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质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0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飞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一级飞轮、二级飞轮、至少一个弹性件,一级飞轮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二级飞轮与所述一级飞轮同轴设置;弹性件与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刚度不同的弧形弹簧,至少两个弧形弹簧沿一级飞轮的周向依次内置于容纳腔,首位的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一级飞轮相对固定,末位的弧形弹簧远离首位的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二级飞轮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供多级减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质量飞轮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飞轮
,具体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
技术介绍
常规双质量飞轮,弧形弹簧为长弧形弹簧(如图1),角度一般为155°至162°,为了实现二级减振,一般会在长弧形弹簧中套入短弧形弹簧(如图2),角度一般在120°左右,这样弧形弹簧在压缩时,先压缩长弧形弹簧,当压缩到一定角度时,再压缩短弧形弹簧,这样就实现了二级减振,这种结构缺点是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在向短弧形弹簧内放置更短的弧形弹簧,最多只能实现二级减振,无法提供二级以上的减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二级以上的减振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飞轮,所述一级飞轮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二级飞轮,所述二级飞轮与所述一级飞轮同轴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刚度不同的弧形弹簧,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弹簧沿所述一级飞轮的周向依次内置于所述容纳腔,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一级飞轮相对固定,末位的所述弧形弹簧远离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二级飞轮相对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通过沿一级飞轮的周向设置至少两个弧形弹簧,能够达到多级减振的要求,弧形弹簧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长弧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短弧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一级飞轮、法兰盘、凸出部、弹性件、轴承、轴承座、齿圈的三维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一级飞轮、齿圈、轴承、轴承座、弹性件、挡块的三维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一级飞轮的三维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一级飞轮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飞轮本体的三维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盖盘和限位块的三维示意图;图14是现有技术中的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曲线图;图15是本技术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如图1至15所示,包括一级飞轮1、二级飞轮2、至少一个弹性件3,一级飞轮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具体的,一级飞轮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与一级飞轮1同轴设置,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至少两个挡块4,挡块4沿一级飞轮1的周向均匀内置于所述环形腔,并将所述环形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腔。优选的,挡块4为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向外凸出形成。挡块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优选的,挡块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块4沿一级飞轮1的轴线对称分布。二级飞轮2与一级飞轮1同轴设置且设置于一级飞轮1的一端。弹性件3与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弹性件3包括至少两个刚度不同的弧形弹簧31,至少两个弧形弹簧31沿一级飞轮1的周向依次内置于所述容纳腔,首位的弧形弹簧31的周向一端与一级飞轮1相对固定,末位的弧形弹簧31远离首位的弧形弹簧31的周向一端与二级飞轮2相对固定。弹性件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每一弹性件3中弧形弹簧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优选的,弹性件3的数量为两个,每一弹性件3包括三个弧形弹簧31。进一步优选的,同一所述容纳腔内的弧形弹簧3的刚度不同。三个弧形弹簧31沿一级飞轮1的周向钢度逐渐增大。具体的,首位的弧形弹簧31的周向一端抵接于相对应的挡块4。具体的,同一所述容纳腔内相邻的弧形弹簧31相互抵接或者相互连接。优选的,弧形弹簧31的两端均设置有平面,相邻的弧形弹簧31通过所述平面进行连接。具体的,二级飞轮2包括飞轮本体21、法兰盘22、至少一个凸出部23,飞轮本体21与一级飞轮1同轴设置且设置于一级飞轮1的一端,法兰盘22同轴设置于飞轮本体21与一级飞轮1之间,且连接于飞轮本体21;凸出部23与弹性件3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凸出部23一端连接于法兰盘22;末位的弧形弹簧31远离首位的弧形弹簧31的周向一端抵接于凸出部23。具体的,飞轮本体21同轴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轴承座5、轴承6,轴承座5同轴连接于一级飞轮1,轴承6套装于轴承座5,轴承6的内圈连接于轴承座5、外圈同轴连接于飞轮本体21的第一固定孔的内壁。优选的,轴承座5与一级飞轮1通过铆钉铆接。常规的双质量飞轮中一级飞轮1与轴承座5是冲压一体件,采用小轴承6结构,一级飞轮1通过螺栓与曲轴相连接,二级飞轮2为铸造件,二级飞轮2开设有螺旋让位孔,二级飞轮2中孔与轴承6外圈过盈配合,当同平台的双质量飞轮如发动机曲轴安装孔位置不一样就需要重新开发二级飞轮2铸造模,周期长、费用高。不利于新产品开发的及时性。本专利,将双质量飞轮的结构进行调整:一、将一级飞轮1与轴承座5分开,一级飞轮1仅仅作为连接支撑件不与轴承6连接,结构、功能简化。二、轴承座5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后续根据发动机曲轴上飞轮安装孔位差别调整轴承座5冲孔模具即可,方便、快捷。三、二级飞轮2(图十二)取消中心的飞轮螺栓让位孔,结构简化,针对发动机曲轴上飞轮安装孔位差别,不需要调整,可直接共用,提高产品平台化水平。具体的,双质量飞轮还包括盖盘7、齿圈8,盖盘7设置于法兰盘22与飞轮本体21之间并同轴连接于一级飞轮1,盖盘7沿靠近一级飞轮1的方向凸出形成有至少两个限位块9,限位块9与挡块4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限位块9为盖盘7向外凸出形成。齿圈8同轴且固定套设于一级飞轮1。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一级飞轮1通过螺旋连接于曲轴,发动机启动时,齿圈8与起动机齿轮啮合,齿圈8带动一级飞轮1转动,弹性件3跟随一级飞轮1转动,转动的弹性件3通过凸出部23带动法兰盘22转动,凸出部23压缩弹簧,通过将长弧形弹簧分成多个短弧形弹簧(图六),可根据减振特性要求将弧形弹簧31设置为多个,以三级减振特性的双质量飞轮结构为例,将长弧形弹簧分为三个,根据双质量飞轮总成性能要求,调整各短弧形弹簧的钢丝直径、圈数、自由角度等,保证每个短弧形弹簧的刚度都不一样,这样装配成飞轮总成后,飞轮总成的减振特性就可以实现三级减振特性(图十五),法兰盘带动二级飞轮2转动。本专利的运用能将双质量飞轮减振特性实现多级减振,针对整车不同工况,不同档位进行匹配设计,满足整车各工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级飞轮,所述一级飞轮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n二级飞轮,所述二级飞轮与所述一级飞轮同轴设置;/n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刚度不同的弧形弹簧,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弹簧沿所述一级飞轮的周向依次内置于所述容纳腔,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一级飞轮相对固定,末位的所述弧形弹簧远离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二级飞轮相对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飞轮,所述一级飞轮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
二级飞轮,所述二级飞轮与所述一级飞轮同轴设置;
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刚度不同的弧形弹簧,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弹簧沿所述一级飞轮的周向依次内置于所述容纳腔,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一级飞轮相对固定,末位的所述弧形弹簧远离首位的所述弧形弹簧的周向一端与所述二级飞轮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飞轮的一端设有一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与所述一级飞轮同轴设置,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至少两个挡块,所述挡块沿所述一级飞轮的周向均匀内置于所述环形腔,并将所述环形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腔。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冠华周碧海蔡伟翔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