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圆柱形电芯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快速充电、比能量高、大电流放电等优点作为动力电源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领域,但是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锂离子电池适合的工作温度一般为0~40℃,当温度高于工作区间时,电池的性能将发生较快衰减,电池组温度的不均匀性也会使性能受到影响,极端情况下将导致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电池的热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实际应用中,对大功率的需求使电池向着成组使用、模块化方向发展。电池成组之后,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组内部热量不能被及时转移,造成电池组内局部温度过高,严重的进而发生热失控甚至失火等危险情况,因此要在模块内部相邻电池间留出空隙布置散热件,目前常见的方法是在电池空隙中布置液流管道,但是这样做相当于增加了电池组的体积,导致模块体积能量密度变小。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在不过分牺牲体积能量密度的前提下能及时散热均温并具有防爆阻燃性能的电池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箱(1)以及直列排布于电池箱(1)内的多个圆柱形电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箱(1)内有浸没电芯(4)的导热阻燃油(3),电池箱(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出口,电芯(4)间的空隙插设有热管(2),热管(2)的插入端(8)位于电芯(4)空隙内,与空隙中的导热阻燃油(3)接触,热管(2)的伸出端(7)没入电芯(4)外的导热阻燃油(3)中,热管(2)的导热系数大于导热阻燃油(3)的导热系数,导热阻燃油(3)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箱(1)以及直列排布于电池箱(1)内的多个圆柱形电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箱(1)内有浸没电芯(4)的导热阻燃油(3),电池箱(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出口,电芯(4)间的空隙插设有热管(2),热管(2)的插入端(8)位于电芯(4)空隙内,与空隙中的导热阻燃油(3)接触,热管(2)的伸出端(7)没入电芯(4)外的导热阻燃油(3)中,热管(2)的导热系数大于导热阻燃油(3)的导热系数,导热阻燃油(3)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波,代化,秦江,王磊,樊志民,王洋洋,胡浩源,卢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