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0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焦油脱水处理技术领域,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24‑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进行部分脱水,减少整个脱水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煤焦油后续深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焦油脱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
技术介绍
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在常温常压下其产品呈黑色粘稠液状,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如樟脑丸,沥青,塑料,农药等。目前煤化工装置上生产的煤焦油的含水量一般都在5%以上,然而煤焦油的深加工一般要求煤焦油含水量低于0.5%,由于绝大多数煤焦油比重大于或接近水的比重,因此比较难分离,生产商采用的静置方式能够脱除大多数水,但是其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煤焦油脱水工艺,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进行部分脱水,减少整个脱水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煤焦油后续深加工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的操作工艺如下:步骤一、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24-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步骤三、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步骤四、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步骤五、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分子吸水颗粒可采用高分子活性炭颗粒颗粒、高分子吸水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者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分子吸水颗粒的粒径为10-50mm。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转输送装置由装置外壳、进料管、加热丝、出料管、排气管、输送管构成;装置外壳的一侧下部贯穿有进料管,装置外壳的另一侧上部贯穿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贯通连接在输送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输送管呈“S”形设置在装置外壳内,且输送管上绕设有加热丝,加热丝与外部电控装置电控连接;排气管贯穿在装置外壳的顶壁上,且其下端与出料管的上侧壁贯通连接,该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装置中的滤芯孔径小于吸水颗粒的粒径,且大于煤焦油分子粒径。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管每段上的加热丝之间相互并联在供电电路上,用于分别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热的管路。采用上述工艺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进行部分脱水,减少整个脱水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煤焦油后续深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中转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装置外壳1、进料管2、加热丝3、出料管4、排气管5、输送管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操作工艺如下:步骤一、根据所需脱水的煤焦油的量,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上述中转输送装置由装置外壳1、进料管2、加热丝3、出料管4、排气管5、输送管6构成;装置外壳1的一侧下部贯穿有进料管2,装置外壳1的另一侧上部贯穿有出料管4,进料管2和出料管4分别贯通连接在输送管6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输送管6呈“S”形设置在装置外壳1内,且输送管6上绕设有加热丝3,加热丝3与外部电控装置电控连接;排气管5贯穿在装置外壳1的顶壁上,且其下端与出料管4的上侧壁贯通连接,该排气管5上设有排气阀;上述输送管6每段上的加热丝3之间相互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并使得每段上面的加热丝3的温度一致;步骤三、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步骤四、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步骤五、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高分子吸水颗粒的粒径为50mm,采用高分子活性炭颗粒、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在过滤过程中向过滤装置中加压,用于提高过滤速度;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芯孔径小于吸水颗粒的粒径,且大于煤焦油分子粒径。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将进行了初步脱水后的煤焦油送入预热后的中转输送装置中,在输送装置中的输送管6内进行蒸发脱水,煤焦油中的部分水分经过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上升汇集到出料管4上的排气管5后排出,在边输送的过程中边进行水分蒸发,实现进一步脱水,减少整个脱水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煤焦油后续深加工效率。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操作工艺如下:步骤一、根据所需脱水的煤焦油的量,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上述中转输送装置由装置外壳1、进料管2、加热丝3、出料管4、排气管5、输送管6构成;装置外壳1的一侧下部贯穿有进料管2,装置外壳1的另一侧上部贯穿有出料管4,进料管2和出料管4分别贯通连接在输送管6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输送管6呈“S”形设置在装置外壳1内,且输送管6上绕设有加热丝3,加热丝3与外部电控装置电控连接;排气管5贯穿在装置外壳1的顶壁上,且其下端与出料管4的上侧壁贯通连接,该排气管5上设有排气阀;上述输送管6每段上的加热丝3之间相互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并设置成不同的加热温度,在输送蒸发水分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成不同的温度(分馏温度),达到边输送边分馏的目的;步骤三、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步骤四、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步骤五、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高分子吸水颗粒的粒径为50mm,采用高分子活性炭颗粒、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而成)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在过滤过程中向过滤装置中加压,用于提高过滤速度;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芯孔径小于吸水颗粒的粒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n步骤(一)、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n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24-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n步骤(三)、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n步骤(四)、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n步骤(五)、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适量的破乳剂添加到已经氨水分离并且脱渣处理后的煤焦油中,并且搅拌均匀;
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煤焦油利用中转输送装置输送至静置脱水装置中静置24-36小时,该中转输送装置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预热至100摄氏度,在中转输送过程中处于100摄氏度恒温下工作;
步骤(三)、将静置过后的煤焦油送至加热脱水装置中进行进一步脱水;
步骤(四)、向进一步脱水后的煤焦油中添加高分子吸水颗粒,并且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
步骤(五)、将搅拌均匀的煤焦油以及吸收了残留水分的高分子吸水颗粒一同送入过滤装置,将颗粒与煤焦油分离,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焦油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输送装置由装置外壳(1)、进料管(2)、加热丝(3)、出料管(4)、排气管(5)、输送管(6)构成;装置外壳(1)的一侧下部贯穿有进料管(2),装置外壳(1)的另一侧上部贯穿有出料管(4),进料管(2)和出料管(4)分别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微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银海鸿兴煤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