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9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导料板、第一转轴、电机、输送机构、第三斜板和顶推机构,导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围板和第一围板,导料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板、水平板和第二斜板,第二斜板上设有第三围板,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之间,电机设置在第一围板上,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传动连接,输送机构能够将第一斜板上的门轴一部和门轴二部同时输送至第二斜板上,第三斜板铰接在第三围板的右侧,顶推机构能够将第二斜板和第三围板之间的销轴部和轴套部装配起来,然后推动至第三斜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铰链轴的装配效率,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铰链轴,包括销轴部和轴套部,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尺寸大小,在机械工业领域较为常见。如果铰链轴的尺寸较大,装配难度较高,通常将销轴部和轴套部吊装在一起,然后通过顶推工具将销轴部推入轴套部内,完成装配,同时在吊装和顶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费时费力,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能够提高铰链轴的装配效率,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围板和第一围板,所述导料板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板、水平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远离水平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围板,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和第三围板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支撑腿;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出第一围板;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围板远离导料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伸出第一围板的第一转轴传动连接;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的转动将位于第一斜板上的销轴部和轴套部同时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上;第三斜板,所述第三斜板的左侧边铰接在第三围板的右侧,所述第三斜板的左侧和第二斜板的左侧平齐,所述第二围板远离第一围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第三斜板的下方,当第三斜板接触限位杆时,所述第三斜板呈倾斜向下的状态;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三斜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能够使第三斜板逆时针转动至倾斜向上;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能够将第二斜板和第三围板之间的销轴部和轴套部装配起来,然后将装配完成后的铰链轴推动至第三斜板上。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导料板上竖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第一围板和导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分隔板、第二围板和导料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道。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之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第一输送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位于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输送结构能够将销轴部从第一斜板上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上;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位于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能够将轴套部从第一斜板上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上。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设置在位于第一通道内的导料板上;两个第一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穿孔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平行设置且前后对齐,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一斜板之间形成第二缺口;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的长度相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右侧;第一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的转动,将第二缺口上的销轴部依次通过两个第一缺口输送至第二斜板上。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三个第一托架单元,三个所述第一托架单元沿着第一穿孔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托架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固设在第一支撑板的上侧面上;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固设在第一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长度方向和导料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设置在位于第二通道内的导料板上;两个第二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设置在第二穿孔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板平行设置且前后对齐,所述第二导向板上设有两个第三缺口,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一斜板之间形成第四缺口;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设在第一转轴上;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固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长度相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的右侧;第二承托结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的转动,将第四缺口上的轴套部依次通过两个第三缺口输送至第二斜板上。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第二承托结构包括三个第二托架单元,三个所述第二托架单元沿第二穿孔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托架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固设在第二支撑板的上侧面上;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固设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长度方向和第一弧形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水平固设在第三围板的一侧支撑腿上,所述底座板上固设有第一电机;凸轮,所述凸轮固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斜板的下侧面设有凸块,当凸轮转动至接触凸块时,推动第三斜板向上转动。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顶推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通过底座固设在第一围板上,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和第一围板垂直,当销轴部和轴套部同时滚动至第二斜板的左侧时,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将销轴部的凸出部插入到轴套部内;限位结构,当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推动销轴部的凸出部向轴套部移动时,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轴套部移动。在上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水平固设在第三围板上;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通孔竖直插设在支撑块上,所述滑动块的上端伸出支撑块且端部固设有挡板,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挡板和支撑块之间;导向块,所述滑动杆的下端伸出支撑块,所述导向块固设在滑动杆的下端,所述导向块靠近液压油缸的一侧设有斜切口;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设在挡板的下侧面上,所述支撑块的上侧面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初始状态,所述立柱和电磁铁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传动带将销轴部传送至位于第一通道内的第一斜板上,通过第二传动带将轴套部传送至位于第二通道内的第一斜板上,销轴部滚落至第二缺口处,轴套部滚落至第四缺口处,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第一输送结构将第二缺口上的销轴部依次通过两个第一缺口,然后输送至第二斜板上,同时,第二输送结构将第四缺口上的轴套部依次通过两个第三缺口,然后输送至第二斜板上,销轴部和轴套部同时滚动至第三围板和第二斜板的交界处,启动液压油缸使其伸长,推动销轴部向轴套部移动,将销轴部和轴套部组装起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2、液压油缸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围板(22)和第一围板(21),所述导料板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板(11)、水平板(12)和第二斜板(13),所述第一斜板(11)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13)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13)远离水平板(12)的一侧设有第三围板(23),所述第一围板(21)、第二围板(22)和第三围板(23)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支撑腿(15);/n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21)和第二围板(22)之间,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伸出第一围板(21);/n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设置在第一围板(21)远离导料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和伸出第一围板(21)的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n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6)的转动将位于第一斜板(11)上的销轴部(161)和轴套部(171)同时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13)上;/n第三斜板(14),所述第三斜板(14)的左侧边铰接在第三围板(23)的右侧,所述第三斜板(14)的左侧和第二斜板(13)的左侧平齐,所述第二围板(22)远离第一围板(21)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41),所述限位杆(141)位于第三斜板(14)的下方,当第三斜板(14)接触限位杆(141)时,所述第三斜板(14)呈倾斜向下的状态;/n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三斜板(14)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间歇性地带动第三斜板(14)逆时针转动至倾斜向上;/n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能够将第二斜板(13)和第三围板(23)之间的销轴部(161)和轴套部(171)装配起来,然后将装配完成后的铰链轴(181)推动至第三斜板(1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围板(22)和第一围板(21),所述导料板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板(11)、水平板(12)和第二斜板(13),所述第一斜板(11)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13)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第二斜板(13)远离水平板(12)的一侧设有第三围板(23),所述第一围板(21)、第二围板(22)和第三围板(23)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支撑腿(15);
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21)和第二围板(22)之间,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伸出第一围板(21);
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设置在第一围板(21)远离导料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和伸出第一围板(21)的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6)的转动将位于第一斜板(11)上的销轴部(161)和轴套部(171)同时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13)上;
第三斜板(14),所述第三斜板(14)的左侧边铰接在第三围板(23)的右侧,所述第三斜板(14)的左侧和第二斜板(13)的左侧平齐,所述第二围板(22)远离第一围板(21)的一侧设有限位杆(141),所述限位杆(141)位于第三斜板(14)的下方,当第三斜板(14)接触限位杆(141)时,所述第三斜板(14)呈倾斜向下的状态;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三斜板(14)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间歇性地带动第三斜板(14)逆时针转动至倾斜向上;
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能够将第二斜板(13)和第三围板(23)之间的销轴部(161)和轴套部(171)装配起来,然后将装配完成后的铰链轴(181)推动至第三斜板(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上竖直设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第一围板(21)和导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25),所述分隔板(2)、第二围板(22)和导料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道(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转动设置在第一围板(21)和第二围板(22)之间,所述第二转轴(7)和第一转轴(6)平行设置;
第一输送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位于第一通道(25)内,所述第一输送结构能够将销轴部(161)从第一斜板(11)上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13)上;
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位于第二通道(26)内,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能够将轴套部(171)从第一斜板(11)上逐个输送至第二斜板(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
第一穿孔(3),所述第一穿孔(3)设置在位于第一通道(25)内的导料板上;
两个第一导向板(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5)分别设置在第一穿孔(3)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5)平行设置且前后对齐,所述第一导向板(5)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51),所述第一导向板(5)和第一斜板(11)之间形成第二缺口(52);
第一连杆(31),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固设在第一转轴(6)上;
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端固设在第二转轴(7)上,所述第二连杆(32)和第一连杆(31)的长度相同;
第一支撑板(33),所述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33)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33)的右侧;
第一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能够利用第一转轴(6)的转动,将第二缺口(52)上的销轴部(161)依次通过两个第一缺口(51)输送至第二斜板(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轴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三个第一托架单元,三个所述第一托架单元沿着第一穿孔(3)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托架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杆(331),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唐龙陈盼程鹏武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易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