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6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其使用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液浸泡24h后,无论是直接拌沙撒入苗床,还是低温层积萌发处理,均减少了种子被霉菌污染的几率,操作简便,更加适合规模化育苗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用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传统中医认为,中药材淫羊藿具有“温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同时,多项研究也发现淫羊藿素等成分能够体外抑制多种癌细胞,相关的药物也在研发之中。目前,淫羊藿药材的供应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无序的采挖已导致资源量逐渐缩小,人工种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淫羊藿种子成熟后,存在休眠及种胚的后熟过程,自然萌发率较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如植物激素赤霉素或者拌沙直接低温层积,试用后的种子萌发率并没有很大的提高。淫羊藿人工种苗繁育可以通过有性的种子繁殖、无性的分株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等几种途径实现。目前,前两种方法相对比较成熟,但种子繁殖的繁殖系数更高,能在短时期内快速繁育种苗,实现大规模种植。淫羊藿种子存在后熟过程,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较低,目前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普遍的方法是先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再低温层积促进种子萌发;这种处理方法所需的萌发时间长,萌发过程中容易受真菌感染。另外,长期的低温层积处理会造成种子活力一定程度的下降,间接影响种子萌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其简单有效,重复性好,能够大幅度提高种子萌发率,成苗率高,繁殖速度快,适合规模化生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步骤如下:1)种子采集:采集自然成熟脱落饱满的种子,自然阴干后保存备用。2)种子浸泡处理:含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萌发培养液浸泡处理种子24h。3)浸泡处理后的种子冲洗灭菌:处理后的种子用无菌水先冲洗3次,再用75%的酒精和50%的“84消毒液”表面灭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4)育苗床准备:将草炭、珍珠岩、沙子、腐熟的有机肥按体积比6:4:1:1的比例配制苗床基质,外加0.1‰多菌灵混匀,铺设苗床的厚度为10-12cm。5)播种: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5混匀,混匀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步骤4)的育苗床上,并覆盖约0.5cm厚薄土,播种覆土完成后,浇水润湿育苗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6)育苗期的田间管理制度:种子播种后,每日喷灌一次,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育苗室内温度保持在16-25℃;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喷施水溶肥一次,助根系生长,利于壮苗。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萌发培养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每升基础培养液(1/2MS培养液)中添加10-100mg6-BA,0.3-0.8g活性炭,并调节pH值为5.8-6.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河沙预先进行灭菌处理,具体为将洗净的河沙放入灭菌锅中,121℃下灭菌20min。进一步地,步骤3)后,先进行萌芽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再移入育苗床进行育苗管理。进一步地,所述萌芽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拌沙低温层积:处理后的种子按体积比1:(3-5)拌入河沙,装入小方盒容器,放入冰柜4℃低温层积。(b)种子萌发:低温层积90天后,种子陆续露白萌发。进一步地,步骤(a)中,河沙先用水清洗干净,去掉杂质,用灭菌锅121℃灭菌2h备用;已处理好的种子按比例拌入河沙混匀,拌好的种子与河沙装入小方盒,装入混合物的比例不超过小方盒容积的一半,盖上盖子,放入冰柜4℃低温层积。进一步地,层积过程中对种子活力进行监测,具体为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每2周检测跟踪一次种子活力。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液浸泡24h后,无论是直接拌沙撒入苗床,还是低温层积萌发处理,均减少了种子被霉菌污染的几率,操作简便,更加适合规模化育苗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未采用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成苗情况;图2为实施例1采用1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成苗情况;图3为实施例1采用25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成苗情况;图4为实施例1采用5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成苗情况;图5为实施例1采用10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成苗情况;图6为实施例2未采用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萌发情况;图7为实施例2采用1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萌发情况;图8为实施例2采用25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萌发情况;图9为实施例2采用5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萌发情况;图10为实施例2采用100mg/L萌发培养液处理种子的萌发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在立夏前后,采集成熟饱满的果序,使用风吹物理方法去除果皮等杂质,得到干净的种子备用。预先配制培养液,每升1/2MS培养液中添加25-100mg6-BA(6-苄氨基嘌呤),0.3-0.8g活性炭,并调节pH值为5.8-6.0。称取5-15g淫羊藿种子,浸入已配制的培养液中,搅拌均匀,放置于摇床上震荡24h,摇床震荡频率为100转/分钟。过滤取出已浸泡处理的种子,依次用灭菌水冲洗3次、75%乙醇浸泡2min、84消毒液浸泡2min,最后用灭菌水冲洗3次,备用。准备育苗床,草炭土、珍珠岩、河沙、腐熟的有机肥按体积比6:4:1:1的比例配制苗床基质,外加0.1‰多菌灵混匀,铺设苗床的厚度为10~12cm。已处理好的种子按比例与灭菌处理的河沙按1:5的比例拌匀,均匀撒播于育苗床,覆盖0.5cm厚的混合基质。播种完成后,浇水湿润苗床。保持苗床湿度,定时监测种子萌动。待种子萌发后,再移入育苗床进行育苗管理:种子播种后,每日喷灌一次,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育苗室内温度保持在16-25℃;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喷施水溶肥一次,助根系生长,利于壮苗。为了统计成苗率,播种时每个处理随机挑选10000粒种子,拌沙后均匀撒播。种子萌发出苗后,长出第一片真叶,即为成苗。参考图1-5,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有6-BA培养液处理的种子成苗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含25mg/L6-BA的培养液处理的种子成苗率最高,达到56.1%。表1含不同浓度6-BA培养液处理直播种子的成苗率统计实施例2在立夏前后,采集成熟饱满的果序,使用风吹物理方法去除果皮等杂质,得到干净的种子备用。预先配制培养液,每升1/2MS培养液中添加25-100mg6-BA(6-苄氨基嘌呤),0.3-0.8g活性炭,并调节pH值为5.8-6.0。称取5-15g淫羊藿种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种子采集:采集自然成熟脱落饱满的种子,自然阴干后保存备用。/n2)种子浸泡处理:含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萌发培养液浸泡处理种子24h。/n3)浸泡处理后的种子冲洗灭菌:处理后的种子用无菌水先冲洗3次,再用75%的酒精和50%的“84消毒液”表面灭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n4)育苗床准备:将草炭、珍珠岩、沙子、腐熟的有机肥按体积比6:4:1:1的比例配制苗床基质,外加0.1‰多菌灵混匀,铺设苗床的厚度为10-12cm。/n5)播种: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5混匀,混匀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步骤4)的育苗床上,并覆盖约0.5cm厚薄土,播种覆土完成后,浇水润湿育苗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n6)育苗期的田间管理制度:种子播种后,每日喷灌一次,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育苗室内温度保持在16-25℃;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喷施一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淫羊藿种苗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种子采集:采集自然成熟脱落饱满的种子,自然阴干后保存备用。
2)种子浸泡处理:含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萌发培养液浸泡处理种子24h。
3)浸泡处理后的种子冲洗灭菌:处理后的种子用无菌水先冲洗3次,再用75%的酒精和50%的“84消毒液”表面灭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4)育苗床准备:将草炭、珍珠岩、沙子、腐熟的有机肥按体积比6:4:1:1的比例配制苗床基质,外加0.1‰多菌灵混匀,铺设苗床的厚度为10-12cm。
5)播种: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5混匀,混匀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步骤4)的育苗床上,并覆盖约0.5cm厚薄土,播种覆土完成后,浇水润湿育苗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6)育苗期的田间管理制度:种子播种后,每日喷灌一次,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育苗室内温度保持在16-25℃;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喷施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萌发培养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每升基础培液中添加10-100mg6-BA,0.3-0.8g活性炭,并调节pH值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贾浩吴健贺友安殷涛杨跃军刘源才
申请(专利权)人:劲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