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17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包括:一醒发室;一控制模块;温湿度检测部件,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醒发室内的温湿度;加热器、加湿器,其设置于醒发室内,所述加热器和加湿器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当醒发室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加热,和/或,当醒发室内湿度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湿器加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包醒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包醒发装置。
技术介绍
发面食品的面料在加入发酵原料后需要醒发一段时间,醒发过程需要对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面料质量甚至造成面料变质。现有生产厂家一般采用三种醒发方式,一是自然醒发,即将面料放置在开放环境中,醒发质量差;二是将产品放置于专业的醒发设备中进行醒发,这种方式虽然效果好,但是由于醒发箱空间较小、醒发时间长,会严重影响生产速度,且一般此类醒发箱价格昂贵,不可能批量购买;三是采用醒发间进行面料醒发,不但可批量醒发,而且可以对环境进行一定的控制。但现有醒发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醒发间需要增加箱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现有醒发间主要采用在箱室内放置水槽,并通过加热设备对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或者直接通入蒸汽的方式来完成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其缺陷在于温控与湿控不能分离,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增减都是通过蒸汽完成,不能保证温度和湿度都达到最适效果,因此需要单独的加热器和加湿器,然而,当大量加湿蒸汽在加湿组件中聚集,同时温度降低、凝结核较多的情况下,加湿蒸汽容易饱和液化形成凝露,特别是在加湿喷嘴处,由于加湿蒸汽大量聚集,更容易产生凝露,而凝露由加湿喷嘴喷出时产生喷水现象,使得加湿不均匀,难以有效增加室内湿度,导致空气加湿设备的加湿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包醒发装置,能够使醒发室内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提高醒发间的醒发效果。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一醒发室;一控制模块;温湿度检测部件,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醒发室内的温湿度;加热器、加湿器,其设置于醒发室内,所述加热器和加湿器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当醒发室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加热,和/或,当醒发室内湿度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湿器加湿;所述的加湿器包括:连接管和喷头;所述的喷头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形成中空的加湿通道,所述基体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形成喷台部,所述基体底端形成连接部;第一喷孔,所述第一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顶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第二喷孔,所述第二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侧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所述的控制模块设置于醒发室外部。所述的加热器设置于醒发室沿醒发室的长度方向安装在醒发室两侧壁的顶部。所述的加湿器设置于醒发室两侧壁的下部。所述的温湿度检测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该面包醒发装置还包括排风扇,其设置于醒发室的顶部。所述第一喷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喷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喷孔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喷孔的孔径自所述加湿通道向所述喷台部顶面呈渐扩设置;所述第二喷孔的孔径自所述加湿通道向所述喷台部侧面呈渐扩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醒发室内设置加热器、加湿器和排风扇,加热器和加湿器用于提高醒发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当醒发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过高时,通过排风扇将醒发室的空气抽离出一部分,从而降低醒发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加热器、加湿器和排风扇相互配合,使醒发室内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面团醒发环境。在加湿过程中,加湿蒸汽自加湿喷嘴底部的连接孔流入加湿通道中,沿加湿通道流动至喷台部,经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喷出,加湿蒸汽自下向上流动,避免了加湿蒸汽液化产生的凝露在重力作用下从第一喷孔或第二喷孔中喷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面包醒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面包醒发装置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包括:一醒发室30;一控制模块;温湿度检测部件40,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醒发室内的温湿度;加热器20、加湿器10,其设置于醒发室1内,所述加热器和加湿器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当醒发室30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加热,和/或,当醒发室30内湿度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湿器加湿。所述的控制模块设置于醒发室30外部。所述的加热器20设置于醒发室沿醒发室的长度方向安装在醒发室两侧壁的顶部。所述的加湿器20设置于醒发室30两侧壁的下部。所述的温湿度检测部件40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面包醒发装置还包括排风扇50,其设置于醒发室30的顶部。当醒发室30内的温湿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排风扇50打开,对醒发室抽湿降温。如图2、3所示,所述的加湿器包括:连接管120和喷头110;喷头110包括基体111,第一喷孔113,第二喷孔114以及连接孔,基体111内形成中空的加湿通道112,基体111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形成喷台部111a,基体111底端形成连接部111b;第一喷孔113开设于喷台部111a的顶面,且与加湿通道112连通;第二喷孔114开设于喷台部111a的侧面,且与加湿通道112连通;连接孔开设于连接部111b的底面,且与加湿通道112连通。在加湿过程中,加湿蒸汽自下向上流动,从而避免了液化产生的凝露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第一喷孔113或第二喷孔114而喷出。进一步的,喷台部111a沿径向向外凸出,由于喷台部111a侧面开设的第二喷孔114与加湿通道112连通,因此,喷台部111a的内径通常大于连接部111b的内径,加湿蒸汽自连接部111b流向喷台部111a,由于内径的增大,使得加湿蒸汽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扩散。第一喷孔11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喷孔1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喷孔11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加湿蒸汽在第一喷孔113和第二喷孔114内分别沿第一喷孔113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喷孔114的延伸方向流动,在喷出后保持其在加湿喷嘴110内的流动方向。自第一喷孔113中喷出的加湿蒸汽自下向上流动,避免了液化产生的凝露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第一喷孔113流出,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喷孔113和第二喷孔114延伸方向使得多路加湿蒸汽沿不同方向扩散,从而改善了加湿在各个方向上的均匀性,同时避免了多路加湿蒸汽之间的干扰。第一喷孔113的孔径自加湿通道112向喷台部111a顶面呈渐扩设置;第二喷孔114的孔径自加湿通道112向喷台部111a侧面呈渐扩设置。通过上述结构,以避免大量加湿蒸汽进入狭小的空间中饱和产生凝露,并改善加湿的均匀性。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面包醒发装置,能够使醒发室内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提高醒发间的醒发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醒发室;/n一控制模块;/n温湿度检测部件,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醒发室内的温湿度;/n加热器、加湿器,其设置于醒发室内,所述加热器和加湿器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当醒发室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加热,和/或,当醒发室内湿度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湿器加湿;/n所述的加湿器包括:连接管和喷头;/n所述的喷头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形成中空的加湿通道,所述基体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形成喷台部,所述基体底端形成连接部;第一喷孔,所述第一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顶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第二喷孔,所述第二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侧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包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醒发室;
一控制模块;
温湿度检测部件,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醒发室内的温湿度;
加热器、加湿器,其设置于醒发室内,所述加热器和加湿器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当醒发室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加热,和/或,当醒发室内湿度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加湿器加湿;
所述的加湿器包括:连接管和喷头;
所述的喷头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形成中空的加湿通道,所述基体顶端沿径向向外凸形成喷台部,所述基体底端形成连接部;第一喷孔,所述第一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顶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第二喷孔,所述第二喷孔开设于所述喷台部的侧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且与所述加湿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设置于醒发室外部。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匠造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