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255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包括差速器轴承座、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轴承盖、防松结构;轴承盖安装在差速器轴承座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设置在轴承盖与差速器轴承座之间形成的螺纹孔内,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是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盖上的凸起平台,在凸起平台上设置销孔,凸起平台的凸起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外伸方向一致,销孔开孔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轴向垂直且贯穿凸起平台,开口销插入销孔锁止,开口销的闭合端卡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方便装配维护,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多采用调整螺母机构调整差速器总成的轴向位置和差速器轴承预紧力,调整螺母采用锁片结构锁止,锁片锁紧机构需采用垫片、螺栓、弹簧垫圈等结构,应用零件较多,成本较高;由于锁片需插入调整螺母的分度槽中,且同时要保证轴承预紧力,装配调整较困难,装配效率低,同时现有防松结构,需要在轴承盖上打螺纹孔,工艺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本技术为解决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包括差速器轴承座、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轴承盖、防松结构;轴承盖安装在差速器轴承座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设置在轴承盖与差速器轴承座之间形成的螺纹孔内,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是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盖上的凸起平台,在凸起平台上设置销孔,凸起平台的凸起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外伸方向一致,销孔开孔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轴向垂直且贯穿凸起平台,开口销插入销孔锁止,开口销的闭合端卡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平台上设置两个销孔,且两个销孔平行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销孔为光孔。进一步的,所述防松结构的凸起平台与轴承盖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销的闭合端截面直径不大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口宽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将现有技术中的防松锁片结构取消,采用开口销固定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简化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主减速器零部件数量的同时,减轻后驱动桥总成重量,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维护、更换、降低养护费用,简化轴承盖加工工艺,易于轴承盖进行标准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新设计的轴承盖有效规避了装配中可能造成的轴承损伤所带来的质量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具体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差速器轴承座,2、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3、轴承盖,4、防松结构,5、凸起平台,6、销孔,7、开口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包括差速器轴承座1、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轴承盖3、防松结构4;轴承盖3安装在差速器轴承座1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设置在轴承盖3与差速器轴承座1之间形成的螺纹孔内,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是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防松结构4包括设置在轴承盖3上的凸起平台5,贯穿凸起平台5的销孔6和开口销7,凸起平台5的凸起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外伸方向一致,销孔6开孔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轴向垂直,开口销7的闭合端卡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中,开口销7的开口端两爪贯穿销孔6并向外掰开锁止开口销7。将现有技术中的防松锁片简化为开口销7,降低了采购成本,传统设计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固定卡槽是内置式,在调整轴承游隙时,存在工装撞击到差速器轴承而造成轴承损伤的风险;本设计采用的是外伸式卡槽设计,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工装无需伸入,在外部即可进行轴承预紧的游隙调整,有效的避免了此方面隐患。销孔6的数量不少于一个。凸起平台上设置两个销孔6,沿着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的平面,平行设置,在实际组装的过程中,根据卡槽的旋转角度,酌情选择不同的销孔6插入开口销7。销孔6为光孔,配合开口销7使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加工工艺更复杂的螺纹孔,装配过程更加快捷方便。防松结构4的凸起平台5与轴承盖3一体成型,减少了装配零件的数量,装配过程更方便。开口销7的闭合端截面直径不大于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的卡槽口宽度,以开口销7正好卡入卡槽口宽度为最优。本技术防松结构采用结构外形简单的开口销,对差速器调整螺母进行定位;轴承盖上无需螺纹孔,只需要光孔,工艺更为简单;差速器调整螺母采用外伸式卡槽,旋合螺母调整差速器轴承游隙不用将工装伸入到内置卡槽内,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在调整轴承螺母过程中工装可能撞击到轴承,造成轴承损伤的质量风险方便;取消了螺钉,结构更加简单,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设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2颗螺钉,有效减少了后驱动桥总成零部件的数量,同时降低了后驱动桥总成的重量;设计的轴承盖上无需螺纹孔,只需通孔即可,有效简化了加工工艺;设计的开口销取代了结构较为复杂的锁片,形状更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制造;采用外伸式卡槽设计,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工装无需伸入,在外部即可进行轴承预紧的游隙调整,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内置式固定卡槽,在调整轴承游隙时,存在工装撞击到差速器轴承而造成轴承损伤的问题。减少主减速器零部件数量的同时,减轻后驱动桥总成重量,装配更加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便于维护、更换、降低养护费用,也更有利于配件市场的维护;简化轴承盖加工工艺,易于轴承盖进行标准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将现有技术中的防松锁片结构取消,采用开口销,降低了成本;新设计的轴承盖有效规避了装配中可能造成的轴承损伤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轴承座、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轴承盖、防松结构;轴承盖安装在差速器轴承座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设置在轴承盖与差速器轴承座之间形成的螺纹孔内,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是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盖上的凸起平台,在凸起平台上设置销孔,凸起平台的凸起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外伸方向一致,销孔开孔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轴向垂直且贯穿凸起平台,开口销插入销孔锁止,开口销的闭合端卡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轴承座、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轴承盖、防松结构;轴承盖安装在差速器轴承座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设置在轴承盖与差速器轴承座之间形成的螺纹孔内,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是外伸卡槽式调整螺母;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盖上的凸起平台,在凸起平台上设置销孔,凸起平台的凸起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外伸方向一致,销孔开孔方向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轴向垂直且贯穿凸起平台,开口销插入销孔锁止,开口销的闭合端卡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卡槽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一鸣刘青刘方院单春雅张勇张瑶朱宗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桥汽车传动及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