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88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涉及电动卡车配件领域。该装置包括架体,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上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一框架和所有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上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依次引导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进行对接叠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支架不能适用于不同电量的电池组、电池包装配、拆装沉重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卡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汽车尾气排放对于空气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之一,因此近年来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通过固定框架直接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目前已存在较多类型的电池安装支架,中国专利CN201717298U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滑装机构,其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电池安装框架及设于电池安装框架内的电池组,在电池安装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底板与电池组的底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机构,电池组通过滑动机构滑移安装在定位槽内。虽然该结构使得更换电池组时只需稍用力推动电池组即可滑动移进或移出定位槽,但其在将电池包移进或移出定位槽时无导向定位,容易出现电池包横向偏移或电池包无法对准安装孔的问题,从而使得操作效率较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7809026U公开了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其包括框架本体、连接支架,框架本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其中,构成框架本体的短横梁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在推拉过程中,定位块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配合形成导轨,可起到横向定位的作用,从而避免横向偏移歪斜,长横梁的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该设计通过在电池包推进方向加装定位支架,与滚轮支架总成配合,可将电池包准确定位到固定孔位上,有效防止因电池包推进不到位、需要反复推拉调整而造成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虽然上述专利CN207809026U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然而此电池安装支架形状固化,不能灵活适用于不同电量的电池包装配,同时该电池安装支架只适用于电池线下机械固定在小电池框后,分组推进该动力电池框,导致电池线束装配只能在电池框架装配后在车架上进行,高空作业多。另外,拆装需按组拆卸电池包,不能一次性单独拆卸电池包,电池维修及更换困难、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支架不能适用于不同电量的电池组、电池包装配、拆装沉重不便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架体,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上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一框架和所有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上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依次引导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进行对接叠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均为长方体框架且均包括多根横梁和竖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根水平间隔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形成长方体长边的横梁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杆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一通孔内均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包的第一连接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四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顶部的四个顶角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底部的各个顶角处均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件的位置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框架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凸焊螺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杆顶部两端上均设有楔形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对称设有角撑,所述角撑的一面贴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面贴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架体还包括至少两个斜撑,所述斜撑设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斜撑的其中一侧面同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贴合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具体包括分层可拆卸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采用分层固定的结构,可以在线下先单层装配电池包,再层层叠加,完成线束固定,最后整体吊装在车架上,避免高空固定线束的作业,减少了装配危险性。另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装配和拆卸比较方便,即可单层装配也可单层拆卸,装配和拆卸方便性强。(2)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顶部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定位件,对应的,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底部的各个顶角处均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对应的定位件的位置匹配,框架之间通过定位件和第二通孔可以迅速实现安装定位,进行第一连接件连接,较直接用螺栓孔位,定位时间少、方便、准确、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一框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一框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二框架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二框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二框架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的第三框架的主视图。图中:1-架体,10-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第三框架,2-横梁,3-竖梁,4-固定杆,40-楔形块,5-定位件,60-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62-第三通孔,7-凸焊螺母,80-斜撑,81-角撑,82-副纵梁,83-内衬板,84-槽型短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具体包括架体1,架体1则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10和第三框架12,第一框架10与第三框架12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框架11,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上均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池包,第一框架10和所有第二框架11的顶部上均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依次引导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进行对接叠加。其中,第二框架1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的电池包的数量来定。本安装支架采用分层固定电池包的框架结构,在线下先单层装配电池包,再将安装好电池包后的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从下至上层层叠加,完成线束固定,最后整体吊装在车架上,避免了高空固定线束的作业,也减少装配危险性。参见图1、图3、图4和图7所示,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均为长方体立体框架,且均包括多根横梁2和竖梁3,固定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架体(1),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10)和第三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0)与第三框架(12)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上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一框架(10)和所有所述第二框架(11)的顶部上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依次引导所述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进行对接叠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架体(1),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10)和第三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0)与第三框架(12)之间设有至少一第二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上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池包,所述第一框架(10)和所有所述第二框架(11)的顶部上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依次引导所述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进行对接叠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第三框架(12)均为长方体框架且均包括多根横梁(2)和竖梁(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根水平间隔设置的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与形成长方体长边的横梁(2)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60),每一所述第一通孔(60)内均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包的第一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四个定位件(5),所述定位件(5)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顶部的四个顶角上。


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菁兰尹兵刘小明田静徐茂林翟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