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制造及水力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93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制造及水力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采用迷宫型灌水器流道结构的实际尺寸提取单元流道结构,将其进行多个组合,设计成独立的迷宫流道测试件,采用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方法(SL)制作出实体零件,将其接入试验装置的管路中。采用高精度等级的差压变送器测出水流经过迷宫流道后进出口的压力差ΔP,利用两次不同试件长度测量法确定出进出口的局部损失ΔP↓[损],得到迷宫流道的真实压降ΔP↓[流道];同时采用精密电子秤测量出单位时间通过迷宫流道的质量流量M,通过公式将其转化为体积流量Q。两仪器测量的实时数据,通过高精度A/D转换卡,输入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存储,以确保其数据采集的同时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元流道的设计及水力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设计及水力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微尺度流体力学是介于经典宏观流体力学与微观力学之间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特征尺度在mm至μm范围内的流体流动规律。微尺度下迷宫型流道由于其边界曲折能使流体发生紊乱,从而减小了压力对流量的敏感性这一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单元流道水力性能参数的测量对研究微流体特性及其流道结构特性有很大作用。迷宫型灌水器就是一典型例子,其流道尺寸大都在mm级,灌水器流道一般由若干同一形状(如三角形、梯形)的单元组合而成,根据灌水器流量的设计要求而选择不同参数的单元结构及单元个数。因而,单元结构的设计及数量的选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灌水器的性能。在其流量与工作水头的计算公式中,流量系数k和流态指数x均与流道的结构有关。目前,对迷宫型灌水器进行试验分析大都得出两个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即灌水器的流量Q和管路中的工作水头H,由于水在灌水器出口处的压力可以认为是大气压,故此时的工作水头H在工程上一般近似为水流经过迷宫流道后的压降ΔP流道,但如果要从理论上来精确研究迷宫流道的水力性能参数,则二者不能替换。由于工作水头H包括了水流经过流道的压降ΔP流道和流道的进出口局部损失ΔP损,对于这种微小流道的流动问题,进出口局部损失ΔP损已不能忽略。对此项内容的研究,有部分学者曾提出一种基于灌水器流道的水力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即根据相似原理将流道尺寸同比放大若干倍,从而测出流道中的水流压降或流场分布规律。他们采用此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灌水器的流道尺寸微小,无法将测压点布在实际的流道当中,故将其放大处理。但如今越来越提倡小流量(Q=0.5~3L/h)灌溉技术,灌水器的流道结构尺寸大都处在1mm以下,属于微流道范畴。因而前面的做法就忽略了微流动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将会更大程度地影响流体流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的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测量更精确,可根据测量结果研究出流道的各个结构尺寸对水力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的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水力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制造方法为首先用三维造型软件设计出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CAD模型;其次按照通常的弦高和角度将CAD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即生成三维多面体模型STL格式,然后将此格式模型导入通用RPdata软件进行实体分层,即用一系列平行于XY平面,在Z方向有一定间距的平面来切割多面体模型,生成分层信息,每一层的边界是由许多小线段组成;最后再对每一层片进行判别,区分实体及空域,实体部分为待扫描填充部分,此部分形成扫描矢量数据,生成控制成形机运动的数控代码,将层面数据输入SL成形机即可加工出测试件原型,最后将测试件进行清洗和固化处理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水力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气瓶以及与高压气瓶相连通的密闭水箱,其特点是,密闭水箱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串联有相互连通的针型阀、转子流量计和迷宫流道测试件,在迷宫流道测试件的出口处设置锥形烧杯,锥形烧杯放置在通过A/D转换卡与计算机相连接的精密电子秤上,在迷宫流道测试件上还并联有通过三通和A/D转换卡与计算机相连的差压变送器;高压气瓶与密闭水箱之间还设置有减压阀;密闭水箱与针型阀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球形阀和过滤器;转子流量计为玻璃转子流量计。本专利技术的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水力性能测试方法为首先设计两个流道截面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直流道测试件1和2,试件1和2的流道长度分别为L1和L2,L2>L1,采用同一接头,分别将两测试件接入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水力性能测试装置中,由串联在试件上的差压变送器测出若干同一流量值下的压降ΔP1和ΔP2,那么连接测试流道接口的进出口局部损失之和为 所以,由流道产生的压降ΔP流道=ΔP-ΔP损由流动理论可知流体的雷诺数Re=ρ·u‾·Dhμ=ρ·Q·Dhμ·Ac]]>式中,ρ为流体的密度;u为流体的平均速度;Dh为流道的当量直径;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Q为体积流量,由精密电子秤测量出某一段时间试件流入锥形烧杯内的水的质量M,从而换算成体积流量Q;Ac为流道的截面面积;然后根据经典理论的压降公式 ΔP=flDρu‾2]]>由于流道为迷宫型,故采用当量达西摩擦阻力系数来代替沿程摩擦阻力系数 式中,lc为单元流道的边界中心长度,n为单元流道的个数;如用X表示迷宫型流道的形状参数,则当量摩阻系数fc就是X的函数,fc=f(X)因而流量Q与压降ΔP流道之间的关系 根据给定的流道结构和压降数值即可得到灌水器的流量。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灌水器流道的原型尺寸,采用快速成型工艺快速地制造出实物零件,并将此实物零件接入试验装置,通过精密电子秤某一段时间的质量流量,将此质量流量换算成体积流量,再通过串联在实物零件的差压变送器的高低压入口,得到压降ΔP,这种基于单元流道的测试方法,所测量的参数比以往的方法更精确,据此可以研究出流道的各个结构尺寸对水力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并回归出相应的关系式,为迷宫型灌水器的流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迷宫型灌水器单元流道的水力性能参数测试装置示意图;图2是迷宫流道测试件9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其CAD外形图,图2b是三角形流道的CAD剖面图,图2c是梯形流道的CAD剖面图,图2d是圆弧形流道的CAD剖面图; 图3a是迷宫流道测试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图,图3b是基于SL工艺制造出来的原型测试件;图4是迷宫微流道数据采集系统界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单元微流道结构示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高压气瓶1以及与高压气瓶1相连通的密闭水箱3,在高压气瓶1与密闭水箱3之间还设置有减压阀2,密闭水箱3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串联有相互连通的球形阀4、过滤器5、针型阀6、玻璃转子流量计7和迷宫流道测试件9,在迷宫流道测试件9的出口处设置锥形烧杯10,锥形烧杯10放置在通过A/D转换卡与计算机13相连接的精密电子秤11上,在迷宫流道测试件9上还并联有通过三通8和A/D转换卡与计算机13相连的差压变送器12。由于本专利技术管路中的流量较小且要求压力稳定,所以采用高压气瓶1供压,通过调节减压阀2大致达到试验所需压力,气压将密封不锈钢水箱3内的水压入管路中,控制球形阀4的开度达到粗调流量的效果,参照灌溉水标准的要求,在其后设置一200目的过滤器5以除去水中杂质,之后接入针型阀6来控制流量精调,管路中的实时流量可以通过玻璃转子流量计7大致读出,接着水流进入迷宫流道测试件9中,最后把水流用一锥形烧杯10收集,通过精密电子秤11测出某一段时间的质量流量M,从而换算成体积流量Q。用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采用三维造型软件设计出微尺度迷宫型单元流道的CAD模型,2)其次按照弦高和角度将CAD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即生成三维多面体模型STL格式,然后将此格式模型导入通用RPdat a软件进行实体分层,即用一系列平行于XY平面,在Z方向有一定间距的平面来切割多面体模型,生成分层信息;3)最后再对每一层片进行判别,区分实体及空域,实体部分为待扫描填充部分,此部分形成扫描矢量数据,生成控制成形机运动的数控代码,将层 面数据输入SL成形机即可加工出测试件原型,最后将测试件进行清洗和固化处理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华卢秉恒张俊魏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