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4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容置EPS转向系统冗余电机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包括:中空柱状结构的主体,主体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沿,每个第一凸沿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每个第二凸沿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后端盖盖装在主体后端口,其中心设有一个安装孔,其上设有至少二个围绕安装孔布置的第五通孔以及多个围绕安装孔布置的第四通孔和第六通孔,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每个第三凸沿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后两端口均能供电机接线端子引出/电性连接,装配便捷,容置电机定位准确并且结构稳定,能提高生产装配效率,能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EPS转向系统冗余电机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EPS转向系统是整车上关系到驾乘人员人身安全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必须要考虑冗余安全设计,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至少可以提供基本、可控的转向能力。当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电控部分和机械结构组成。在传统的EPS系统电控部分失效的情况下,驾驶员可通过管柱等机械结构驱动转向,这对于驾驶员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很难达到安全转向停车的目的。传统的EPS系统电控部分会采用冗余电机提高系统安全性,但现有EPS系统冗余电机存在内部电磁干扰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急需要一种用于新型EPS系统冗余电机且简单可靠的电机壳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用于EPS转向系统,前、后端口均能电性连接电机三相线接线端子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以下各方案中所述多个指至少三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容置EPS转向系统冗余电机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包括:主体1,其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沿1-1,每个第一凸沿1-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和一个第二通孔1-3,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1-4,每个第二凸沿1-4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5;后端盖2,其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其中心设有一个安装孔2-1,其上设有至少二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五通孔2-3以及多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四通孔2-2和第六通孔2-4,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2-5,每个第三凸沿2-5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2-6;其中,后端盖2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时,第三通孔1-5和第七通孔2-6位置对齐供锁固件穿设,锁固件将后端盖2和主体1固定连接。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其设置在主体1内侧壁上,其适用于将电机轴向定位并固定在主体1内。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是台阶结构。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一通孔1-2是电机端盖连接固定孔,其适用于通过锁骨件连接固定电机前端盖。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二通孔1-3是电机壳体连接固定孔,其适用于通过锁骨件连接固定电机壳体。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安装孔2-1适用于安装轴承。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四通孔2-2为三个,其适用于电机三相接线端子穿出。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五通孔2-3是定位孔,其适用于电机控制器端盖定位。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六通孔2-4是固定孔,其适用于控制板端盖固定。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止口2-7,其以安装孔2-1为中心固定在后端盖2上的环形结构,其适用于插入主体1内与容置在内的电机后端盖2止口2-7装配;其中,第四通孔2-2和第五通孔2-3位于环形结构中。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多根加强筋2-9,其平均分布在安装孔2-1和止口2-7之间的后端盖2上,其一端连接于安装孔2-1,其另一端连接于止口2-7,其适用于增加后端盖2强度。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密封件2-8,其套装止口2-7侧壁上,其适用于将主体1和后端盖2形成密封。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密封件2-8套装在止口2-7侧壁的环形密封件2-8容置槽中。本技术装配过程如下:1、将后轴承铆接固定到后端盖2安装孔2-1中。2、将密封件2-8装配到环形密封件2-8容置槽中中,得到电机后端盖2与轴承组件。3、冗余电机定子分别从端盖前后压装到电机壳体中,双定子通过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进行轴向固定和定位。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台阶的高度与定子外侧壁的高度相适应。4、将电机转子组件装配到壳体中,其通过安装孔2-1进行轴向定位。5、将电机后端盖2通过其止口2-7与电机壳体的止口2-7装配,最后将控制板端盖通过电机控制器端盖定位孔进行定位,同时控制板端盖固定孔进行固定,完成冗余电机装配。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前、后两端口均能供电机接线端子引出/电性连接,冗余电机能从两端口分别装配,便于实现EPS转向系统冗余电机装配。2、合理的布置的各安装孔、定位孔以及固定孔能保证冗余电机装配便捷,容置电机定位准确并且结构稳定,能提高生产装配效率。3、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生产装配工艺简单,零件便于加工,能降低生产成本。4、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壳体部分零件的更换维护,能降低维护成本。例如,后端盖损毁则只需要更换后端盖即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第一凸沿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二凸沿1-4第三通孔1-5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后端盖2安装孔2-1第四通孔2-2第五通孔2-3第六通孔2-4第三凸沿2-5第七通孔2-6止口2-7密封件2-8多根加强筋2-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专利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容置EPS转向系统冗余电机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第一实施例,包括:主体1,其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四个第一凸沿1-1,四个第一凸沿1-1呈近似四边形布置,每个第一凸沿1-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和一个第二通孔1-3,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1-4,每个第二凸沿1-4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5;后端盖2,其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其中心设有一个安装孔2-1,其上设有三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四通孔2-2,二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五通孔2-3,三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六通孔2-4,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2-5,每个第三凸沿2-5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2-6;其中,后端盖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时,第三通孔1-5和第七通孔位置2-6对齐供锁固件图中未显示锁骨件穿设,锁固件例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用于容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其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沿(1-1),每个第一凸沿(1-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和一个第二通孔(1-3),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1-4),每个第二凸沿(1-4)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5);/n后端盖(2),其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其中心设有一个安装孔(2-1),其上设有至少二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五通孔(2-3)以及多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四通孔(2-2)和第六通孔(2-4),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2-5),每个第三凸沿(2-5)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2-6);/n其中,后端盖(2)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时,第三通孔(1-5)和第七通孔(2-6)位置对齐供锁固件穿设,锁固件将后端盖(2)和主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用于容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其为中空柱状结构,其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沿(1-1),每个第一凸沿(1-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和一个第二通孔(1-3),其后端口处的外侧壁上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沿(1-4),每个第二凸沿(1-4)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5);
后端盖(2),其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其中心设有一个安装孔(2-1),其上设有至少二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五通孔(2-3)以及多个围绕安装孔(2-1)布置的第四通孔(2-2)和第六通孔(2-4),其侧壁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沿(2-5),每个第三凸沿(2-5)上设有一个第七通孔(2-6);
其中,后端盖(2)盖装在主体(1)后端口时,第三通孔(1-5)和第七通孔(2-6)位置对齐供锁固件穿设,锁固件将后端盖(2)和主体(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其设置在主体(1)内侧壁上,其适用于将电机轴向定位并固定在主体(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轴向定位固定结构(1-6)是台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1-2)是电机端盖连接固定孔,其适用于通过锁骨件连接固定电机前端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通孔(1-3)是电机壳体连接固定孔,其适用于通过锁骨件连接固定电机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樊峰涛张博张善杜文豪孙成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