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32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过鱼通道的入口、出口和休息池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保存;S2、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抽滤,然后提取总的环境DNA;S3、以提取的总的环境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16S rDNA序列,获得PCR产物;S4、将PCR产物回收、纯化,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PCR产物序列;S5、建立鱼类16S 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S6、通过BLAST在NCBI数据库和已构建的数据库查找同源序列,确定鱼类物种信息;S7、统计所获得的鱼类物种信息,完成过鱼通道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与其他现有方法相比,无需进行大量的捕捞作业或仪器的操作,采样简单,而且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有利于鱼类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态学
,具体为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过鱼通道是供鱼类通过拦河水闸或坝的人工设施,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破坏了河流的连通性,阻碍了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和物质的传输,严重威胁鱼类的生物多样性,为了缓解水利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一般通过在水闸或坝上修建过鱼通道来保护鱼类的自然生活习性,实现上下游鱼类洄游和种群的交流;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相关研究已有报道,但世界范围内数以万计的过鱼通道,绝大多数都未被监测和评估,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张网法、堵截法、视频监测、水声学和遥感法等,但这些方法也存在弊端,比如对鱼类造成损伤、消耗时间长、仪器设备使用成本高、不便于操作;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初期仅应用于微生物研究,是指环境样品中,例如土壤、空气、水体、沉积物等,有机体脱落释放的DNA,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环境中包含的DNA进行物种的鉴定,近年来,eDNA技术被应用于水环境中来确定物种是否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相关研究已有报道,但世界范围内数以万计的过鱼通道,绝大多数都未被监测和评估,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张网法、堵截法、视频监测、水声学和遥感法等,但这些方法也存在弊端,比如对鱼类造成损伤、消耗时间长、仪器设备使用成本高、不便于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过鱼通道的入口、出口和休息池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保存;S2、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抽滤,然后提取总的环境DNA;S3、以提取的总的环境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16SrDNA序列,获得PCR产物;S4、将PCR产物回收、纯化,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PCR产物序列;S5、建立鱼类16S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S6、通过BLAST在NCBI数据库和已构建的数据库查找同源序列,确定鱼类物种信息;S7、统计所获得的鱼类物种信息,完成过鱼通道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采集水样分别在表层、中层和下层各采集3次水样,每次采集2L水样,样品保存要置于4℃冷藏,并在24h内进行抽滤处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中水样抽滤使用的滤膜规格为0.45μm孔径的硝酸纤维素无菌过滤膜,样品抽滤后直接提取DNA或者置于-20℃保存,总的环境DNA的提取采用氯仿萃取法提取或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各采样点采集的表层、中层和下层水样抽滤后混合作为该采样点样本进行总环境DNA提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PCR扩增使用的引物为:正向引物F:5-GCCTGTTTACCAAAAACATCAC-3;反向引物R:5-CCGGTCTGAACTCAGATCACGT-3;目标片段长度为546bp。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PCR扩增使用25μL反应体系:2.5μL10×buffer,2μLdNTP,各1μL正反引物,0.15μLTaq酶,1μLDNA模板,17.35μLddH2O;反应条件设置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50℃退火4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根据过鱼通道所在水域的鱼类历史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掌握水域鱼类种类信息;在NCBI数据库查询搜集鱼类16SrDNA序列,并用权利要求4所述引物PCR扩增,补充未查询到的序列,构建序列比对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专利技术将环境DNA的技术原理应用在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工作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的益处为:1、与其他现有方法相比,无需进行大量的捕捞作业或仪器的操作,采样简单,而且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有利于鱼类的保护;2、利用环境DNA技术使样本的采集和鱼类种类的鉴定更加简单、高效、快速,而且检测结果可靠、使用成本低;3、由于本方法有以上优点,该方法可用于长期的监测工作,可对大量的过鱼通道建立监测网。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采样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样的采集和环境DNA的提取:在连江西牛过鱼通道的入口、出口和休息池设置采样点进行水样的采集,分别在表层、中层和下层各采集3次,每次采集2L水样,每个点9个样品,总共27个样品;将采集的样品放置于4℃冷藏箱保存,在24h内对水样进行抽滤处理,抽滤处理使用的滤膜规格为0.45μm孔径的硝酸纤维素无菌过滤膜;将每个采样点的9个抽滤样品分别混合进行DNA的提取,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各采样点滤膜中的DNA,提取后使用TE缓冲液溶解,放置-20℃保存备用。S2、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采用引物(正向引物F:5-GCCTGTTTACCAAAAACATCAC-3;反向引物R:5-CCGGTCTGAACTCAGATCACGT-3)PCR扩增16SrDNA序列,PCR扩增使用25μL反应体系:2.5μL10×buffer,2μLdNTP,各1μL正反引物,0.15μLTaq酶,1μLDNA模板,17.35μLddH2O;反应条件设置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50℃退火4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PCR扩增结果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并回收、纯化;将纯化的PCR样品送至生物公司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获得PCR序列信息。S3、建立鱼类16S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根据连江鱼类相关文献资料信息和调查数据,掌握连江鱼类种类名录,在NCBI数据库中查询搜集相关鱼类的16SrDNA序列,并利用第二步骤的方法测序,补充未查询到的鱼类16SrDNA序列信息,构建连江鱼类16S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过鱼通道的入口、出口和休息池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保存;/nS2、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抽滤,然后提取总的环境DNA;/nS3、以提取的总的环境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16S rDNA序列,获得PCR产物;/nS4、将PCR产物回收、纯化,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PCR产物序列;/nS5、建立鱼类16S 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nS6、通过BLAST在NCBI数据库和已构建的数据库查找同源序列,确定鱼类物种信息;/nS7、统计所获得的鱼类物种信息,完成过鱼通道效果的监测和评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过鱼通道的入口、出口和休息池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保存;
S2、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抽滤,然后提取总的环境DNA;
S3、以提取的总的环境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16SrDNA序列,获得PCR产物;
S4、将PCR产物回收、纯化,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PCR产物序列;
S5、建立鱼类16SrDNA序列比对数据库;
S6、通过BLAST在NCBI数据库和已构建的数据库查找同源序列,确定鱼类物种信息;
S7、统计所获得的鱼类物种信息,完成过鱼通道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采集水样分别在表层、中层和下层各采集3次水样,每次采集2L水样,样品保存要置于4℃冷藏,并在24h内进行抽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通道效果监测和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水样抽滤使用的滤膜规格为0.45μm孔径的硝酸纤维素无菌过滤膜,样品抽滤后直接提取DNA或者置于-20℃保存,总的环境DNA的提取采用氯仿萃取法提取或使用DNA提取试剂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的过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书礼李新辉李捷李跃飞陈蔚涛杨计平武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