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159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以解决视频远程查勘中不能准确、高效地传输文本数据的问题。具体地,该方法包括:S1,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一终端发出的语音数据和第二终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S2,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将所述语音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S3,将添加有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的视频流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远程查勘的
,尤其涉及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应私家车保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车险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在私家车事故发生率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随着私家车车险市场规模的扩大,车险事故的发生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与之对应的是事故理赔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多,所需要的车险查勘工作量和相关费用也随比例增长。目前在车险查勘业务上,一般由保险公司派遣查勘员进行现场查勘和检验工作,定损过程中同时检验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保单证明,在现场进行定损核价后,带回保险公司进行审批备案。这种定损方式存在人工和运营成本高,处理时效性低的问题。针对现有人工定损方案所存在的问题,保险公司还推出基于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远程查勘定损方法,对于小刮小蹭等较为轻微的车险事故,车主用户可以自己对受损车辆进行拍照或者拍摄视频上传服务器,由服务器对每帧图像进行受损部分识别和判定。以远程方式来代替现场人工定损,大幅提高查勘定损等工作流程的效率,减少了所需的查勘定损人员数量,降低了员工成本,可有效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利润水平。在远程查勘的操作流程下,通过视频来作为数据传输和客户沟通的方式,既能满足所需查勘信息的数据量,也能大幅提升客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然而,如果仅仅视频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沟通,也存在一个新的问题:1、单一的视频信息传输方式会造成信息量的不足或不准确。例如,在发生车损事故并报案后的定损核价过程中,往往需要车主用户提供较多的证件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之类)来证明其身份。现有通过视频来传输此类证件信息的方式是由车主用户在视频中展示出相应证件,由系统对视频中的证件进行文字识别和转换。而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证件信息并不便利和准确。2、单一的视频沟通方式不能有效适用车主用户和坐席人员的现场环境。视频过程中一般是默认通过语音进行沟通,而车主用户一般在车险事故现场当现场噪音过大的情况下,即影响车主用户接收坐席人员发来的语音,也干扰车主用户传递信息的准确性。而坐席人员一般是是处于集体办公状态,与车主用户进行语音交流会对其共同办公的同事造成互相干扰。现有视频远程查勘的方式存在如上问题,降低了事故处理效率,也影响了车主用户和坐席人员的交流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视频远程查勘过程中,同时实现用户和坐席人员的文字交互,保证文本信息传输的准确性,扩大视频远程查勘的适用范围,提升用户和坐席人员的交流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一终端发出的语音数据和第二终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用户端,第二终端为坐席端;S2,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将所述语音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S3,将添加有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的视频流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在视频过程中,当检测到语音采集信号时,采集所述语音数据。可选地,在步骤S2中,对采集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识别是逐段进行的。可选地,在步骤S2中,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逐段语音识别时,每得到一第一文字信息片段,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片段以可编辑的格式实时返回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修改确认,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的确认信息后,将修改后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添加于所述视频流数据中。可选地,在步骤S2中,将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以可编辑的格式实时返回第一终端时,检测是否有语音采集信号,若没有,则将所有返回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拼接为一完整的第一文字信息,以供用户修改确认。若有,则继续采集语音数据段并进行实时语音识别,并将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返回第一终端,直至没有检测到语音采集信号,停止采集,并将所有返回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拼接为一完整的第一文字信息,供用户修改确认。当车主用户修改确认后,将确认信息和修改后的第一文字信息添加到视频流数据中。可选地,在步骤S2中,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时,将第一文字信息的字体和第二文字信息的字体颜色设置为不同的颜色。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包括:S21,创建一背景透明的文字图层;S22,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以隔行地方式添加于所述文字图层;S23,将所述文字图层叠加于待传输视频流的帧画面中。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22中,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第二文字信息以隔行地方式添加于所述文字图层时,当检测有新的第一文字信息或者第二文字信息时,将原第一文字信息和/或第二文字信息上移,将新的第一文字信息和/或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原第一文字信息和/或第二文字信息的下方。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23中,将所述文字图层叠加于待传输视频流的多个帧画面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用于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一终端发出的语音数据,并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以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文本采集模块,用于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二终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信息叠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视频流数据中;视频发送模块,用于将添加有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的视频流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系统和实现方法,通过在进行远程视频查勘中,实时采集用户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对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将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添加到视频流帧画面中,可以保证用户采集用户的文本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采集坐席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并将第二文字信息添加到视频流帧画面中,从而可以实现用户端和坐席端之间的文字交互,提升用户和坐席人员的交流效率和体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语音输入与语音识别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文字信息叠加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一终端发出的语音数据和第二终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用户端,第二终端为坐席端;/nS2,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将所述语音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nS3,将添加有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的视频流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视频过程中,采集第一终端发出的语音数据和第二终端发出的第二文字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用户端,第二终端为坐席端;
S2,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将所述语音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添加于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中;
S3,将添加有所述第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二文字信息的视频流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视频过程中,当检测到语音采集信号时,采集所述语音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采集的语音数据的语音识别是逐段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逐段语音识别时,每得到一第一文字信息片段,将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片段以可编辑的格式实时返回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修改确认;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的确认信息后,将修改后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添加于所述视频流数据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实时视频中同时进行文本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识别得到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以可编辑的格式实时返回第一终端时,检测是否有语音采集信号,
若没有,则将所有返回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拼接为一完整的第一文字信息,以供用户修改确认;
若有,则继续采集语音数据段并进行实时语音识别,并将对应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返回第一终端,直至检测到车主用户远离第一终端,则停止采集,并将所有返回的第一文字信息片段拼接为一完整的第一文字信息,供用户修改确认;
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的确认信息后,将修改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斌杨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