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副车架可以与车辆的悬架、动力总成以及车身进行连接,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副车架需要承受各种复杂载荷,起到极为重要的连接和承载作用。其中,副车架与其他部件一般是通过套筒进行连接,但是,目前的副车架与套筒连接的面积不够,从而导致副车架的结构强度不够,进而导致副车架与部件连接的疲劳耐久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该副车架与套筒连接的结构强度足够。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与套筒,所述副车架本体上设有套筒卡槽,所述套筒卡槽呈环状,且套筒卡槽具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圆心角小于180°,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套筒卡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套筒卡扣在副车架本体的套筒卡槽中,并且套筒卡槽的缺口圆心角小于18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副车架本体(1),所述副车架本体(1)上设有套筒卡槽(21),所述套筒卡槽(21)呈环状,且套筒卡槽(21)具有缺口(7),所述缺口(7)的圆心角小于180°;/n套筒(6),所述套筒(6)套设于所述套筒卡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本体(1),所述副车架本体(1)上设有套筒卡槽(21),所述套筒卡槽(21)呈环状,且套筒卡槽(21)具有缺口(7),所述缺口(7)的圆心角小于180°;
套筒(6),所述套筒(6)套设于所述套筒卡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7)的圆心角不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包括:本体部(11)以及与所述本体部(11)相连的多个支脚(2),所述套筒卡槽(21)形成在所述支脚(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横梁(12)、左纵梁(13)、第二横梁(14)以及右纵梁(15),所述第一横梁(12)与所述第二横梁(14)横向布置,所述左纵梁(13)与所述右纵梁(15)纵向布置,且所述左纵梁(13)位于所述右纵梁(15)的左侧,所述套筒卡槽(21)至少形成在所述左纵梁(13)与所述第二横梁(14)相交处的所述支脚(2)上以及所述右纵梁(15)与所述第二横梁(14)相交处的所述支脚(2)上,且所述缺口(7)朝背离所述第二横梁(14)的方向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形成有外叉臂(22)与内叉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佳俊,张国滨,马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