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64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两根立柱、隔套和固定胶板;下定位板上设有通孔I;上定位板上设有与通孔I相对应的通孔II;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上;隔套固定在下定位板下端;隔套连通下定位板的通孔I;固定胶板为柱体;固定胶板内部设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固定胶板上端的外壁上具有凸缘;固定胶板上端的凸缘固接在上定位板上,固定胶板下端穿入在通孔II和通孔I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镀铬阳极棒导向性同时减少了阳极棒的摆动,使阳极棒能够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位置,保证了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及镀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油气悬挂防腐
,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
技术介绍
缸筒镀铬过程中,阳极棒在装挂过程中,由于导向性差以及摆动性过大,容易刮蹭到缸筒内壁,阳极棒上铬酸铅沉淀物吸附在缸筒内壁,导致镀层结晶沉积不完整或结合不良,形成镀铬后的表面斑点缺陷及进一步精珩时结合不良部位脱落形成斑点,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大量的返工返修。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缸筒镀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两根立柱、隔套和固定胶板。所述下定位板上设有通孔I。所述上定位板上设有与通孔I相对应的通孔II。两根所述立柱分别穿入在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中。所述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上。两根所述立柱上均套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所述隔套固定在下定位板下端。所述隔套连通下定位板的通孔I。所述固定胶板为柱体。所述固定胶板内部设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固定胶板上端的外壁上具有凸缘。所述固定胶板上端的凸缘固接在上定位板上,固定胶板下端穿入在通孔II和通孔I中。进一步,所述立柱为螺杆。所述立柱上套设有螺母I和螺母II。所述下定位板下端通过螺母I限位。所述上定位板上端通过螺母II限位。进一步,所述凸缘上设有若干个螺孔I。所述上定位板上设有与螺孔I相适应的螺孔II。所述凸缘与上定位板通过螺栓固连。缸筒施镀前,首先将下定位板下端的隔套放进缸筒内壁以保护内螺纹,调节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在立柱上的位置,将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按压在缸筒上,将阳极棒由固定胶板的导向孔插入,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缸筒施镀完成后,将阳极棒取出,将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抬升,使隔套从缸筒内壁伸出,取出缸筒。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通过设计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调整位置,并在固定胶板上设计导向孔,增加了镀铬阳极棒导向性同时减少了阳极棒的摆动,使阳极棒能够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位置,避免了镀铬阳极棒触碰到缸筒内壁,确保镀铬电力线的均匀分布,保证了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及镀层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定位板1、连接孔II101、通孔II102、螺孔II103、下定位板2、连接孔I201、通孔I202、两根立柱3、隔套4、固定胶板5、导向孔51、凸缘52、支撑套6、螺母I7和螺母II8和螺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参见图1,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两根立柱3、隔套4和固定胶板5。所述下定位板2上加工有两个连接孔I201。所述下定位板2上加工有通孔I202。所述通孔I202位于两个连接孔I201之间。参见图2,所述上定位板1上加工有两个连接孔II101。所述上定位板1上加工有与通孔I202相对应的通孔II102。所述通孔II102位于两个连接孔II101之间。所述立柱3为螺杆。两根所述立柱3分别穿入下定位板2的两个连接孔I201,并分别穿入上定位板1的两个连接孔II101,所述立柱3上套设有螺母I7和螺母II8。所述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3上,所述下定位板2下端通过螺母I7限位。所述上定位板1上端通过螺母II8限位,通过调节螺母I7和螺母II8调整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的位置。两根所述立柱3上均套有支撑套6。所述支撑套6位于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使得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隔套4固定在下定位板2下端。所述隔套4连通下定位板2的通孔I202。参见图3,所述固定胶板5为柱体。所述固定胶板5内部加工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51。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外壁上具有环形的凸缘52。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凸缘52固接在上定位板1上,固定胶板5下端穿入在通孔II102和通孔I202中。具体地,所述凸缘52上加工有若干个螺孔I。所述上定位板1上加工有与螺孔I相适应的螺孔II103。所述凸缘52与上定位板1通过螺栓9固连。缸筒施镀前,将下定位板2下端的隔套4放进缸筒内壁以保护内螺纹,调节螺母I7和螺母II8,使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在立柱3上的合适位置,将缸筒摆放在下定位板2下端,将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按压在缸筒上,拧紧螺母I7和螺母II8,将阳极棒由固定胶板5的导向孔51插入,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缸筒施镀完成后,将阳极棒取出,松开螺母II8,将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抬升,使隔套4脱离缸筒内壁,最后取出缸筒,完成施镀。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通过设计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调整位置,并在固定胶板5上设计导向孔51,增加了镀铬阳极棒导向性同时减少了阳极棒的摆动,使阳极棒能够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位置,避免了镀铬阳极棒触碰到缸筒内壁,确保镀铬电力线的均匀分布,保证了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及镀层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较为基础的实现方式,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参见图1,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两根立柱3、隔套4和固定胶板5。所述下定位板2上加工有两个连接孔I201。所述下定位板2上加工有通孔I202。所述通孔I202位于两个连接孔I201之间。参见图2,所述上定位板1上加工有两个连接孔II101。所述上定位板1上加工有与通孔I202相对应的通孔II102。所述通孔II102位于两个连接孔II101之间。两根所述立柱3分别穿入下定位板2的两个连接孔I201,并分别穿入上定位板1的两个连接孔II101。所述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3上。两根所述立柱3上均套有支撑套6。所述支撑套6位于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使得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隔套4固定在下定位板2下端。所述隔套4连通下定位板2的通孔I202。参见图3,所述固定胶板5为柱体。所述固定胶板5内部加工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51。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外壁上具有环形的凸缘52。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凸缘52固接在上定位板1上,固定胶板5下端穿入在通孔II102和通孔I202中。缸筒施镀前,将下定位板2下端的隔套4放进缸筒内壁以保护内螺纹,调节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在立柱3上的位置,将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按压在缸筒上,将阳极棒由固定胶板5的导向孔51插入,精准定位在缸筒内壁中心。缸筒施镀完成后,将阳极棒取出,将上定位板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两根立柱(3)、隔套(4)和固定胶板(5);/n所述下定位板(2)上设有通孔I(202);所述上定位板(1)上设有与通孔I(202)相对应的通孔II(102);/n两根所述立柱(3)分别穿入在下定位板(2)和上定位板(1)中;所述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3)上;两根所述立柱(3)上均套有支撑套(6);所述支撑套(6)位于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n所述隔套(4)固定在下定位板(2)下端;所述隔套(4)连通下定位板(2)的通孔I(202);/n所述固定胶板(5)为柱体;所述固定胶板(5)内部设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51);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外壁上具有凸缘(52);所述固定胶板(5)上端的凸缘(52)固接在上定位板(1)上,固定胶板(5)下端穿入在通孔II(102)和通孔I(20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缸筒镀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两根立柱(3)、隔套(4)和固定胶板(5);
所述下定位板(2)上设有通孔I(202);所述上定位板(1)上设有与通孔I(202)相对应的通孔II(102);
两根所述立柱(3)分别穿入在下定位板(2)和上定位板(1)中;所述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可调节的连接在两根立柱(3)上;两根所述立柱(3)上均套有支撑套(6);所述支撑套(6)位于上定位板(1)和下定位板(2)之间;
所述隔套(4)固定在下定位板(2)下端;所述隔套(4)连通下定位板(2)的通孔I(202);
所述固定胶板(5)为柱体;所述固定胶板(5)内部设有供阳极棒穿过的导向孔(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啸天刘满红廖周文宋云涛孟鑫张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