31、下罩总成32、底部排水检查口35和侧墙检查口33。底部排水检查口35可对雨水进行排泄,如遇到堵塞等紧急情况可将底板拆卸检修,或通过两侧侧墙检查口33进行检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架3与车架5以及车厢顶部4上通过焊接方式硬性连接,故本专利技术将导风框架3进行分体安装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架3由多个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组成。由于导风框架3与车架5以及车厢顶部4之间硬性连接,故本专利技术将导风框架3进行分体安装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总成31与车厢顶部4通过螺栓座硬性连接,上罩总成1与下罩总成2之间可实现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总成31位于下罩总成32的上方;上罩总成31与下罩总成3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包括内燃机(1)、散热系统(2)和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集成在一起;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内燃机(1)进行定位固定在车架(5)上以及车厢顶部(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包括内燃机(1)、散热系统(2)和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集成在一起;散热系统(2)和所述导风装置通过内燃机(1)进行定位固定在车架(5)上以及车厢顶部(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燃机(1)通过前端皮带轮与散热系统(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架(3),导风框架(3)包括上罩总成(31)、下罩总成(32)、底部排水检查口(35)和侧墙检查口(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布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风框架(3)与车架(5)以及车厢顶部(4)上通过焊接方式硬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适用于地铁作业工程车辆散热系统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张宝明陶小虎张衔段学能曹佐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