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8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散片结构,包括上扩散片、下扩散片和设置在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之间的棱镜片,上扩散片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扩散层,第一扩散层内分布有若干个粒径不同的扩散粒子,下扩散片内部沿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光扩散粒子,且上扩散片的雾度范围为30%‑40%,全光透过率为90%‑95%,下扩散片的雾度范围为80%‑85%,全光透过率为93%‑99%,棱镜片的棱角面朝向上扩散片的底部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避免导光板图案被识认,并降低对亮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散片结构,属于扩散片领域。
技术介绍
最近,对于液晶显示装置LCD而言,其主要技术问题为薄型化,由此,目前市场上的背光单元也逐渐趋向薄型化。如上所述,随着背光单元的薄型化而发生多样的问题,具体而言,发生有因扩散片变薄而扩散片下部导光板的图案被识认的问题。为了避免导光板的图案被识认,需要提高扩散片的雾度,但雾度的增加将导致背光单元亮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散片结构,能有效的避免导光板图案被识认,并降低对亮度产生的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扩散片结构,包括上扩散片、下扩散片和设置在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之间的棱镜片,上扩散片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扩散层,第一扩散层内分布有若干个粒径不同的扩散粒子,下扩散片内部沿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光扩散粒子,且上扩散片的雾度范围为30%-40%,全光透过率为90%-95%,下扩散片的雾度范围为80%-85%,全光透过率为93%-99%,棱镜片的棱角面朝向上扩散片的底部设置。优选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散片结构,包括上扩散片(1)、下扩散片(2)和设置在上扩散片(1)和下扩散片(2)之间的棱镜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片(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扩散层(4),所述第一扩散层(4)内分布有若干个粒径不同的扩散粒子(5),所述下扩散片(2)内部沿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光扩散粒子(6),且所述上扩散片(1)的雾度范围为30%-40%,全光透过率为90%-95%,所述下扩散片(2)的雾度范围为80%-85%,全光透过率为93%-99%,所述棱镜片(3)的棱角面朝向上扩散片(1)的底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片结构,包括上扩散片(1)、下扩散片(2)和设置在上扩散片(1)和下扩散片(2)之间的棱镜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片(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扩散层(4),所述第一扩散层(4)内分布有若干个粒径不同的扩散粒子(5),所述下扩散片(2)内部沿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光扩散粒子(6),且所述上扩散片(1)的雾度范围为30%-40%,全光透过率为90%-95%,所述下扩散片(2)的雾度范围为80%-85%,全光透过率为93%-99%,所述棱镜片(3)的棱角面朝向上扩散片(1)的底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片(1)和下扩散片(2)采用PET材质或PC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扩散片(1)的底部涂覆有防浮曲剂涂层(7),在下扩散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