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36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纤维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通过加热设备对所用的水进行加热煮沸处理,从而将硬水软化,使得硬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以沉淀的方式吸出,减小后续对化学纤维进行染色时出现色点和色斑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化学纤维的染色质量;再者,复配清洗剂能将化学纤维表面的油垢及色素清除干净,而且能将化纤表面“粗糙化”,从而使得染料分子能更加紧密地浸染在化学纤维表面,提高染色的牢固性;另外,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混合液的配合使用不仅能保证所使用的染料的活性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还使得染料能均匀地与化学纤维表面相接触,从而显著提升对化学纤维染色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纤维染色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并分别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由于化学纤维本身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所以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服装面料领域。而且现有工艺经常将化学纤维染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以便将其加工成五颜六色的衣物。现有的化学纤维染色工艺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染色目的,但是其染色后的牢固性相对较差,且上染率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被染色的化学纤维不仅具有很好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而且,其固色度也十分优良。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通过加热设备对染色所用的水进行加热煮沸处理,并将水底沉降的沉淀物滤出;然后向水中加入适量的复配清洗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化学纤维浸没于所得的清洗液中,并将其温度升高至40-50℃,浸没时间为20-30min,浸泡结束后将化学纤维取出,用清水将之冲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备用;/nS2、通过预定型机将晾干后的化学纤维作预定型处理,预定型过程中定型温度设置为150-160℃,车速为15-25m/min,超喂10-20%;/nS3、室温下分别向染色机内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元明粉、匀染剂、渗透剂、分散染料和N-(2-羟乙基)邻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加热设备对染色所用的水进行加热煮沸处理,并将水底沉降的沉淀物滤出;然后向水中加入适量的复配清洗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化学纤维浸没于所得的清洗液中,并将其温度升高至40-50℃,浸没时间为20-30min,浸泡结束后将化学纤维取出,用清水将之冲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备用;
S2、通过预定型机将晾干后的化学纤维作预定型处理,预定型过程中定型温度设置为150-160℃,车速为15-25m/min,超喂10-20%;
S3、室温下分别向染色机内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元明粉、匀染剂、渗透剂、分散染料和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浴比为13-16:1,然后将化学纤维加入染色机内,同时将染色机内的压力设置为200-280kPa,并以2-3℃/min的速度将混合液的温度升至75-85℃;在此温度下保温染色30-40min;然后再以2-3℃/min的速度升温至100-120℃,在此温度下保温染色50-70min;且染色时对化学纤维进行超声震荡处理,最后将染色机以5-10℃/min的速率降温至40-50℃,停止加压并将染料水排出并重新注入清水,搅拌25-40min;
S4、将染色后的化学纤维用温度为20-30℃的温水清洗干净后,再使用ZJ-RH18低温皂洗剂对化学纤维清洗20-30min,浴比为1:12-16,最后用清水将化学纤维冲洗干净;
S5、将固色剂TF-506S制作成固色液并进行发泡处理,然后采用雾化喷洒的方法将固色泡沫液均匀喷洒在化学纤维的表面,再对化学纤维进行烘干固色;其中,固色温度设置为90-120℃,湿度为25-40%;
S6、将固色后的化学纤维置于温度为30-40℃的柔软处理液中进行柔软处理,再经烘干定型处理,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山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