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99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放电加工机(10)使线电极(14)沿着由加工程序(46)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并且向由线电极(14)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W)进行放电加工。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电压检测部(42),其检测极间的极间电压;对置面积计算部(52),其计算距线电极(14)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加工对象物(W)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轴进给速度决定部(54),其根据对置面积和电压检测部(42)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移动控制部(50),其控制线电极(14)以轴进给速度相对于加工对象物(W)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在线电极和加工对象物之间产生的放电来对加工对象物实施放电加工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线放电加工机中,为了得到希望形状,必须在加工中将极间距离设为恒定。由于极间电压和极间距离具有比例关系,所以在实际加工时,为了保持恒定的极间距离,在通过控制轴进给速度来维持恒定的极间电压的同时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加工。在加工拐角形状的情况下,极间电压和极间距离之间的比例系数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不同,因此如果直接使用上述控制,则与加工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形状精度会恶化。针对这种问题,为了不根据加工部位形状的变化而提高加工精度,如日本特开2003-165030号公报记载那样,提出一种在加工拐角形状时变更放电暂停时间来调整加工去除量的方法。但是,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在只着眼于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部位的形状变化来变更加工条件的方法中,无法提高在将极间距离保持为恒定来加工拐角形状的情况下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无关乎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部位的形状而能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放电加工机,该线放电加工机使线电极沿着由加工程序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并且向由上述线电极和上述加工对象物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进行放电加工,/n其特征在于,/n上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n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上述极间的极间电压;/n对置面积计算部,其计算距上述线电极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上述加工对象物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n轴进给速度决定部,其根据上述对置面积和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n移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线电极以上述轴进给速度相对于上述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2 JP 2019-0449181.一种线放电加工机,该线放电加工机使线电极沿着由加工程序指定的路径相对于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并且向由上述线电极和上述加工对象物形成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使该极间放电,由此对上述加工对象物进行放电加工,
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
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上述极间的极间电压;
对置面积计算部,其计算距上述线电极的中心轴为预定距离以内所包括的上述加工对象物的表面面积作为对置面积;
轴进给速度决定部,其根据上述对置面积和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极间电压值来决定轴进给速度;以及
移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线电极以上述轴进给速度相对于上述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进给速度决定部决定上述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上述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预先决定的值的目标电压,在上述对置面积的值与上述路径为直线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上述极间电压值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且决定上述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修正后的上述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上述目标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进给速度决定部决定上述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上述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目标电压,在上述对置面积的值与上述路径为直线时计算出的值相比发生变化时,进行修正以使得上述目标电压根据变化量进行增减,并且决定上述轴进给速度,以使得上述极间电压值的平均值成为修正后的上述目标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隔开暂停时间向上述极间施加电压的放电控制部,
上述放电控制部使上述暂停时间根据上述对置面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距离是上述极间产生放电的最大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距离是上述极间产生放电的概率为阈值以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置面积计算部根据上述加工程序来计算上述对置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福晨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