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两相互对应的拉板座,所述拉板座上方通过与其对应拉板安装有中套板,所述拉板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拉板的竖直段上端部固定安装在其上方架设的整体式上料腔板的两侧,其底端部一侧钩边卡装在拉板座上方的卡边上,另一侧钩边卡装在中套板的底端面上,所述上料腔板的中部设有上型腔凹槽,其四周分布有与中套板导向配合的定位孔和导柱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式上料腔板,从而减少员工安装拆卸模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之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生产调试之中,避免了在压头难以拉出的情况下,拉板可能由于横向扭矩力作用的原因,发生变形、脱钩、断裂,导致模具损坏甚至危害员工安全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生产
,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动机在工业生产及家庭、公共场所等领域广泛应用,换向器作为电机里的一个与碳刷配合工作的零件,也是电动机的一个重要零件。目前,换向器生产加工方式主要分为插片型,卷板型(铜板型)与全塑型三种。三种加工方式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所述插片型换向器的生产加工的工艺路线是:铜材挤压→拉拔→冲换向片→振动清洗→(冲云母片)→排片→压制成型→固化→镗孔→回孔→车外圆镗内钩脚→铣下刻→铣钩脚→弯钩成型→抛光→检验。而压制成型主要分为进圈,产品压制成型,脱模三大步骤,目前针对插片型换向器的成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将已压入片圈的中套板放入模具,然后向料腔倒入定量电木粉,合模加压保温并保持特定时间,保温时间完毕,将压头与料腔、下型腔与中套板拉开,取出已完成注料的中套板,用小型压机将产品从中套板上脱出。现有的成型模具为通过上型腔向腔室内注入电木粉,还需要上料腔板、料腔、压头与上型腔配合才能进行。而上料腔板采用加工中心加工,材料热处理后由于材料硬度高、加工面积大,致使加工费用昂贵;料腔采用快丝粗加工,热处理后及氮化后由于内孔变形,需慢丝加工与压头配合,加工周期长;并且由于上料腔板与料腔采用分体式设计,由8个M10螺丝连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200T压机压力大,螺丝紧固力不足,电木粉流动性好,两板之间溢料现象时有发生,电木粉在相同重量情况下,产品易出现缺料等不良现象。模具由于溢料的存在,模具易变形,料腔易开裂,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此外在将压头与料腔拉开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难以将压头从料腔中拉起的情况,进而机器会施加更大的力到压头上,导致两边用于拉住料腔的拉板受到更大的拉力,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可知拉板会受到一个越来越大的横向扭矩力,而这个横向力只能由钩间摩擦力平衡,如果压头还没拉开,机器进一步加力,可能会导致拉板受到的横向扭矩力超过摩擦力所能平衡的极限,进而发生变形、断裂、脱钩。而一旦发生某个拉板脱钩,料腔的受力平衡被打破,一瞬间所产生的冲击轻则使料腔变形,固定螺孔损坏,重则直接把料腔拉裂开,模具报废,甚至危害工人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针对压制成型工序模具中上料腔板和料腔的易变形损坏、加工周期长、成本高以及在压头难以拉开的情况下,拉板可能发生变形断裂产生模具孙等恶劣后果的缺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的拉板座,所述拉板座上方通过与其对应拉板安装有中套板,所述拉板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拉板的竖直段上端部固定安装在其上方架设的整体式上料腔板的两侧,其底端部一侧钩边卡装在拉板座上方的卡边上,另一侧钩边卡装在中套板的底端面上,所述上料腔板的中部设有上型腔凹槽,其四周分布有与中套板导向配合的定位孔和导柱孔。所述的拉板的竖直段上端部分布有固定安装孔,其上端部内侧面上设有横直的定位凸台,所述上料腔板上设有与固定安装孔配合的螺孔,以及与定位凸台配合的拉板槽。所述的固定安装孔上下分布在拉板槽的上下方且位于其两端部,所述拉板槽为腰形槽。所述的上型腔凹槽为一台阶通孔式凹槽。其原理是:整体式上料腔板将上型腔与料腔两者合二为一,直接就消除了电木粉溢出板件的可能;然后将用于拉起中套板的拉钩与拉住料腔的拉板合并,既能抓住拉板座,又能拉起中套板,同时由于中套板在两边拉板中间,可以提供提供一个横向的支持力,从而避免拉钩因为横向扭矩力难以平衡进而产生变形等后果。整体式上料腔板的四周设有导柱孔、定位孔用于引导定位中套板等模具,侧面设有拉板槽,固定拉板槽的螺孔,用于安装新式拉板,拉起中套板和将新式料腔与压头拉开以开放料腔进行填料,中间为留给上型腔插入的上型腔凹槽;新结构中拉板则是在板的两边都设有钩。本技术的优点是:(1)上料腔板和料腔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设计,由四爪车床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缩短,这使得模具从设计到加工出来投入试用的时间成本降低,进而为样品试做留出更多时间,间接提升了产品品质,同时订购模具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2)上料腔板和料腔采用整体式设计,合为整体式上料腔板,从而减少员工安装拆卸模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之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生产调试之中;(3)整体式上料腔板的整体式设计,可以杜绝由于长时间使用,板件出现电木粉溢出,所产生的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使得产品外观漂亮,尺寸稳定,并大大提升了料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料腔的养护频次及难度。(4)新式拉板的出现,则避免了在压头难以拉出的情况下,拉板可能由于横向扭矩力作用的原因,发生变形、脱钩、断裂,导致模具损坏甚至危害员工安全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整体式上料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新式拉板受力分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的拉板座1,所述拉板座1上方通过与其对应拉板2安装有中套板3,所述拉板2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拉板2的竖直段上端部固定安装在其上方架设的整体式上料腔板4的两侧,其底端部一侧钩边5卡装在拉板座1上方的卡边上,另一侧钩边6卡装在中套板3的底端面上,所述上料腔板4的中部设有上型腔凹槽7,其四周分布有与中套板3导向配合的定位孔8和导柱孔9。所述的拉板2的竖直段上端部分布有固定安装孔10,其上端部内侧面上设有横直的定位凸台11,所述上料腔板4上设有与固定安装孔10配合的螺孔12,以及与定位凸台11配合的拉板槽13。所述的固定安装孔10上下分布在拉板槽13的上下方且位于其两端部,所述拉板槽13为腰形槽。所述的上型腔凹槽7为一台阶通孔式凹槽。从附图4中可以看出:一其中部E点作为重心带点,由于料桶传导给拉板向上拉力A与拉板座传导给拉板向下拉力A’相对于拉板重心不在统一垂直线上,所以会产生一对扭矩力,近似视作一对横向拉力B与B’,而这一对横向力又会使拉板受到固定螺丝给予的反作用力C和拉板座钩部给予的反向摩擦力C’,如果摩擦力C’不能平衡扭矩力B’,就会导致拉板变形、脱钩,通过拉板内侧钩边多出来一个由中套板所施加的支撑力D,一旦B’大到C’无法平衡、拉板发生横向变形时,支撑力D就会出现,对B’进行抵消,从而防止拉板变形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的拉板座,所述拉板座上方通过与其对应拉板安装有中套板,所述拉板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拉板的竖直段上端部固定安装在其上方架设的整体式上料腔板的两侧,其底端部一侧钩边卡装在拉板座上方的卡边上,另一侧钩边卡装在中套板的底端面上,所述上料腔板的中部设有上型腔凹槽,其四周分布有与中套板导向配合的定位孔和导柱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的拉板座,所述拉板座上方通过与其对应拉板安装有中套板,所述拉板的截面为倒T形,所述拉板的竖直段上端部固定安装在其上方架设的整体式上料腔板的两侧,其底端部一侧钩边卡装在拉板座上方的卡边上,另一侧钩边卡装在中套板的底端面上,所述上料腔板的中部设有上型腔凹槽,其四周分布有与中套板导向配合的定位孔和导柱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向器压制成型工序的成型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龙磁精密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