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92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包括锥头内管、上限位环、螺母、螺母套、端面垫片、导向套、止退环、凸棱套管、外立管、下限位环,所述锥头内管压入凸棱套管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凸棱套管的凸棱上加工有螺纹,螺母与此螺纹旋合,所述导向套压入外立管的大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内孔与凸棱套管的圆柱部分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内孔上有齿槽。所述上限位环及下限位环是通过内凸环扣结于锥头套管上的环槽内。所述螺母设置在螺母套内,所述螺母套设置在止退环的外部,所述止退环套设在外立管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是采用机械式螺纹升降调节,因此完全摒弃了原来高压气压棒的高压气体带来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
本技术涉及椅子
,具体为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转椅大多是采用高压气压棒来使椅子实现升降调节及转动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基本的活塞式气缸内充入高压氮气,采用一个闭合回路将活塞的两端联通,回路中有一个截止控制阀用于控制回路的通断,当截止阀打开,活塞两面的气腔压强相等,但有活塞杆的一面因活塞杆占用了一部分活塞的面积,致使此面活塞上的总压力小于无活塞杆一面的总压力,此压力差驱使活塞向有活塞杆一面移动,最终导致座椅升高,当椅子上有下压力并大于气压棒的举升力,则座椅下降。此种座椅升降方便、灵活。但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处于对下一代的爱护及安全着想,在儿童座椅的升降上,不愿意使用高压气压棒,担心高压气体的泄漏会导致危险,因此有相当比例的人希望在儿童座椅上使用无高压气体的座椅升降机构。为了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我们设计专利技术了本技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螺纹进行升降并不会转转动的升降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气压棒技术带来的潜在的安全风险,满足市场的趋向性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包括锥头内管、上限位环、螺母、螺母套、端面垫片、导向套、止退环、凸棱套管、外立管、下限位环,所述锥头内管压入凸棱套管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凸棱套管的凸棱上加工有螺纹,螺母与此螺纹旋合,旋转螺母可使凸棱套管及锥头内管一起产生轴向升降移动,所述导向套压入外立管的大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内孔与凸棱套管的圆柱部分间隙配合,可以滑动;所述导向套内孔上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上的棱数相同,凸棱与齿槽的扣合,使得凸棱套管无法转动,只能沿轴向升降滑动。凸棱与齿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上限位环及下限位环是通过内凸环扣结于锥头内管上的环槽内,起到对升降行程的限定作用。所述螺母设置在螺母套内,所述螺母套设置在止退环的外部,所述止退环套设在外立管的外部。所述端面垫片设置在螺母与外立管端面之间。优选的,所述止退环与外立管采用铆钉锚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母压入螺母套,采用过渡配合连接。转动螺母套即可转动螺母。优选的,所述螺母套利用内表面上凸起圆环压入并扣到止退环外圆上,确保螺母在受到一定向上的力时不会松脱。优选的,端面垫片设置在螺母与外立管端面之间,用于增加接触稳定性。优选的,锥头内管的锥头与椅子座位的底部连接,外立管的下部锥头部分与椅子的底盘座相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产品用于座椅上,通过螺母套带动螺母,再驱动螺纹来调节座椅的升降,达到需要的高度。通过凸棱套管的棱与导向套的齿槽扣合,以达到只可升降,不可旋转的功能。锥头内管(28mm内管)压入凸棱套管内,通过过盈配合形成一体。导向套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内、形成一体,导向套内开有与凸棱套管的凸棱相对应的齿槽,实现只能升降,不能转动。锥头内管的锥头与椅子座位底相连接,外立管上的锥头部分与椅子底盘座相连接,由于凸棱套管与导向套的相互作用,使得椅子只能升降、不能转动。使用时,只需用手转动螺母套,即可带动螺母旋转,通过螺纹传动,使锥头内管上下移动,实现椅子的高度调节。本技术由于是采用机械式螺纹升降调节,因此完全摒弃了原来高压气压棒的高压气体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得用户可以安心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锥头内管(1)、上限位环(2)、螺母(3)、螺母套(4)、端面垫片(5)、导向套(6)、止退环(7)、凸棱套管(8)、外立管(9)、下限位环(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包括锥头内管1、上限位环2、螺母3、螺母套4、端面垫片5、导向套6、止退环7、凸棱套管8、外立管9、下限位环10等。进一步地,所述锥头内管1与凸棱套管8过盈配合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套管8的凸棱上加工有螺纹,此螺纹与螺母3的螺纹相匹配。凸棱的数量可以是2、3、4等,以及更多棱数。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6与外立管9过盈配合紧固连接。导向套6的内孔上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8上的棱数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套管8与导向套6的内孔及齿槽形成间隙配合,可以相互轴向滑动,但由于凸棱和齿槽的扣合,使得凸棱套管8对导向套6不能相互转动,这也最终保证了椅子不能转动,只能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止退环7通过铆钉铆接于外立管9的外圆上适当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母3的螺纹旋合于凸棱套管8的凸棱螺纹上,转动螺母3即可使凸棱套管8和锥头内管1一起沿轴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端面垫片5置于螺母3与外立管9的端面之间,以增加螺母与外立管的接触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套4套于螺母3外,利于用手转动操作,并且美观。同时,螺母套4的内圆柱面上有一圆环凸起,利用此圆环凸起,螺母套4扣到止退环7上,确保螺母3在受到一定向上的力时不会松脱。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环2和下限位环10内表面都有一圆环凸起,通过此圆环凸起扣结到锥头内管1上端及下端的环形槽内,起到对升降行程的限定作用。到此,本技术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结构即告完成。工作原理:该产品用于座椅上,通过螺纹来调节座椅的上升和下降,达到需要的高度。通过凸棱套管8与导向套6内孔及齿槽的配合,以达到只可升降,不可旋转的功能。锥头内管1压入凸棱套管8内,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成一整体。导向套6压入外立管9内,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成一整体。锥头内管1的锥头与椅子的座位底部连接,外立管9的下部锥头部分与椅子的底盘座连接。当通过手转动螺母套4带动螺母3转动时,凸棱套管8及锥头内管1形成的整体便会沿轴向升降,从而形成椅子高度的变化。上、下限位环仅只是对轴向移动量的上下极限位置给予限制,亦即行程限制。止退环7只是用于限制螺母套4在使用中不会向上松脱。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包括锥头内管(1)、上限位环(2)、螺母(3)、螺母套(4)、端面垫片(5)、导向套(6)、止退环(7)、凸棱套管(8),外立管(9),下限位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内管(1)压入凸棱套管(8)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凸棱套管(8)的凸棱上加工有螺纹,螺母(3)与此螺纹旋合,所述导向套(6)压入外立管(9)的大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导向套(6)的内孔与凸棱套管(8)的圆柱部分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6)内孔上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8)上的棱数相同,凸棱与齿槽的扣合,所述上限位环(2)及下限位环(10)是通过内凸环扣结于锥头内管(1)上的环槽内,所述螺母(3)设置在螺母套(4)内,所述螺母套(4)设置在止退环(7)的外部,所述止退环(7)套设在外立管(9)的外部,所述端面垫片(5)设置在螺母(3)与外立管(9)端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置式螺纹升降止转升降杆,包括锥头内管(1)、上限位环(2)、螺母(3)、螺母套(4)、端面垫片(5)、导向套(6)、止退环(7)、凸棱套管(8),外立管(9),下限位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内管(1)压入凸棱套管(8)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凸棱套管(8)的凸棱上加工有螺纹,螺母(3)与此螺纹旋合,所述导向套(6)压入外立管(9)的大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导向套(6)的内孔与凸棱套管(8)的圆柱部分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6)内孔上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8)上的棱数相同,凸棱与齿槽的扣合,所述上限位环(2)及下限位环(10)是通过内凸环扣结于锥头内管(1)上的环槽内,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齐维新杨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悦强气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