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27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包括温控换向阀、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及其管道,所述温控换向阀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热交换器有分别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连接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一连接变速箱冷却器的进口,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二连接热交换器的进口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二连接变速箱,热交换器的进口二也与变速箱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热交换器的进口一和出口一均与发动机相连。解决变速箱油温很低时,润滑效果差,油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润滑油膜破坏,失去润滑作用,影响变速箱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动力总成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矩器、齿轮、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的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变速变矩,变速箱油的温度至关重要。当发动机冷启动时,变速箱油温很低,油的粘度过高,变速箱的润滑效果很差;随着自动变速箱的运转,会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转化为热能,使得变速箱的油温升高。若油温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润滑油的性能变化,粘度降低,老化变质加快,其中某些成分的碳化等,在负荷压力作用下,若润滑油膜遭到破坏,会失去润滑作用,使齿轮啮合齿面或者轴承表面损伤,造成设备故障,对变速箱的寿命影响很大。因此,控制变速箱的温度是保证变速箱持久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使变速箱的油温快速升温并不过高,提高变速箱的可靠性。(二)技术方案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包括温控换向阀、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及其管道,所述温控换向阀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热交换器有分别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连接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一连接变速箱冷却器的进口,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二连接热交换器的进口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二连接变速箱,热交换器的进口二也与变速箱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热交换器的进口一和出口一均与发动机相连。进一步的,变速箱散热液温低于设定温度一时,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液温高于设定温度二时,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一连通。进一步的,包括两种流经回路: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液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热交换器、变速箱,同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热交换器、发动机;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一连通,变速箱散热液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温控换向阀、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变速箱,同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热交换器、发动机。优选地,所述变速箱冷却器为风冷式冷却器,即油风冷器,安装在发动机舱的前方。优选地,所述发动机采用的冷却液为冷却水,所述变速箱采用的散热液为散热油,所述热交换器为油-水热交换器。优选地,变速箱散热液温低于设定温度一时,所述温控换向阀关闭,变速箱散热液温高于设定温度二时,所述温控换向阀打开。优选地,所述设定温度一为70-78℃,所述设定温度二为80℃-90℃。(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在变速箱散热液温度较高时,变速箱散热液经变速箱冷却器降温后在热交换器中与发动机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将变速箱散热系统和发动机散热系统结合起来,互换热量,互相牵制,增大了动力总成整体的散热功率,加快了散热速度,同时也兼顾了发动机液温、变速箱液温的平衡,避免出现二者其中一个温度过高的情况,使变速器更加持久可靠;(2)本技术通过温控换向阀使变速箱散热液温度较低时,不流经变速箱冷却器,与发动机冷却液在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变速箱升温速度更快,变速箱可靠性更佳,能量利用率更高,而升温速度更快导致变速箱散热液耗相对更小;(3)本技术不仅解决了自动变速箱的散热,也解决了发动机在高负荷情况下散热功率不足情况下的散热,使变速箱液温、发动机液温都能保持在许用范围内,甚至是最佳温度范围;(4)本技术的变速箱散热液与发动机冷却液在热交换器中直接进行热量交换,相对于导热部件传递热量的方法,热量损耗更少,能量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变速箱;3:温控换向阀;4:油风冷器;5:油-水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温控换向阀3、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及其管道,温控换向阀3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热交换器有分别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温控换向阀3的进口连接变速箱2,温控换向阀3的出口一连接变速箱冷却器的进口,温控换向阀3的出口二连接热交换器的进口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二连接变速箱2,热交换器的进口二也与变速箱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热交换器的进口一和出口一均与发动机1相连。温控换向阀3控制变速箱散热液有两种流向:变速箱散热液温低于设定温度一时,所述温控换向阀3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液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2、温控换向阀3、热交换器、变速箱2,同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1、热交换器、发动机1;所述设定温度一为70-78℃。变速箱散热液温高于设定温度二时,所述温控换向阀3的进口与出口一连通,变速箱散热液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2、温控换向阀3、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变速箱2,同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1、热交换器、发动机1;所述设定温度二为80℃-90℃。以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发动机1采用冷却水水冷,变速箱2采用散热油油冷,因此,热交换器为油-水热交换器5,油-水热交换器5的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分别为变速箱油进、出口,发动机冷却水进、出口,发动机冷却水与变速箱散热油在此零件中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出水温度与出油温度基本相同的效果;变速箱冷却器采用风冷式冷却器,即油风冷器4,安装在发动机舱的前方。通过车辆行驶产生的风速使高温变速箱油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车速越高,油风冷器4的冷却效果越好,油风冷器4的散热功率可因不同车型的散热需求试验确定,通常变速箱油流经油风冷器4后温度为50℃左右;变速箱油温低于设定温度一时,所述温控换向阀3关闭,其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油温高于设定温度二时,所述温控换向阀3打开,其进口与出口一连通;所述设定温度一通常为77℃,设定温度二通常为83.5℃。本系统的具体运行方式为:变速箱散热油温低于设定温度一77℃时,所述系统进入升温模式:所述温控换向阀3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油流经顺序为:变速箱2、温控换向阀3、油-水热交换器5、变速箱2,同时,发动机冷却水流经顺序为:发动机1、油-水热交换器5、发动机1,发动机冷却水协助变速箱散热油升温;变速箱散热油温高于设定温度二83.5℃时,所述系统进入降温模式:所述温控换向阀3的进口与出口一连通,变速箱散热油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2、温控换向阀3、油风冷器4、油-水热交换器5、变速箱2,同时,发动机冷却水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1、油-水热交换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换向阀、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及其管道,所述温控换向阀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热交换器有分别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连接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一连接变速箱冷却器的进口,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二连接热交换器的进口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二连接变速箱,热交换器的进口二也与变速箱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热交换器的进口一和出口一均与发动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换向阀、变速箱冷却器、热交换器及其管道,所述温控换向阀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热交换器有分别对应连通的两组进口和出口;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连接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一连接变速箱冷却器的进口,温控换向阀的出口二连接热交换器的进口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二连接变速箱,热交换器的进口二也与变速箱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热交换器的进口一和出口一均与发动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散热液温低于设定温度一时,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液温高于设定温度二时,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升温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流经回路:
所述温控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二连通,变速箱散热液的流经顺序为:变速箱、温控换向阀、热交换器、变速箱,同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经顺序为:发动机、热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威卢志恒王韶峰朱军曾洪阳王刚欧阳李昱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