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8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避免轮胎的弹性变形或者在支架中或附近的滞后发展的车辆定位装置,允许以高精度定位车辆。该装置包括:各包括一对导向元件(g1、g2)的两个前轮导向单元(10)和两个后轮导向单元(20),该导向元件件(g1、g2)具有一平行延伸的预定长度,同时分别根据待定位的车辆(50)的前轮(51)和后轮(52)的轮胎宽度(W1、W2)而在所述导向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当各轮胎由各对导向元件(g1、g2)限制在轮胎的两侧上的状态下车辆沿车轮导向单元行进时,可以确保车辆的正确位置。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车辆(50)的轮距(T1、T2)调节每一车轮导向单元的机构,从而可以用单一装置处理各种类型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定位检查过程中正确地定位车辆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检查车辆的前照灯方向或后导向监控器(rear-guide monitor)的光轴等时,必须使用车辆定位装置使车辆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线正确地定位。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车辆定位装置检查车辆的单侧移动的装置。在该现有技术的示例中,将待检查的车辆运至自由台(包括一对辊轮等)并将其停在上面。然后使用压力辊轮等对车轮横向施加压力,以使车轮向左或向右偏移,从而可以正确地定位车辆。在另一示例中,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装置,由其将车轮设置在可以水平自由移动的可滑动台上。使用一对可以相向或分开移动的夹紧元件在两侧对车轮施压并夹紧,从而可以正确地定位车轮。专利文献1JP专利公开No.6-331505A(1994)专利文献2JP专利公开No.64-35301A(1989)在这些传统的车辆定位装置中,车辆(或者其车轮)在静止的状态被强制推拉。结果,在车辆支架(leg)中或附近产生弹性变形或者滞后,使得难以达到精确地定位。当如专利文献2中将车轮置于水平可移动滑台上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传统地,如上所述,要求车辆正确定位的检查项目通常是前照灯的方向和后导向监视器的光轴的调节。只要考虑到这些检查项目,就可以使用传统的车辆定位装置充分地满足要求而不会导致任何特别的问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装备有日益先进的系统,例如使用毫米波雷达的车道保持系统,对在这种系统中传感器等的光轴调节所需的精度程度远远高于在后灯(backlight)或者后导向监视器的光轴的调节中所需的精度程度。因此,传统的车辆定位装置不适于这种高精度光轴调节,所以需要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定位装置。与传统的车辆定位装置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当要以高精度定位具有不同轮距、轮胎尺寸或者轴距的车辆时,必须为各种类型的车辆分别提供最佳设备,这将导致装置总体上部件数目的增加。特别地,当车辆具有不同的轴距时,为了根据特定的轴距以在前后移动该定位装置,将需要诸如液压活塞的系统,并且还必须考虑活塞的行程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能够使用单一定位装置以更高的精度定位具有不同轮距、轮胎尺寸或者轴距的各种类型的车辆。在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定位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车辆引入所述装置来确保车辆的正确位置,它包括各包括一对导向元件的前后车轮导向单元,该导向元件具有在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各轮胎的每一侧平行延伸的一预定长度,同时根据轮胎的宽度在所述导向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用于根据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轮胎宽度调节各车轮导向单元中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用于根据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轮距调节每一对所述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的间距;以及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和所述前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用于检测当引入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的前轮通过所述检测装置的时刻,其中,所述车辆的前轮在通过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之后被引入所述前车轮导向单元,其中,当各前轮在各前车轮导向单元的所述一对导向元件之间行进时、并且当各后轮在各后车轮导向单元的所述一对导向元件之间行进时,所述车辆被正确地定位;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基于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通过时刻,至少独立于前车轮导向单元调节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及该后车轮导向单元的轮距。优选地,每一对导向元件在一特定轮胎的两侧朝向该轮胎的侧面移动,使得各对导向元件可根据轮胎的宽度保持它们之间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该车辆在该装置中移动的同时(即在前轮于各前车轮导向单元的一对导向元件之间行进和后轮于各后车轮导向单元的一对导向元件之间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定位,而不是对以一种静止的方式置于设备上的车辆进行定位而采取措施,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因为在移动的同时对车辆进行定位,可以防止在传统的装置中所发生的轮胎的弹性变形或者在车辆支架中或附近产生的滞后(development ofhisteresis)。结果,可以很高的精度来定位车辆。此外,因为在车辆移动时,各轮胎由各车轮导向单元的一对导向元件限制在两侧上,可以确保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各车轮导向单元的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一位置调节机构来调节,而在各对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二位置调节机构来调节。从而,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第一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而用同一装置对具有不同轮胎宽度或者不同轮距的车辆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轮导向单元和后轮导向单元之间用于检测当引入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的前轮通过所述检测装置的时刻的检测装置。基于由该检测装置检测的通过时刻,可以独立于前车轮导向单元地调节后车轮导向单元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及后车轮导向单元的轮距。结果,可以用同一装置对具有不同前轮和后轮的轮胎宽度或者不同轮距的车辆进行定位。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各包括用于存储有关将被引入的各车辆的轮胎宽度和轮距的数据的存储单元,其中,对于各待定位的车辆,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数据调节在各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和在各对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的间距。在该实施例中,有关多种车辆的轮胎宽度和轮距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可以从存储单元中取出一特定类型车辆的数据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进行所需调节时使用。如此,可以连续地对各种类型的车辆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达到更高效率。对将车辆设定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上的方式不作特别的限定。在一示例中,前车轮导向单元和后车轮导向单元同时根据将被引入的车辆的前轮的轮胎宽度和轮距进行调节。然后使车辆通过后车轮导向单元朝向前车轮导向单元行进到该装置中。当前轮通过后车轮导向单元并由检测装置检测到时,根据车辆的后轮的轮胎宽度和轮距对该后车轮导向单元进行调节。之后,前轮在前轮导向单元上行进一预定距离,后轮在后轮导向单元上行进一预定距离,从而可以高精度自然地定位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在当车辆移动时车辆的每个轮胎由杆状的导向元件限制在两侧上的状态下定位车辆。从而可以高精度对车辆进行定位。优选地,通过参照存储与车辆的轮胎宽度和轮距的有关信息的数据库适当地控制各车轮导向单元,可用单一装置对各种车辆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示意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2示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在车辆定位装置中两侧受到限制的车辆的轮胎,图3(a)示出前视图,图3(b)示出侧视图;图4示出在车辆进入侧的后轮导向单元的操作模式;图5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的各个车轮导向单元中的调节机构的示例;图6示出各个车轮导向单元中的调节机构的另一示例;图7示出控制单元的示例;图8示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意示出车辆的侧视图,参照该侧视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定位装置。图2示出示意性俯视图。图3示出车辆的轮胎,其中使用车辆定位装置保持轮胎的任一侧。图3(a)是前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4示出后轮导向单元的车辆进入侧的操作模式。图5示出构成车辆定位装置的各个车轮导向单元中的调节机构的示例。图6示出各个车轮导向单元中的调节机构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车辆引入所述装置来确保车辆的正确位置,它包括:各包括一对导向元件的前后车轮导向单元,该导向元件具有在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各轮胎的每一侧平行延伸的一预定长度,同时根据轮胎的宽度在所述导向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 ;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用于根据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轮胎宽度调节各车轮导向单元中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间距;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用于根据被引入的所述车辆的轮距调节每一对所述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的间距;以及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设置 在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和所述前车轮导向单元之间,用于检测当引入所述车辆时所述车辆的前轮通过所述检测装置的时刻,其中,所述车辆的前轮在通过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之后被引入所述前车轮导向单元,其中,当各前轮在各前车轮导向单元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 间行进时、并且当各后轮在各后车轮导向单元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行进时,所述车辆被正确地定位;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基于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通过时刻,独立于前车轮导向单元调节所述后车轮导向单元的每一对导向元件之间的 间距及该后车轮导向单元的轮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吹田和嗣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