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48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所述内螺母套管与内螺母套管头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所述底支撑片安装于外立管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所述平垫圈B铆接于螺杆的下端,所述内置螺母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的上端,所述内置螺母内部旋入螺杆,所述导向套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凸棱套管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的外面,所述平垫圈A套在螺杆的上端头,所述螺杆座套在螺杆的上端,所述平面轴承套在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上,所述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穿过底支撑片的中心孔并压住平面轴承。本实用使用最通用的机械式螺纹连接驱动的方式,实现了椅子的升降并止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
本技术涉及升降转椅
,具体为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升降转椅大多是采用高压气压棒来使椅子实现升降调节及转动功能。气压棒是在气缸内充入高压氮气,利用气缸内活塞两端的压力差来推动活塞杆移动进而推动椅子的升降。这种利用气压棒的椅子,使用起来方便灵活,因此在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但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处于对下一代的爱护及安全着想,在儿童座椅的升降上,不愿意使用高压气压棒,担心高压气体的泄漏会导致危险,因此有相当比例的人希望在儿童座椅上使用无高压气体的座椅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解决了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处于对下一代的爱护及安全着想,在儿童座椅的升降上,不愿意使用高压气压棒,担心高压气体的泄漏会导致危险,因此有相当比例的人希望在儿童座椅上使用无高压气体的座椅升降机构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包括锥头内管、螺杆座、圆柱销、平垫圈A、螺杆、凸棱套管、导向套、内置螺母、外立管、平垫圈B、内螺母套管、内螺母套管头、平面轴承、底支撑片、平垫圈C、厚六角螺母,所述内螺母套管与内螺母套管头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所述底支撑片安装于外立管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所述平垫圈B铆接于螺杆的下端,所述内置螺母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的上端,所述内置螺母内部旋入螺杆,所述导向套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凸棱套管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的外面,所述平垫圈A套在螺杆的上端头,所述螺杆座套在螺杆的上端,所述圆柱销横向插入螺杆座中将螺杆座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座穿入锥头内管底部的孔,所述平面轴承套在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上,所述凸棱套管设置在导向套的内部,所述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穿过底支撑片的中心孔并压住平面轴承,所述套入平垫圈C、厚六角螺母套设在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端。优选的,所述导向套内孔上设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的棱数相同,并形成间隙配合,可以相互滑动。优选的,所述厚六角螺母底端和内螺母套管头的螺杆头部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厚六角螺母上盖底盖。优选的,当转动底盖,则会通过厚六角螺母、内螺母套管头、内螺母套管带动内置螺母转动,从而使得螺杆产生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杆座推动锥头内管同时带动椅子产生升降移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内置螺母和螺杆的相对转动,同时让内置螺母能转动但高度固定,因此内置螺母的转动必然使螺杆上下移动,螺杆通过螺杆座与锥头内管进行锥度自锁固定连接,锥头内管又与椅子座位底部连接,因此椅子座位便实现了升降。凸棱套管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的外面。外立管通过锥头与椅子底盘座自锁连接,导向套又与外立管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导向套的内孔上设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管上的棱数相同,并间隙配合,可以轴向滑动,但却不能周向转动,因而实现了椅子只能升降,不能转动的功能要求。内置螺母固定于内螺母套管的上端,内螺母套管又与内螺母套管头焊接成一体,内螺母套管头通过平面轴承支撑于外立管底部的底支撑片上,下部用厚六角螺母锁住,并与内螺母套管头上的螺杆部分焊接连接,最后用带有六角孔的底盖套在厚六角螺母上,这样只需转动底盖,就能使内置螺母转动,实现螺杆升降,亦即椅子升降。本产品结构上摒弃了高压气体的使用,使用最通用的机械式螺纹连接驱动的方式,实现了椅子的升降并止转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儿童座椅的功能及安全期望,同时本产品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在气压棒生产的设备及工艺,可以马上实现大批量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锥头内管1、螺杆座2、圆柱销3、平垫圈A4、螺杆5、凸棱套管6、导向套7、内置螺母8、外立管9、平垫圈B10、内螺母套管11、内螺母套管头12、平面轴承13、底支撑片14、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底盖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包括锥头内管1、螺杆座2、圆柱销3、平垫圈A4、螺杆5、凸棱套管6、导向套7、内置螺母8、外立管9、平垫圈B10、内螺母套管11、内螺母套管头12、平面轴承13、底支撑片14、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所述内螺母套管11与内螺母套管头12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所述底支撑片14安装于外立管9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所述平垫圈B10铆接于螺杆5的下端,所述内置螺母8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11的上端,所述内置螺母8内部旋入螺杆5,所述导向套7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9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凸棱套管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1的外面,所述平垫圈A4套在螺杆5的上端头,所述螺杆座2套在螺杆5的上端,所述圆柱销3横向插入螺杆座2中将螺杆座2与螺杆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座2穿入锥头内管1底部的孔,所述平面轴承13套在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上,所述凸棱套管6设置在导向套7的内部,所述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穿过底支撑片14的中心孔并压住平面轴承13,所述套入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套设在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端。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7内孔上设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6的棱数相同,并形成间隙配合,可以相互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厚六角螺母16底端和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部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厚六角螺母16上盖底盖17。本技术的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将内螺母套管11与内螺母套管头12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将底支撑片14安装于外立管9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将导向套7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套7内孔上设有齿槽,齿槽数与凸棱套管的棱数相同,并形成间隙配合,可以相互滑动;将凸棱套管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1的外面;将内置螺母8旋入螺杆5中,然后将平垫圈B10铆接于螺杆下端,用于螺杆5的行程限制,然后再将内置螺母8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11的上端,然后将平垫圈A4套在螺杆5的上端头,再将螺杆座2套在螺杆5的上端头上,再插入圆柱销3将螺杆座2与螺杆5固定连接,此时由螺杆座2、圆柱销3、螺杆5、内置螺母8、内螺母套管11、及内螺母套管头12便形成了一个螺杆组件体;将上述的螺杆组件体由螺杆座2从锥头内管1的底部孔穿入,直至螺杆座2的外锥面与锥头内管1的锥头内锥面抵紧自锁紧固为止;此时将平面轴承13套入内螺母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包括锥头内管(1)、螺杆座(2)、圆柱销(3)、平垫圈A(4)、螺杆(5)、凸棱套管(6)、导向套(7)、内置螺母(8)、外立管(9)、平垫圈B(10)、内螺母套管(11)、内螺母套管头(12)、平面轴承(13)、底支撑片(14)、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套管(11)与内螺母套管头(12)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所述底支撑片(14)安装于外立管(9)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所述平垫圈B(10)铆接于螺杆(5)的下端,所述内置螺母(8)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11)的上端,所述内置螺母(8)内部旋入螺杆(5),所述导向套(7)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9)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凸棱套管(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1)的外面,所述平垫圈A(4)套在螺杆(5)的上端头,所述螺杆座(2)套在螺杆(5)的上端,所述圆柱销(3)横向插入螺杆座(2)中将螺杆座(2)与螺杆(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座(2)穿入锥头内管(1)底部的孔,所述平面轴承(13)套在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上,所述凸棱套管(6)设置在导向套(7)的内部,所述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穿过底支撑片(14)的中心孔并压住平面轴承(13),套入所述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套设在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转动螺母式螺纹升降止转杆,包括锥头内管(1)、螺杆座(2)、圆柱销(3)、平垫圈A(4)、螺杆(5)、凸棱套管(6)、导向套(7)、内置螺母(8)、外立管(9)、平垫圈B(10)、内螺母套管(11)、内螺母套管头(12)、平面轴承(13)、底支撑片(14)、平垫圈C(15)、厚六角螺母(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套管(11)与内螺母套管头(12)套接对齐并焊接成一体;所述底支撑片(14)安装于外立管(9)的内底面并进行铆接或焊接成一体;所述平垫圈B(10)铆接于螺杆(5)的下端,所述内置螺母(8)旋铆固定在内螺母套管(11)的上端,所述内置螺母(8)内部旋入螺杆(5),所述导向套(7)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外立管(9)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所述凸棱套管(6)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于锥头内管(1)的外面,所述平垫圈A(4)套在螺杆(5)的上端头,所述螺杆座(2)套在螺杆(5)的上端,所述圆柱销(3)横向插入螺杆座(2)中将螺杆座(2)与螺杆(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座(2)穿入锥头内管(1)底部的孔,所述平面轴承(13)套在内螺母套管头(12)的螺杆头上,所述凸棱套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齐维新杨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悦强气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