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67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包括第一结构层膜、第二结构层膜和第三结构层膜;第一结构层膜包括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和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第二结构层膜包括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和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第三结构层膜包括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背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张膜即能够满足液晶显示器用膜要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用膜有多张独立结构的膜层叠连接在一起构成所导致的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
本技术涉及光学膜,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普及,其背光模组及其相关光学膜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最初采用的扩散板、90度增光、0度增光、扩散膜等3张膜片架构逐步被2张、甚至1张多层复合膜片替代,随着尺寸的日益加大对挺度要求变高、产品不断减薄及组装线对膜片组装要求日趋简易化,出现了DOP+DP(扩散片贴合增光+扩散板),POP+DP(增光贴合增光+扩散板),P+P+DP(增光+增光+扩散板)。现有DOP,POP,P+P组合膜片,基本都采用1张复合或者2张增光+扩散板,所有架构都需要用到扩散板,扩散板的存在导致架构整体厚度加大,另外膜片都需要进行裁切后才能组装使用,多一层膜片就需要多一次裁切,多一次包装成本,这样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又增加了人员组装膜片工时成本,而且多次包装运输组装,产品容易新增刮伤异物等不良导致生产及组装良率下降,最终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张膜即能够满足液晶显示器用膜要求的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解决了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用膜有多张独立结构的膜层叠连接在一起构成所导致的成本高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结构层膜、第二结构层膜和第三结构层膜;所述第一结构层膜包括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由若干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二结构层膜包括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由若干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包括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下面板上的背涂层,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包括等间距排列的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和位于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之间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所述背涂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放案的第三结构层膜能够起到扩散板的作用又能够起到现有的增光层的作用,第二结构层膜起到增光的作用,第一结构层膜起到提高本实用性的刚度的作用和进一步进行扩散的作用。从而实现了一张多层结构的膜替换了现有的多张膜组装扩散板的结构,本技术方案省却了扩散板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厚度,而且刚度能够达到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结构层膜的厚度为100um~188um。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的间距为200~220微米,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为顶角为88°~90°且底边的高为38-42微米的等腰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等间距设置,相邻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之间的距离为40~50微米,所有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突出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的高度相等且都为18~22微米,每一个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仅被6个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直接环绕,直接环绕在同一个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外围的6个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的中心点呈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的厚度为123~127微米。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为顶角为88°~90°、底边的高为30~35微米、底边的宽度为60~70微米的等腰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和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都为直线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的延伸方向线同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的延伸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为3°~45°。可以有效的降低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和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干涉的风险。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厚度为123~127微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之间的间距为25~45微米,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突出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高度为10~20微米,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为球冠结构,每一个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同且仅同6个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连接在一起,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外上的6个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的中心点呈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高度,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同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之间断开而形成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同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一体成型在一起,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同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一体成型在一起,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同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一体成型在一起,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同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一体成型在一起。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既保证了亮度、遮蔽性达到两张增光(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一张扩散板的效果,又降低了成本和后续使用时的人工组装成本(现有的多层膜片结构需要人员多次组装;而本技术方案的膜只需要组装一次);没有扩散板,厚度薄;本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的制作成本相对于现有的P+P+DP结构而言材料成本要低约20%;同时终端厂家的组装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方案的成品包装和运输成本铰轴现有的方式而言也得到了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分体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第二结构层膜和第三结构层膜连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3为第一结构层膜部的俯视示图。图4为第三结构层膜部的俯视示图。图中:第一结构层膜1、第二结构层膜2、第三结构层膜3、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4、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5、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6、第一正六边形7、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8、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9、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10、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11、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12、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13、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14、背涂层15、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16、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17、第二正六边形18、间隙19、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所在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A、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所在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B、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的延伸方向线同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的延伸方向线之间的夹角C、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之间的间距L1、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突出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高度L2、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所在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高L3、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所在的等腰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结构层膜、第二结构层膜和第三结构层膜;所述第一结构层膜包括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由若干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二结构层膜包括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由若干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包括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下面板上的背涂层,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包括等间距排列的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和位于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之间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所述背涂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结构层膜、第二结构层膜和第三结构层膜;所述第一结构层膜包括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结构层由若干第一结构层膜部微凸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二结构层膜包括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层由若干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连续排列而成;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一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包括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表面上的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和设置在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下面板上的背涂层,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结构层包括等间距排列的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和位于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之间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所述背涂层内设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胶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基膜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层膜的厚度为100um~188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棱镜的间距为200~220微米,所述第二结构层膜部棱镜突出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基膜上的部分的横截面为顶角为88°~90°且底边的高为38-42微米的等腰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扩散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等间距设置,相邻的第三结构层膜部微凸之间的距离为40~50微米,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渊周鹏曹建何泽杜元生
申请(专利权)人: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