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强化试验机,包括加载机构、试验头部件、润滑机构、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试验头部件设置有试验头和试验头座,试验头安装在试验头座里,试验头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连接,控制系统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润滑机构连接,传动机构提供试验所需动力,加载机构提供试验所需载荷,润滑机构使试验轴承在正常情况下充分润滑和降温,控制系统控制电气操作和保护,记录试验参数,监控试验的运行情况,分析试验过程和结果并适时进行控制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传动可靠,同时试验条件、试验参数可以进行预设、测控、自动记录,试验出现失效或异常时,自动报警停机并打印出停机原因,为提高轴承性能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强化试验机,主要适用于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的强化试验和快速评价。
技术介绍
20世纪早期,我国轴承行业一直沿用前苏联的ZS型轴承寿命试验机进行轴承寿命试验。随着科学技术及轴承制造技术的发展,这种试验机的性能已明显落后于实际试验发展的需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度和稳定性差、成本高、体积大、智能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从美国引进的F&M 5”B型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机除了价格昂贵外,还采用气动高压动力源和60Hz的电频率,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精度和稳定性好、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快捷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强化试验机,包括加载机构、试验头部件、润滑机构、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试验头部件设置有试验头和试验头座,试验头安装在试验头座里,试验头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连接,控制系统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润滑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试验头设置有螺母、隔离套、拆卸环、中载荷体、垫块、主轴和端载荷体,螺母、隔离套、拆卸环、中载荷体、垫块、端载荷体和试验轴承均安装在主轴上,传动机构与主轴连接,提供试验所需动力,加载机构与中载荷体、端载荷体连接,提供试验所需载荷,润滑机构使试验轴承在正常情况下充分润滑和降温,控制系统控制电气操作和保护,记录试验参数,监控试验的运行情况,分析试验过程和结果并适时进行控制反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载机构设置有液压泵站、蓄能器、电接点压力表、第一节止阀、第二节止阀、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液压压力表、第二液压压力表、径向加载油缸、轴向加载油缸,液压泵站、蓄能器、电接点压力表、第一节止阀、第二节止阀相互连接,第一节止阀与第一调压阀连接,第一调压阀与第一换向阀连接,第一换向阀、第一液压压力表、径向加载油缸相互连接,径向加载油缸与中载荷体连接,第二节止阀与第二调压阀连接,第二调压阀与第二换向阀连接,第二换向阀、第二液压压力表、轴向加载油缸相互连接,轴向加载油缸与端载荷体连接,控制系统与径向加载油缸、轴向加载油缸连接,液压泵站提供工作压力,蓄能器用于缓解加载、卸载和油路不稳定时的冲击,并进行供油压力的补偿,电接点压力表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反馈压力信号,自动控制液压泵站的工作,径向加载油缸提供径向试验载荷并通过中载荷体加载于试验轴承上,轴向加载油缸提供轴向试验载荷并通过端载荷体加载于试验轴承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径向加载油缸、轴向加载油缸均设置有加载油口、加载薄膜、排气口、加载活塞、加载球头、镶块、卸载油口、调整螺母和调整垫,排气口用于排出加载腔中的空气,加载活塞与加载球头连接,加载球头与镶块连接,实现无泄露加载,调整螺母和调整垫用于试验头部件的装配调节和补偿,保证试验装配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有皮带轮、电动机,皮带轮与电动机连接,皮带轮与主轴连接,电动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润滑机构设置有压力继电器、节流阀、压力表、溢流阀、润滑油泵、油泵电机、滤油器,压力继电器与压力表连接,滤油器与节流阀连接,润滑油泵与溢流阀、油泵电机、滤油器连接,控制系统与压力继电器连接,润滑油泵提供润滑油循环动力,溢流阀控制循环压力,节流阀控制循环流量,滤油器对润滑油纯净度进行过滤控制,流经试验头的润滑油通过泄油口泄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传动可靠,可以在不改变试验轴承失效机理的前提下,揭示出轴承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材料及润滑等质量水平,同时试验条件、试验参数可以进行预设、测控、自动记录,试验出现失效或异常时,自动报警停机并打印出停机原因,为提高轴承寿命性能提供了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试验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载机构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轴向加载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润滑系统的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图1~6中1-加载机构,2-试验头部件,3-控制数据线,4-润滑机构,5-控制系统,6-传动机构,7-皮带轮,8-电动机,9-锁紧螺母,10-隔离套,11-拆卸环,12-中载荷体,13-垫块,14-主轴,15-垫块,16-端载荷体,17-试验轴承,18-液压泵站,19-蓄能器,20-电接点压力表,21-第一节止阀,22-第一调压阀,23-第一换向阀,24-第一液压压力表,21’-第二节止阀,22’-第二调压阀,23’-第二换向阀,24’-第二液压压力表,25-径向加载油缸,26-轴向加载油缸,28-压力继电器,29-节流阀,30-压力表,31-传动轴承,32-溢流阀,33-润滑油泵,34-油泵电机,35-滤油器,36-加载油口,37-加载薄膜,38-排气口,39-加载球头,40-调整螺母,41-调整垫,42-镶块,43-加载活塞,44-卸载油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强化试验机包括加载机构1、试验头部件2、润滑机构4、控制系统5(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和传动机构6,试验头部件2设置有试验头和试验头座,试验头安装在试验头座里,试验头设置有锁紧螺母9、隔离套10、拆卸环11、中载荷体12、垫块13、主轴14和端载荷体16,锁紧螺母9、隔离套10、拆卸环11、中载荷体12、垫块13、端载荷体16和试验轴承17均安装在主轴14上,隔离套10隔开试验轴承17并使其保持预紧,拆卸环11的设置有利于试验轴承17的拆卸,垫块13起到保护试验轴承17的作用并可用于安装温度和振动传感器,控制系统5与加载机构1、润滑机构4、传动机构6通过控制数据线3连接,传动机构6与主轴14连接,加载机构1与中载荷体12、端载荷体16连接,润滑机构4使试验轴承17在正常情况下充分润滑和降温,控制系统5控制电气操作和保护,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特征参数,监控试验运行的历史情况,分析试验过程和结果并适时进行控制反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动机构6设置有皮带轮7、电动机8,皮带轮7与电动机8连接,皮带轮7与主轴14连接。传动机构6用于带动试验头按一定转速旋转,满足试验的要求,并可通过更换皮带轮7或对电动机8变频调速的办法实现变速。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载机构1设置有液压泵站18、蓄能器19、电接点压力表20、第一节止阀21、第二节止阀21’、第一调压阀22、第二调压阀22’、第一换向阀23、第二换向阀23’、第一液压压力表24、第二液压压力表24’、径向加载油缸25、轴向加载油缸26,液压泵站18、蓄能器19、电接点压力表20、第一节止阀21、第二节止阀21’相互连接,第一节止阀21与第一调压阀22连接,第一调压阀22与第一换向阀23连接,第一换向阀23、第一液压压力表24、径向加载油缸25相互连接,径向加载油缸25与中载荷体12连接,第二节止阀21’与第二调压阀22’连接,第二调压阀22’与第二换向阀23’连接,第二换向阀23’、第二液压压力表24’、轴向加载油缸26相互连接,轴向加载油缸26与端载荷体16连接,控制系统5与径向加载油缸25、轴向加载油缸26连接,液压泵站18提供工作压力,蓄能器19用于缓解加载、卸载和油路不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强化试验机,包括加载机构、试验头部件、润滑机构、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试验头部件设置有试验头和试验头座,试验头安装在试验头座里,试验头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连接,控制系统与传动机构、加载机构、润滑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试验头设置有螺母、隔离套、拆卸环、中载荷体、垫块、主轴和端载荷体,螺母、隔离套、拆卸环、中载荷体、垫块、端载荷体和试验轴承均安装在主轴上,传动机构与主轴连接,提供试验所需动力,加载机构与中载荷体、端载荷体连接,提供试验所需载荷,润滑机构使试验轴承在正常情况下充分润滑和降温,控制系统控制电气操作和保护,记录试验参数,监控试验的运行情况,分析试验过程和结果并适时进行控制反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林,张燕辽,曹茂来,张仰平,李建平,李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