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1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安装杆,可伸展缩合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腿部挡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端两侧的纵向支架,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一端的L形弯管,中间开口的U形支撑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两侧的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两侧的护具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前端的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上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2个前轮和2个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后端的拖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助行器是一种集拉起/放下、移位、助行、站立训练于一体的医疗辅具设备,操作简单、灵活,体位变换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技术介绍
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由心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诸多肢体瘫痪人群数目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的肢体康复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存在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而言,第一,日常的步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步行训练能够降低下肢肌肉萎缩的风险,有助于下肢的康复;第二,患者在室内活动时,需要先从轮椅上和床上等地方站起来,站立训练对患者下肢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患者在室内时还会有移位的需求等问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助行器,功能单一,仅能够满足患者简单的腿部助行训练,对于患者需要站立的问题没有考虑,只能借助护理人员的帮助起身,或者借助另一台康复器具设备站立,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护理成本,而且患者缺少了一种从坐到站的腿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患者的移位需求,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助行器,能够满足患者助行训练、站立训练以及移位等需求非常必要,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护理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是一种集拉起/放下、移位、助行、站立训练于一体的医疗辅具设备,操作简单、灵活,体位变换安全性高,针对不同程度的年老体弱者、下肢功能障碍者和其他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从坐到站的转换、腿部行走康复训练以及移位等,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人员数量,减轻护理强度,提高护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安装杆,可伸展缩合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腿部挡板,所述腿部挡板沿着所述安装杆的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腿部挡板通过螺母进行锁紧或松开,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端两侧的纵向支架,2个所述纵向支架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一端的L形弯管,所述弯管一端穿入到所述纵向支架中,另一端固定连接中间开口的U形支撑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两侧的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两侧的护具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前端的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上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2个前轮和2个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后端的拖尾。进一步地,还包括脚踏板,在所述底架下方两侧各设有2个第一脚踏板挂钩,在所述控制器的背面设有4个第二脚踏板挂钩,在所述脚踏板的四角各设1个第三脚踏板挂钩,所述第三脚踏板挂钩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踏板挂钩、所述第二脚踏板挂钩对应挂接实现所述脚踏板的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底架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架上,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伸缩运动实现所述纵向支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机推杆,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下方的金属支架上,所述弯管与所述纵向支架间还设有气弹簧提供支撑,通过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伸缩运动实现所述弯管从所述纵向支架内部伸出缩入运动,在所述金属支架上还设有操控手柄,所述操控手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推杆、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伸缩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的方向为斜向上,所述腿部挡板沿着斜向上伸出,沿着斜向下缩回。进一步地,所述前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后轮为可调摩擦阻力大小的全向轮,或为电机动力轮。进一步地,还包括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显示屏幕、操控按键、状态指示灯,用于显示设备的运行信息,调节设备运行状态参数。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机推杆控制系统、人机交互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本技术的多功能助行器是一种集拉起/放下、移位、助行、站立训练于一体的医疗辅具设备,操作简单、灵活,体位变换安全性高,针对不同程度的年老体弱者、下肢功能障碍者和其他行动不便的患者,本技术的多功能助行器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从坐到站的转换、腿部行走康复训练以及移位等,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人员数量,减轻护理强度,提高护理效率。在行走康复训练中,可在前进方向提供持续的大小可调的阻力,也可在前进方向提供持续的大小可调的牵引力,可使设备的行进速度与用户的行走速度保持一致。本技术的多功能助行器设置有拖尾,在保证设备不会向后翻倒的同时有效减小了设备的回转直径,可在狭小空间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后视图;图4是图1中多功能助行器的拉起/放下功能使用状态图;图5是图1中多功能助行器的搬移功能使用状态图;图6是图1中多功能助行器的行走训练功能使用状态图;图7是图1中多功能助行器的站立锻炼功能使用状态图;图8是图1中多功能助行器拖尾遇障碍物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安装杆,可伸展缩合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腿部挡板,所述腿部挡板沿着所述安装杆的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腿部挡板通过螺母进行锁紧或松开,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端两侧的纵向支架,2个所述纵向支架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一端的L形弯管,所述弯管一端穿入到所述纵向支架中,另一端固定连接中间开口的U形支撑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两侧的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两侧的护具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前端的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上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2个前轮和2个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后端的拖尾。如图1-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底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1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安装杆,可伸展缩合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腿部挡板,所述腿部挡板沿着所述安装杆的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腿部挡板通过螺母进行锁紧或松开,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端两侧的纵向支架,2个所述纵向支架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一端的L形弯管,所述弯管一端穿入到所述纵向支架中,另一端固定连接中间开口的U形支撑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两侧的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两侧的护具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前端的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上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2个前轮和2个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后端的拖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安装杆,可伸展缩合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腿部挡板,所述腿部挡板沿着所述安装杆的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腿部挡板通过螺母进行锁紧或松开,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端两侧的纵向支架,2个所述纵向支架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架一端的L形弯管,所述弯管一端穿入到所述纵向支架中,另一端固定连接中间开口的U形支撑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两侧的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下端两侧的护具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前端的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上的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2个前轮和2个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后端的拖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板,在所述底架下方两侧各设有2个第一脚踏板挂钩,在所述控制器的背面设有4个第二脚踏板挂钩,在所述脚踏板的四角各设1个第三脚踏板挂钩,所述第三脚踏板挂钩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踏板挂钩、所述第二脚踏板挂钩对应挂接实现所述脚踏板的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底架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架上,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伸缩运动实现所述纵向支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旋转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道奎邹风山刘世昌栾显晔郭冰郎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