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温度传感器在生产制造中,探头导线需要与外部线束通过金属端子压接工艺进行连接。如图1,金属端子A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压接探头导线B和外部线束C的压接头D。该工艺中金属端子A的两端需分别依次压接探头导线B、外部线束C,增加了工时和生产成本,同时金属端子A的长度较长,暴露面积大,容易产生氧化增加阻值,从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包括将探头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的正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一金属端子以及将所述探头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的负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二金属端子,所述探头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的正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的长度一致,所述探头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的负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的长度一致。作为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探头(1)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正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一金属端子(3)以及将所述探头(1)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负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二金属端子(4),所述探头(1)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正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3)的长度一致,所述探头(1)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负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4)的长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探头(1)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正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一金属端子(3)以及将所述探头(1)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负极导线重叠压接的第二金属端子(4),所述探头(1)的正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正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3)的长度一致,所述探头(1)的负极导线、外部线束(2)的负极导线之间重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4)的长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3)、第二金属端子(4)的接合处还进行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端子(3)、第二金属端子(4)包裹的保护盒(5),所述保护盒(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探头(1)的一端、外部线束(2)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温传感器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5)包括上盖和下盖(6),所述上盖和下盖(6)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或通过胶水粘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泳良,梁保权,封余铭,龙日荣,罗玉军,庞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优艾斯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