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影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技术,包括采用一种对活体动物进行近红外一区/二区双通道荧光显微成像的装置,发射近红外二区荧光、可对细胞进行标记的荧光探针,以及发射近红外一区荧光、可对血管、或细胞进行标记的荧光探针。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观察活体组织中细胞形态、运动与功能的主要研究手段,它可以在时间、空间尺度上揭示细胞与细胞、血管、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荧光染料的发射波长在400-800nm之间,以及肝脏等组织的强吸收和高背景荧光的特性,双光子显微成像在成像深度和信噪比方面尚存不足。有研究显示,近红外一区(NIR-I,700-900nm)和近红外二区(NIR-II,900-1700nm)荧光成像,与可见光波段成像相比因其荧光波长更长,具有更低的背景自发荧光和组织散射干扰,更深的组织渗透能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因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成像质量与成像深度。目前,将近红外一区与二区相结合的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方法包括采用荧光成像装置和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活体成像检测;/n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激发光源、显微镜头、二向色镜、滤光片、套筒透镜、近红外一区荧光检测器和近红外二区荧光检测器;/n所述的荧光探针为发射近红外一区荧光和近红外二区荧光的探针组合,其中,所述的近红外一区荧光为发射波长在700-900nm范围内的荧光,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为发射波长在900-1700nm范围内的荧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方法包括采用荧光成像装置和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活体成像检测;
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激发光源、显微镜头、二向色镜、滤光片、套筒透镜、近红外一区荧光检测器和近红外二区荧光检测器;
所述的荧光探针为发射近红外一区荧光和近红外二区荧光的探针组合,其中,所述的近红外一区荧光为发射波长在700-900nm范围内的荧光,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为发射波长在900-1700nm范围内的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装置中的激发光源波长为600-1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装置中,近红外一区荧光检测器接收的荧光波长范围为700-900nm,所述近红外二区荧光检测器接收的荧光波长范围为900-17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近红外一区荧光的探针是吲哚花菁类染料与右旋糖酐的共价链接物,所述的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kD-100kD,所述的共价链接物是吲哚花菁类染料的羧基与氨基化的右旋糖酐通过酰胺缩合反应链接得到的化合物,用于血管成像;其结构通式包括吲哚花菁骨架和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
R1和R3是
R2是烷基,羧基,磺酸基,酯基,氨基或羟基;
n是20-600;m,x,y是0-20;z是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近红外一区荧光的探针是吲哚花菁类衍生物,所述的吲哚花菁类衍生物是脂溶性的,用于细胞成像,其结构通式如下:
R1和R3是
R2和R4是烷基,羧基,磺酸基,酯基,氨基或羟基;
m,n是0-20;z是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双通道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近红外二区荧光的探针是荧光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的内核是一类含聚集诱导发光基团的供体-受体类近红外二区荧光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