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99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属电解加工领域。所述的加工装置包括:回转体工件、异形群缝式阴极头、分流块、进液块、进液支架、定位夹具模块。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阴极头出液口采用横置异形群缝设计,提高弧形槽加工区域电解液流速的均匀性和流场的稳定性,成型面更平缓;分流块中设置有多个楔形稳流槽,每个稳流槽对应阴极头上的一个出液缝,通过进液支架和进液块接入的两路电解液先经分流块稳流后再由阴极头出液缝进入加工区域,提升了多路供液的流场均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回转体工件外部大跨度弧形外槽电解加工中电解液的流速与流场均匀性,对实现大跨度弧形外槽的一次电解加工成型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电解加工

技术介绍
电解加工技术属于特种加工范畴,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实现对工件材料的去除。电解加工过程中,仿形工具阴极在数控系统控制下沿加工轨迹向工件阳极进给,工件阳极逐渐溶解,电解液在工件阳极与工具阴极之间不断流动。该技术具有工具阴极不损耗、无切削应力、加工特性不受材料硬度影响等特点。静子是航空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是一种具有大跨度弧面外槽的回转体工件,其材料多为高强度耐热合金。传统的弧面外槽机加工过程中存在刀具损耗大,加工周期长,加工费用高,加工后残余应力大,工件易变形等问题。对于回转体工件外槽的电解加工,目前主要采用小阴极分块拼接加工方式,在专利“一种用于整体叶盘电解开槽加工的电极及加工方法”(申请号200910248600.9,专利技术人徐斌朱海南白英纯等)中,提出采用分度、分块、分工步加工方式,阴极在不同工位上电解加工,加工流场好。但该方法加工过程工序复杂,加工周期长,阴极在不同工位加工后会产生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用于回转体工件(1)的加工,且该回转体工件(1)待加工部位为工件外表面的数个弧面外槽;其特征在于:/n该装置包括阴极模块和定位夹具模块;/n上述阴极模块由依次相连的异形群缝式阴极头(9)、分流块(8)、进液块(7)、转接板(6)和进液支架(5)组成;进液支架(5)与机床相连;/n上述进液支架(5)和进液块(7)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n上述异形群缝式阴极头(9)依据回转体工件(1)的待加工弧形外槽进行仿形设计,阴极头边缘进行倒角和切边设计,阴极头端面开有出液口;出液口由多个横向开设的出液缝沿纵向排布形成群缝结构;其中出液缝的横向长度由上往下呈缩短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用于回转体工件(1)的加工,且该回转体工件(1)待加工部位为工件外表面的数个弧面外槽;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阴极模块和定位夹具模块;
上述阴极模块由依次相连的异形群缝式阴极头(9)、分流块(8)、进液块(7)、转接板(6)和进液支架(5)组成;进液支架(5)与机床相连;
上述进液支架(5)和进液块(7)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
上述异形群缝式阴极头(9)依据回转体工件(1)的待加工弧形外槽进行仿形设计,阴极头边缘进行倒角和切边设计,阴极头端面开有出液口;出液口由多个横向开设的出液缝沿纵向排布形成群缝结构;其中出液缝的横向长度由上往下呈缩短趋势,顶部出液缝最长,底部出液缝最短;出液缝上下两侧沿横向对称均布有等宽的凹槽,出液缝整体呈锯齿形状;
上述定位夹具模块由下向上依次由安装于机床转盘(4)上的定位盘(3)和用于固定上述回转体工件(1)的定位环(2)组成;定位环(2)安装于定位盘(3)上,且定位环(2)下侧开有多个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群缝式阴极弧面外槽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栋张超雷高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