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40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5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扩散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包括基材层、扩散层、材料层,扩散层固定连接在基材层上侧,材料层固定连接在扩散层上侧,扩散层外侧固定设有A绝缘框,材料层外侧固定设有B绝缘框,A绝缘框卡槽内固定设有A导电带,B绝缘框卡槽内固定设有B导电带,A导电带和B导电带一侧设有连接机构,A绝缘框和B绝缘框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固定架,通过设置A绝缘框、B绝缘框、A导电带、B导电带、A导电板、B导电板、A贯穿导电槽、B贯穿导电槽、固定架、连接框、C导电带、固定板、金属片可以将扩散片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带传递到外部金属片上释放出去,防止静电吸引灰尘或损伤光电元件。光电元件。光电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


[0001]本技术涉及扩散片
,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

技术介绍

[0002]扩散片是背光模组组成之一,主要功能为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基材需选择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如PET/PC/PMMA。一般传统的扩散膜主要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之扩散片其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层之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的再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0003]现有的扩散片大多是塑料的,在扩散片运输过程中,扩散片和导光片或棱镜片之间都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容易击伤液晶显示器中的敏感元器件,并且容易吸附灰尘等杂质,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未消除时,积累的静电易击伤显示装置中的光电元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扩散片大多是塑料的,在扩散片运输过程中,扩散片和导光片或棱镜片之间都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容易击伤液晶显示器中的敏感元器件,并且容易吸附灰尘等杂质,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未消除时,积累的静电易击伤显示装置中的光电元件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包括基材层、扩散层、材料层,所述扩散层固定连接在基材层上侧,所述材料层固定连接在扩散层上侧,所述扩散层外侧固定设有A绝缘框,所述材料层外侧固定设有B绝缘框,所述A绝缘框卡槽内固定设有A导电带,所述B绝缘框卡槽内固定设有B导电带,所述A导电带和B导电带一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A绝缘框和B绝缘框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固定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侧固定设有C导电带,所述C导电带固定连接在A导电带和B导电带,所述基材板前后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内侧,所述连接框底侧固定设有外部金属片,所述C导电带固定连接在外部金属片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A导电板和B导电板,所述A绝缘框内侧设有A贯穿导电槽,所述A导电板设置在A贯穿导电槽内侧,所述A导电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扩散层一侧,所述A导电板一端固定连接在A导电带一侧,所述B绝缘框内侧设有B贯穿导电槽,所述B导电板设置在B贯穿导电槽内侧,所述B导电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材料层一侧,所述B导电板一端固定连接在B导电带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基材层底侧固定设有防静电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框为F型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外部金属片的数量为两个。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有益效果在于:
[0012](1)、通过设置A绝缘框、B绝缘框、A导电带、B导电带、A导电板、B导电板、A贯穿导电槽、B贯穿导电槽、固定架、连接框、C导电带、固定板、金属片可以将扩散片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带传递到外部金属片上释放出去,防止静电吸引灰尘或损伤光电元件。
[0013](2)、通过设置防静电涂层可以防止基材层底部的静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的正面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2中A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的侧面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图4中B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的顶面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图6中C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基材层、2扩散层、3材料层、4A绝缘框、5B绝缘框、6A导电带、7B导电带、8A导电板、9B导电板、10A贯穿导电槽、11B贯穿导电槽、12固定架、13连接框、14C导电带、15固定板、16外部金属片、17防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7,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包括基材层1、扩散层2、材料层3,基材层1底侧固定设有防静电涂层17。通过设置防静电涂层17可以防止基材层1底部的静电。
[0024]扩散层2固定连接在基材层1上侧,材料层3固定连接在扩散层2上侧,扩散层2外侧固定设有A绝缘框4,材料层3外侧固定设有B绝缘框5,A绝缘框4卡槽内固定设有A导电带6,B绝缘框5卡槽内固定设有B导电带7,A导电带6和B导电带7一侧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A导电板8和B导电板9,A绝缘框4内测设有A贯穿导电槽10,A导电板8设置在A贯穿导电槽10内测,A导电板8一端固定连接在扩散层2一侧,A导电板8一端固定连接在A导电带6一侧,B绝缘框5内测设有B贯穿导电槽11,B导电板9设置在B贯穿导电槽11内测,B导电板9一端固定连接在材料层3一侧,B导电板9一端固定连接在B导电带7一侧。
[0025]A绝缘框4和B绝缘框5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固定架12,固定架12内侧固定设有连接框13,连接框13为F型结构,连接框13内侧固定设有C导电带14,C导电带14固定连接在A导电带6和B导电带7,基材板1前后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一侧设有固定槽,连接框13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内侧,连接框13底侧固定设有外部金属片16,外部金属片16的数量为两个,C导电带14固定连接在外部金属片16一侧。
[0026]通过设置A绝缘框4、B绝缘框5、A导电带6、B导电带7、A导电板8、B导电板9、A贯穿导电槽10、B贯穿导电槽11、固定架12、连接框13、C导电带14、固定板15、外部金属片16可以将扩散片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带传递到外部金属片上释放出去,消除静电时,扩散层2和材料
层3产生的静电时,会通过A导电板8和B导电板9传递到A导电带6和B导电带7上面,在通过C导电带14传递到外部金属片16上释放出去,防止静电吸引灰尘或损伤光电元件。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结构的扩散片,包括基材层(1)、扩散层(2)、材料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2)固定连接在基材层(1)上侧,所述材料层(3)固定连接在扩散层(2)上侧,所述扩散层(2)外侧固定设有A绝缘框(4),所述材料层(3)外侧固定设有B绝缘框(5),所述A绝缘框(4)卡槽内固定设有A导电带(6),所述B绝缘框(5)卡槽内固定设有B导电带(7),所述A导电带(6)和B导电带(7)一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A绝缘框(4)和B绝缘框(5)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内侧固定设有连接框(13),所述连接框(13)内侧固定设有C导电带(14),所述C导电带(14)固定连接在A导电带(6)和B导电带(7),所述基材层(1)前后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框(13)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内侧,所述连接框(13)底侧固定设有外部金属片(16),所述C导电带(14)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玄庆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