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21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属于填料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顶端封闭的外筒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中且顶端敞开的内筒,外筒的顶端设有气相反应液进料口,外筒的内侧壁和内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研磨区,内筒中设有螺旋底盘,位于螺旋底盘上方的内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外筒的底端和内筒的底端之间设有料腔,料腔与研磨区连通,料腔通过管道与内筒的内腔连通,该装置可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处理过程中可充分分散填料,从而时处理液与填料颗粒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填料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所用聚合物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聚合物基体中填充高导热性的填料是提高聚合物材料导热性能的一大方法。无机填料粒子由于其本身的极性,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相容性较差,填料在树脂内部容易发生团聚,无法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所以需要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二者的界面结合情况,但是由于导热填料的粒径很小,填料颗粒容易团聚,则如果直接将表面处理液与导热填料混合搅拌,则导致团聚在一起的填料表面并无法完全被处理液包裹,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表面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处理过程中可充分分散填料,从而时处理液与填料颗粒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顶端封闭的外筒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中且顶端敞开的内筒,外筒的顶端设有气相反应液进料口,外筒的内侧壁和内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研磨区,内筒中设有螺旋底盘,位于螺旋底盘上方的内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外筒的底端和内筒的底端之间设有料腔,料腔与研磨区连通,料腔通过管道与内筒的内腔连通。该表面处理装置采用内筒和外筒相结合的形式,外筒的顶端的气相反应液进料口向内筒中的填料中不断喷入处理液,内筒与外筒的侧壁之间形成研磨区,虽然填料由于重力作用会在研磨区中向下落,但是为保证填料不从研磨区的上端溢出,研磨区的上端应封闭,当内筒在外筒中高速旋转时,内筒中的物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到内筒的侧壁上并由通孔进入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研磨区进行研磨分散,被分散的填料再由管道运送返回到内筒中,如此循环即可对填料充分分散,保证表面处理效果,并且在内筒中还设有螺旋底盘,螺旋底盘加强对填料的搅拌作用,并提供离心作用使填料不断撞击内筒的侧壁。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外筒的顶端铰接端盖,气相反应液进料口设置在端盖上。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气相反应液进料口为喇叭状。气相反应液进料口用于喷射处理液,设置为喇叭状可使处理液喷洒范围更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料腔的底部,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内筒的顶端并且靠近内筒中心轴线的位置,管道上设有循环泵。管道上设置循环泵用于将料腔中的填料不断运送回内腔,管道的出料口设置在靠近内筒中心轴线的位置,远离内筒的侧壁,从而保证填料能充分接触处理液后再进入研磨区。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料腔和研磨区连通处设有圆弧形的导流板。圆弧形的导流板使研磨后的填料能更好的汇聚在料腔的底部从而便于进入管道中。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研磨区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相对设置且可滚动旋转的瓷珠。研磨区的侧壁上设置可滚动的瓷珠,通过瓷珠的滚动加强对填料的研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研磨区,内筒可在外筒中高速转动,内筒中的填料由于离心作用进入研磨区进行研磨,从而加强填料分散,通过气相反应液进料口向内腔中的填料不断喷洒处理液,内筒中还设有螺旋底盘,加强对填料搅拌和离心作用,填料通过管道循环进行研磨和喷洒处理液的操作,保证填料与处理液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表面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底盘的俯视图。其中:1-外筒;11-端盖;111-气相反应液进料口;2-内筒;21-螺旋底盘;3-研磨区;31-瓷珠;4-料腔;41-导流板;5-管道;51-循环泵;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顶端封闭的外筒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1中且顶端敞开的内筒2,外筒1的顶端铰接有端盖11,端盖11上设有气相反应液进料口111,气相反应液进料口111为开口逐渐增大的喇叭状。外筒1的内侧壁和内筒2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研磨区3,研磨区3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组相对设置且可滚动旋转的瓷珠31,内筒2中设有螺旋底盘21,位于螺旋底盘21上方的内筒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外筒1的底端和内筒2的底端之间设有料腔4,料腔4与研磨区3连通,料腔4和研磨区3连通处设有圆弧形的导流板41,料腔4通过管道5与内筒2的内腔连通,管道5的一端设置在料腔4的底部,管道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筒2的顶端并且靠近内筒2中心轴线的位置,管道5上设有循环泵51。使用时,打开端盖11将待处理的填料放入内筒2中,盖上端盖11,启动与内筒2相连的电机6,电机6带动内筒2在外筒1中转动,开启相反应液进料口将处理液喷洒入内筒2中的填料中,填料在螺旋底盘21的搅动下以及;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内筒2的侧壁,填料从内筒2侧壁上的通孔进入研磨区3,在瓷珠31的滚动作用下进行研磨并由上至下落入料腔4中,料腔4中的填料在导流板41的引导下汇聚在管道5的吸料口处,通过管道5将填料再次运送到内筒2中进行喷洒处理液及搅拌、研磨,如此循环,经过一定的时间则可完成填料表面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封闭的外筒(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中且顶端敞开的内筒(2),所述外筒(1)的顶端设有气相反应液进料口(111),所述外筒(1)的内侧壁和所述内筒(2)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研磨区(3),所述内筒(2)中设有螺旋底盘(21),位于所述螺旋底盘(21)上方的所述内筒(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外筒(1)的底端和所述内筒(2)的底端之间设有料腔(4),所述料腔(4)与所述研磨区(3)连通,所述料腔(4)通过管道(5)与所述内筒(2)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封闭的外筒(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中且顶端敞开的内筒(2),所述外筒(1)的顶端设有气相反应液进料口(111),所述外筒(1)的内侧壁和所述内筒(2)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研磨区(3),所述内筒(2)中设有螺旋底盘(21),位于所述螺旋底盘(21)上方的所述内筒(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外筒(1)的底端和所述内筒(2)的底端之间设有料腔(4),所述料腔(4)与所述研磨区(3)连通,所述料腔(4)通过管道(5)与所述内筒(2)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顶端铰接端盖(11),所述气相反应液进料口(111)设置在所述端盖(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宝袁诗琳谢剑杨志毛良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铭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