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及加工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及加工炉。
技术介绍
煎饼是中国传统的杂粮发酵食品,是由五谷杂粮加水磨制成浆料经发酵后烙制而成的,煎饼营养丰富,并且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大肠癌以及脂肪肝功效,倍受人们喜爱。目前煎饼的制作方法是通过浸泡料豆,用石磨磨成糊状物,架设鳌子,在瓦盆中舀上一勺煎饼糊放到鳌子上,用耙子沿着鳌子摊一圈。由于鳌子是热的,煎饼糊所到之处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层,就是所谓的煎饼。没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整个鳌子摊满。待成熟以后,需要及时用铲子沿鳌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烙好的煎饼像月亮一样圆,像铜征一样大,像刻溪纸一样薄,颜色像黄鹤的翎羽,这就是煎饼的基本制作方法。现阶段使用煎饼机多为人工进行放置面料,做出煎饼厚薄不均匀,且效率较低,更加不适用于新手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煎饼摊摊制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4543689)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煎饼机,使用者先旋转支撑臂将套筒旋至鳌子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以糙米、高粱、玉米、小米、黄豆按重量百分比2:4:2:1: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加水浸泡并研磨成颗粒为120目的细粉,在室温下发酵,得到发酵面糊;/nS2:按重量百分比计,往步骤S1中制备的发酵面糊中加入0.3%的卡拉胶及0.02%的胡椒粉,调配成煎饼糊;/nS3:取适量步骤S2调配好的煎饼糊,加入到加工炉的鏊子(2)上烘烤,并通过刮杆机构(9)均匀的擀摊成薄片状的煎饼,排出多余煎饼糊后,烘烤30s,得到烘烤好的煎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糙米、高粱、玉米、小米、黄豆按重量百分比2:4:2:1: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加水浸泡并研磨成颗粒为120目的细粉,在室温下发酵,得到发酵面糊;
S2:按重量百分比计,往步骤S1中制备的发酵面糊中加入0.3%的卡拉胶及0.02%的胡椒粉,调配成煎饼糊;
S3:取适量步骤S2调配好的煎饼糊,加入到加工炉的鏊子(2)上烘烤,并通过刮杆机构(9)均匀的擀摊成薄片状的煎饼,排出多余煎饼糊后,烘烤30s,得到烘烤好的煎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发酵面糊在加入卡拉胶及胡椒粉后,按重量百分比加入2%的植物油饼搅拌调配成煎饼糊。
3.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该加工炉适用于权1或权2食品加工方法,包括加工炉本体(1)及其上方的鏊子(2),所述加工炉本体(1)一侧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向鏊子(2)一侧延伸并与安装座(7)连接,所述安装座(7)上设置有电机(8);所述安装座(7)下端设置有用于将煎饼糊擀摊成薄片的刮杆机构(9),所述刮杆机构(9)包括与安装座(7)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杆(91),所述安装杆(91)下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杆(96)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96)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安装杆(91)外套装有旋转套(92),所述旋转套(92)与传动组件与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套(9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93),所述第一连杆(93)依次通过第二连杆(94)、第三连杆(95)与第四连杆(96)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3)、第二连杆(94)、第三连杆(95)及第四连杆(96)共同构成以第一连杆(93)为驱动杆的“双曲柄机构”;所述第二连杆(94)上靠近第一连杆(93)一端固定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弹性刮板(98);所述第三连杆(95)与第四连杆(96)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鏊子(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