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484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回收系统。该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箱、净化组件以及净水箱,所述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所述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研磨切割废水回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间研磨切割使用纯水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则直接进入废水池倒掉,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每年要浪费大量的纯水,使得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回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利用率低,使得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以及,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串连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多个所述过滤器中处在起始位置的过滤器为起始过滤器、处于末端的为尾端过滤器,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相连通;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泵。可选地,多个所述过滤器包括呈串连依次设置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箱、第一保安过滤器、以及第二保安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以形成所述起始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以形成所述尾端过滤器。可选地,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为10μm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为5μm保安过滤器。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尾端过滤器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RO过滤结构,所述RO过滤结构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尾端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RO膜,所述第一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RO膜的出口相连通;以及,第二RO膜,所述第二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RO膜的出口与所述EDI装置相连通。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和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之间的软化树脂结构,所述软化树脂结构包括:软化树脂罐,所述软化树脂罐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中间水箱,具有连通所述软化树脂罐的出口的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的第三出水口、以及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设于所述中间水箱的一侧;以及,试剂箱,与所述中间水箱的第四进水口相连通。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净水输送泵,所述净水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相连通;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净水输送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相连通。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TOC脱除器,所述TOC脱除器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之间。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抛光混床和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之间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相连通;第三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进口与所述出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为0.1μm保安过滤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回收至废水箱,通过净化组件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且设置有相连通的EDI装置、氮封水箱、以及抛光混床进行多级进化,以使得净化出的水体的水质更高,以可供车间研磨切割再次利用,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水回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目前车间研磨切割使用纯水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则直接进入废水池倒掉,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每年要浪费大量的纯水,使得生产成本相对提高。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废水回收系统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主要用于对车间中的切割研磨废水进行回收,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包括废水箱1、净化组件2以及净水箱3,所述废水箱1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废水箱1用于储存研磨切割废水;所述净化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Electrodeionization,连续电除盐)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26的出口的氮封水箱28、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28的出口的抛光混床29;所述净水箱3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29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当然,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也可对其他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以有效节约资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回收至废水箱1,通过净化组件2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且设置有相连通的EDI装置26、氮封水箱28、以及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n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以及,/n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
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以及,
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串连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多个所述过滤器中处在起始位置的过滤器为起始过滤器、处于末端的为尾端过滤器,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相连通;
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器包括呈串连依次设置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箱、第一保安过滤器、以及第二保安过滤器;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以形成所述起始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以形成所述尾端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为10μm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为5μm保安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尾端过滤器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RO过滤结构,所述RO过滤结构包括:
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尾端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
第一RO膜,所述第一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
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超牛业辉王海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