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84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综合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电化学反应器,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酸碱调节装置和破氰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污泥池和水箱连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破氰后的废水同样也存在重金属难以达标的问题,实现了将破氰后的废水中的铜、镍等金属形成氨铜、氨镍等一系列络合态物质消除,真正完全将废水中铜、镍处理达标,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含氰废水泛指含有各种氰化物的废水,在工业生产中,金银的湿法提取、化学纤维的生产、炼焦、合成氨、电镀、煤气生产等行业均使用氰化物或副产氰化物,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排放一定数量的含氰废水,氰化物属于剧毒物,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与高铁细胞色素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失去传递氧的作用,引起组织窒息,另外,氰化物的任意排放将会污染水源及农田,威胁人、畜、鱼类的生命安全,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在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二级氯化法依然是含氰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有着破氰效果稳定、成本较其他工艺低的优势,但是破氰后的废水同样也存在重金属难以达标的问题,破氰后的废水中的铜、镍等金属易形成氨铜、氨镍等一系列络合态物质,难以真正完全将废水中铜、镍处理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破氰后的废水同样也存在重金属难以达标的问题,实现了将破氰后的废水中的铜、镍等金属形成氨铜、氨镍等一系列络合态物质消除,真正完全将废水中铜、镍处理达标,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综合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电化学反应器,所述综合调节池一侧与含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侧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酸碱度的酸碱调节装置和用于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的破氰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污泥池和水箱连接。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用于加快反应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位于所述综合调节池内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扇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还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与综合调节池连接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和所述出气管之间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出气管管口设置有用于加快气体反应的气体分布器。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破氰装置装填有次氯酸钠。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混凝沉淀池装填有絮凝剂。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混凝沉淀池上方设置有用于加快沉淀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部分设置有搅拌爪,所述搅拌爪上方设置有振动器。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与水箱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水质的检测装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污泥池上方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污泥池的部分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挤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综合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电化学反应器,设置含氰废水池用于盛放含氰废水,方便进行统一处理,所述综合调节池一侧与含氰废水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将含氰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所述综合调节池进行化学反应,另一侧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已经在在综合调节池处理过的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设计合理。2、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酸碱调节装置和用于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的破氰装置,设置酸碱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综合调节池的酸碱度,设置破氰装置用于将已经调节好酸碱度的废水进行破氰氧化处理,设计合理,实用性强。3、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将进行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的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破氰效果良好,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进行二次破氰处理的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电化学反应器,选用电化学反应和芬顿工艺将作为两股废水混合后的深度处理,既能保障金属污染物的稳定达标,同时降低废水中总磷、COD的含量。4、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污泥池和水箱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污泥池连接,用于将在电化学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污泥进行统一收集,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水箱连接,用于将达标的水进行统一收集,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本技术解决了破氰后的废水同样也存在重金属难以达标的问题,实现了将破氰后的废水中的铜、镍等金属形成氨铜、氨镍等一系列络合态物质消除,真正完全将废水中铜、镍处理达标,整体结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含氰废水池10、综合调节池20、第一搅拌装置21、第一驱动电机210、支撑架211、旋转主轴212、搅拌扇叶213、废气处理装置22、出气管220、处理箱221、抽气泵222、气体分布器223、混凝沉淀池30、第二搅拌装置31、第二驱动电机310、搅拌爪311、振动器312、电化学反应器40、检测装置41、酸碱调节装置50、破氰装置60、二氧化氯发生器70、污泥池80、挤压装置81、第三驱动电机810、挤压板811、水箱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图2,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10、综合调节池20、混凝沉淀池30和电化学反应器40,设置含氰废水池10用于盛放含氰废水,方便进行统一处理,所述综合调节池20一侧与含氰废水池10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将含氰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所述综合调节池20进行化学反应,另一侧与混凝沉淀池30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已经在在综合调节池20处理过的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混凝沉淀池30,进行沉淀处理,设计合理,所述综合调节池20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酸碱度的酸碱调节装置50和用于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的破氰装置60,设置酸碱调节装置50用于调节所述综合调节池20的酸碱度,设置破氰装置60用于将已经调节好酸碱度的废水进行破氰氧化处理,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所述破氰装置60装填有次氯酸钠,所述混凝沉淀池30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40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70,所述混凝沉淀池30装填有絮凝剂,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70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30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将进行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的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破氰效果良好,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70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40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进行二次破氰处理的废水通过抽水泵导入电化学反应器40,选用电化学反应和芬顿工艺将作为两股废水混合后的深度处理,既能保障金属污染物的稳定达标,同时降低废水中总磷、COD的含量,所述电化学反应器40的出水口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综合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一侧与含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侧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酸碱度的酸碱调节装置和用于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的破氰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污泥池和水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氰废水池、综合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一侧与含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侧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酸碱度的酸碱调节装置和用于进行破氰氧化处理的破氰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电化学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污泥池和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设置有用于加快反应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位于所述综合调节池内的部分设置有搅拌扇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氰废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方还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与综合调节池连接的出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谢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丰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