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63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S1.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苗间间隔为15‑3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S3.进行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病虫害防治。S4‑1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S4‑2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鼓槌石斛在大规模露天种植时达到90%以上的植株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鼓槌石斛是草本植物。茎直立,肉质,纺锤形,长6-30厘米,中部粗1.5-5厘米,具2-5节间,具多数圆钝的条棱,干后金黄色,近顶端具2-5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达19厘米,宽2-3.5厘米或更宽,先端急尖而钩转,基部收狭,但不下延为抱茎的鞘。现有的鼓槌石斛一般为野生,或者有少量的盆栽种植,大规模种植时植株存活率很低,缺乏足够的种植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S2.定植: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15-3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S4.采收加工: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但应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烂变质。加工时首先将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4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茎秆上的膜质或壳。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绑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盖好,使不透气。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步骤S2-2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铵1-3份,滇黄精杆10-15份,腐熟猪粪100份。进一步的,所述滇黄精杆经过下述处理后使用: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1-3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于100-12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将干燥的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3-0.6%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没浸泡48-52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阴干待用。进一步的,步骤S2-2所述施肥管理还包括:采用质量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等比例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半月喷施1次,喷施4次为止。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除草管理包括:定植成活当年和次年,每年4、6、9、11月各进行1次浅锄除草。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追肥管理包括:每年结合除草管理时间进行追肥:前三次除草操作后每亩施入农家肥1500-2000kg。第四次除草操作后每亩施用土杂肥1300-1600kg,同时施加过磷酸钙40-60kg、饼肥40-60kg。施肥方式为行间施入,施后覆土盖肥。进一步的,所述农家肥以质量分数计包括:猪粪100份,牛粪80-120份,滇黄精杆1-3份。进一步的,所述农家肥的制备方法为:(1)滇黄精杆处理: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1-3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01-0.05%的石灰水溶液中浸没浸泡24-36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30-45℃干燥至至表面无液滴后放置于阴暗处待用。(2)将配方量的猪粪、牛粪混合后堆捂,自然发酵20-25天后加入步骤(1)所得滇黄精小段杆,并充分混合后继续自然发酵15-20天,得到所述农家肥。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排灌管理包括:田间应经常保持湿润,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可以使鼓槌石斛在大规模露天种植时达到90%以上的植株存活率,且所得鼓槌石斛品质上佳,具有极高的种植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S2.定植: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2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以质量份数计,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铵2份,滇黄精杆2份,腐熟猪粪100份。所述滇黄精杆经过下述处理后使用: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2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于11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将干燥的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5%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没浸泡50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阴干待用。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S4.采收加工: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但应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烂变质。加工时首先将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茎秆上的膜质或壳。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绑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盖好,使不透气。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实施例2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S2.定植: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3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以质量份数计,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铵3份,滇黄精杆15份,腐熟猪粪100份。所述滇黄精杆经过下述处理后使用: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3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于12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将干燥的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6%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没浸泡52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阴干待用。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S4.采收加工: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nS2.定植:/n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15-30cm;/n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n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n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nS4.采收加工:/n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n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n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n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但应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烂变质;加工时首先将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4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茎秆上的膜质或壳;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绑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盖好,使不透气;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
S2.定植:
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15-30cm;
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
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
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
S4.采收加工:
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
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
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
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但应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烂变质;加工时首先将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4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茎秆上的膜质或壳;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绑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盖好,使不透气;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步骤S2-2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铵1-3份,滇黄精杆10-15份,腐熟猪粪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滇黄精杆经过下述处理后使用: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1-3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于100-12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将干燥的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3-0.6%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没浸泡48-52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阴干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