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4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盖,用于密封多个气缸,其包括:本体,其具有一进气侧壁面及与所述进气侧壁面垂直的底面,所述底面对应第一气缸设有一个第一进气孔,对应第二气缸设有一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相邻设置;第一进气道,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之间,且所述第一进气道自所述进气侧壁面向所述本体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进气分支,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第一进气道进气口的宽度,达到加大进气口面积的目的,提高所述第一进气道的流通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盖。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燃烧室是发动机的核心,是燃料点火燃烧并做功使发动机产生动力的地方;发动机的气缸盖作为燃烧室的一部分承载的巨大的爆发压力和极高的燃烧温度,气缸盖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气缸盖的结构强度和冷却效果,并且气缸盖的进气道设计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相关技术中,一种气缸盖,如图1所示,其进气道包括进气歧管、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其中,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相连,气流从所述进气歧管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每个气缸的两个进气孔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连通,进而使气流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进入气缸中。但是,由于这种结构的进气道是通过所述进气歧管来传输气流,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分别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且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均对应于每个气缸的位置设置,使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道进气口的宽度受到其结构的限制,不利于提高进气道的流通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盖,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进气道进口宽度受到结构的限制,不利于提高进气道的流通能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缸盖,用于密封多个气缸,其包括:本体,其具有一进气侧壁面及与所述进气侧壁面垂直的底面,所述底面对应第一气缸设有一个第一进气孔,对应第二气缸设有一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相邻设置;第一进气道,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之间,且所述第一进气道自所述进气侧壁面向所述本体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进气分支,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道进气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本体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接触的部位共用孔壁。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靠近所述第二气缸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道靠近其进气口处设有第一共通道,自所述第一共通道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进气分支;所述第一共通道内安装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的进气流量。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面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还设有一个第三进气孔,对应第三气缸还设有一个第四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四进气孔相邻设置;所述气缸盖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四进气孔之间的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二进气道自所述进气侧壁面向所述本体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二进气分支,两个所述第二进气分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和所述第四进气孔。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孔较所述第三进气孔偏向靠近所述进气侧壁面;所述第二进气分支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孔的部位与所述第二进气孔共用孔壁。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三进气孔的中心的连线相对于发动机曲轴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自由末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轴线的一侧。一些实施例中,设于所述本体上的排气侧壁面,所述排气侧壁面与所述进气侧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一个第二排气孔和一个第三排气孔;第一排气道,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且所述第一排气道自所述排气侧壁面向所述本体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排气分支,两个所述第一排气分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和所述第三排气孔。一些实施例中,设于所述本体上的排气侧壁面,所述排气侧壁面与所述进气侧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对应所述第一气缸设有一个第一排气孔,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一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邻设置;第一排气道,设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气道自所述排气侧壁面向所述本体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排气分支,两个所述第一排气分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缸盖,由于所述底面对应所述第一气缸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进气孔,对应所述第二气缸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进气道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之间,从而所述第一进气道可以自所述第一气缸横跨至所述第二气缸,由于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第一进气道进气口的宽度,达到加大进气口面积的目的,提高所述第一进气道的流通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一种气缸盖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进气侧壁面;12、排气侧壁面;13、底面;2、第一进气道;21、第一进气分支;22、第一共通道;3、第二进气道;31、第二进气分支;32、第二共通道;4、进气孔;41、第一进气孔;42、第二进气孔;43、第三进气孔;44、第四进气孔;45、倒角;5、排气孔;51、第一排气孔;52、第二排气孔;53、第三排气孔;54、第四排气孔;6、第一螺栓孔;7、第二螺栓孔;8、第一排气道;81、第一排气分支;9、第二排气道;91、第二排气分支;10、调节阀;a、第一气缸;b、第二气缸;c、第三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进气道进口宽度受到结构的限制,不利于提高进气道的流通能力的问题。参见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缸盖,用于密封多个气缸,所述气缸盖包括:本体1,盖设于多个所述气缸上方;及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第一进气道2,用于向所述气缸内传输气流。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可以为整体式盖设于多个所述气缸盖上,其可以具有相对设置一进气侧壁面11和一排气侧壁面12,所述本体1还可以具有与所述进气侧壁面11垂直设置的一底面13,所述底面13与所述气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盖,用于密封多个气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本体(1),其具有一进气侧壁面(11)及与所述进气侧壁面(11)垂直的底面(13),所述底面(13)对应第一气缸(a)设有一个第一进气孔(41),对应第二气缸(b)设有一个第二进气孔(42),所述第一进气孔(41)与所述第二进气孔(42)相邻设置;/n第一进气道(2),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41)与所述第二进气孔(42)之间,且所述第一进气道(2)自所述进气侧壁面(11)向所述本体(1)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进气分支(21),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21)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41)和所述第二进气孔(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盖,用于密封多个气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本体(1),其具有一进气侧壁面(11)及与所述进气侧壁面(11)垂直的底面(13),所述底面(13)对应第一气缸(a)设有一个第一进气孔(41),对应第二气缸(b)设有一个第二进气孔(42),所述第一进气孔(41)与所述第二进气孔(42)相邻设置;
第一进气道(2),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41)与所述第二进气孔(42)之间,且所述第一进气道(2)自所述进气侧壁面(11)向所述本体(1)内延伸形成两个第一进气分支(21),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21)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41)和所述第二进气孔(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道(2)进气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本体(1)的第一螺栓孔(6),所述第一进气道(2)与所述第一螺栓孔(6)相接触的部位共用孔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第一气缸(a)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栓孔(6)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13)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气缸(a)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13)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靠近所述第二气缸(b)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栓孔(6)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13)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气缸(b)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底面(13)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道(2)靠近其进气口处设有第一共通道(22),自所述第一共通道(22)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孔(41)和所述第二进气孔(42)分别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进气分支(21);
所述第一共通道(22)内安装有调节阀(10),所述调节阀(10)用于调节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分支(21)的进气流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13)对应所述第二气缸(b)还设有一个第三进气孔(43),对应第三气缸(c)还设有一个第四进气孔(44),所述第三进气孔(43)与所述第四进气孔(44)相邻设置;
所述气缸盖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进气孔(43)与所述第四进气孔(44)之间的第二进气道(3),所述第二进气道(3)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欧阳凤霞高磊陈功军范建权周迪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