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2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包括末端杆段、堵头和出气杆段,出气杆段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且两端分别设置堵头,通过两个堵头和焊管的内壁形成包覆出气杆段外侧的气压仓;末端杆段上设有末端气孔且末端杆段与出气杆段连通,进入出气杆段的气体通过出气孔和末端气孔排出。内保护气杆还包括连接杆段,连接杆段和末端杆段分别与两个堵头连通,通过连接杆段实现气体注入出气杆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保护气杆通过出气孔输出稳定的气体,在两个堵头之间形成气压仓使焊管焊缝在结晶过程中得到一个托举力使液态金属受到的向下作用力减小,起到保护焊缝避免塌陷的作用;末端气孔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已经焊接完成的位置进行冷却以及防止被氧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
技术介绍
焊接管材也称焊管,是由板带冷弯成型和焊接两道工序叠加在一起的工业制造管材的方式。工业化制造管材具有生产效率高,规格品种多,产品稳定性好,质量优良等特点,在所有生产的管材中,圆形直缝焊管生产最为普遍,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当代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国家重大项目中。直缝焊接管最常遇到的问题即内焊缝余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使所制管材在焊缝与母材之间形成了非圆滑过度形貌,从而出现应力角,管材在长时间的服役过程中,会出现应力腐蚀和间隙腐蚀的问题,从而裂纹扩展,导致管材开裂。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包括末端杆段、堵头和出气杆段,所述出气杆段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且两端分别设置堵头,通过两个堵头和焊管的内壁形成包覆出气杆段外侧的气压仓;所述末端杆段上设有末端气孔且末端杆段与出气杆段连通,进入出气杆段的气体通过出气孔和末端气孔排出。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段,所述连接杆段和末端杆段分别与两个堵头连通,通过连接杆段实现气体注入出气杆段。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段连接有进气管,通过进气管流入的气体依次进入连接杆段、出气杆段和末端杆段。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末端杆段远离堵头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末端气孔的直径为4-8mm。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末端气孔的数量与出气孔的数量之比为1:3,所述末端气孔的直径与出气孔的直径一致。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堵头包括挡片和至少一件阻燃布,所述阻燃布设置于挡片上,通过阻燃布与焊管内壁接触;所述末端杆段和出气杆段之间以及出气杆段和连接杆段之间均通过挡片连通。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挡片的材质为PVC塑料,所述阻燃布的材质为阻燃防火布;所述连接杆段、出气杆段和末端杆段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段、出气杆段、末端杆段和挡片的直径均小于焊管的最小内径。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气体为惰性气体。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焊管的材质为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包括末端杆段、出气杆段和连接杆段,末端杆段上设有末端气孔,出气杆段上设有出气孔,出气杆段的两端设置堵头形成气压仓;本专利技术的内保护气杆通过出气孔输出稳定的气体,在两个堵头之间形成气压仓,使焊管焊缝在结晶过程中得到一个托举力,使液态金属受到的向下作用力减小,起到保护焊缝避免塌陷的作用,将焊缝余高控制在一个可预测的范围值内,同时防止焊管内壁被氧化起到保护作用,可满足各种类型金属和各种尺寸板材成型后焊接成型内焊缝的形貌控制,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末端杆段的端部为封闭结构,防止输入的气体直接被输出,保证气压仓的形成;末端气孔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已经焊接完成的位置进行冷却以及防止被氧化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末端气孔的数量与出气孔的数量之比为1:3,且末端气孔的直径与出气孔的直径一致,该设置可以兼顾出气杆段的气压仓形成和对已经焊接完成的位置进行冷却和防氧化保护,有效地控制内焊缝的形貌;若出气孔的数量太少,末端气孔的数量太多,则无法形成足够压力的气压仓,无法有效地对液态金属进行托举达到控制余高的效果;若出气孔数量设置的太多,末端气孔的数量太少,则无法有效的对已经焊接完成的位置进行冷却和防氧化保护。(3)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注入的气体为惰性气体,既可以起到对焊接的液态金属进行托举,实现余高控制的效果,又可以对焊管的内壁进行保护防止氧化。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保护气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焊枪,2、末端杆段,2.1、末端气孔,3、堵头,3.1、阻燃布,3.2、挡片,4、出气杆段,4.1、出气孔,5、连接杆段,6、焊管,7、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包括末端杆段2、堵头3和出气杆段4,所述出气杆段4上设有多个出气孔4.1且两端分别设置堵头3,通过两个堵头3和焊管6的内壁形成包覆出气杆段4外侧的气压仓;所述末端杆段2上设有末端气孔2.1且末端杆段2与出气杆段4连通,进入出气杆段4的气体通过出气孔4.1和末端气孔2.1排出。本实施例中焊管的材质为钛,本实施例中的内保护气杆是针对钛管进行焊接保护,钛为易氧化金属,在末端杆段2设置末端气孔2.1可防止钛金属在高温状态下被氧化。所述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还包括连接杆段5,所述连接杆段5和末端杆段2分别与两个堵头3连通,通过连接杆段5实现气体注入出气杆段4。所述连接杆段5连接有进气管7,通过进气管7流入的气体依次进入连接杆段5、出气杆段4和末端杆段2。所述末端杆段2远离堵头3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末端气孔2.1的直径为4-8mm,本实施例中优选直径为6mm。所述末端气孔和出气孔均朝向焊管的焊缝位置设置,通过出气孔实现对焊接的液态金属进行托举,通过末端气孔实现对焊接后的位置进行冷却以及起防止氧化的保护作用。参见图1,所述末端气孔2.1的数量与出气孔4.1的数量之比为1:3,所述末端气孔的直径与出气孔的直径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气孔2.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气孔4.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堵头3包括挡片3.2和至少一件阻燃布3.1,所述阻燃布3.1设置于挡片3.2上,通过阻燃布3.1与焊管6内壁接触;所述末端杆段2和出气杆段4之间以及出气杆段4和连接杆段5之间均通过挡片3.2连通,优选为螺纹连接。参见图1,一个挡片上设有三件阻燃布,堵头上的三件阻燃布与焊管的内壁相接触,一个堵头设置三件阻燃布可以确保气压仓的形成,防止出现漏气导致气体被直接输出到外界。所述挡片3.2的材质为PVC塑料,所述阻燃布3.1的材质为阻燃防火布;所述连接杆段5、出气杆段4和末端杆段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段5、出气杆段4、末端杆段2和挡片3.2的直径均小于焊管6的最小内径。优选的,所述气体为惰性气体。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将本实施例中的内保护气杆置于焊管6的内部,焊枪1沿着焊管6进行焊接。所述内保护气杆跟随焊枪相对于焊管移动,通过注入的气体在焊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杆段(2)、堵头(3)和出气杆段(4),所述出气杆段(4)上设有多个出气孔(4.1)且两端分别设置堵头(3),通过两个堵头(3)和焊管(6)的内壁形成包覆出气杆段(4)外侧的气压仓;所述末端杆段(2)上设有末端气孔(2.1)且末端杆段(2)与出气杆段(4)连通,进入出气杆段(4)的气体通过出气孔(4.1)和末端气孔(2.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杆段(2)、堵头(3)和出气杆段(4),所述出气杆段(4)上设有多个出气孔(4.1)且两端分别设置堵头(3),通过两个堵头(3)和焊管(6)的内壁形成包覆出气杆段(4)外侧的气压仓;所述末端杆段(2)上设有末端气孔(2.1)且末端杆段(2)与出气杆段(4)连通,进入出气杆段(4)的气体通过出气孔(4.1)和末端气孔(2.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段(5),所述连接杆段(5)和末端杆段(2)分别与两个堵头(3)连通,通过连接杆段(5)实现气体注入出气杆段(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段(5)连接有进气管(7),通过进气管(7)流入的气体依次进入连接杆段(5)、出气杆段(4)和末端杆段(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杆段(2)远离堵头(3)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末端气孔(2.1)的直径为4-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焊管焊接的内保护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曾宪山张望成李强鲁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