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42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螺纹柱转动,第一螺纹柱转动带动螺纹筒移动,使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相靠近,使第一封合裁切部与第二封合裁切部靠近,对热管进行封合裁切的加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放置座、移动板、第二螺纹柱和螺纹帽,将热管放置到放置座上时,可以通过第二螺纹柱在矩形通孔内活动,使移动板对热管进行限位,方便对热管进行封合裁切,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活动,可以对放置座进行移动,使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常见于CPU的散热器上,目前超薄热管的制作工艺及其复杂,从投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大大小小20多道工序,其中,因加工工艺的瓶颈,热管两端的无效端长度达15mm以上,无效端占比会随着长度的缩短而不断加大,影响整支热管的散热效果,不仅如此,现有的热管制作技术往往需要先对两端进行镕接,然后再裁切掉部分镕接段,工艺繁琐,且需要手动加工,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资源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套接有滑筒(11),所述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且空腔(4)内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7),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套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9),所述螺纹筒(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型平头热管封合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套接有滑筒(11),所述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且空腔(4)内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7),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套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9),所述螺纹筒(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0),所述滑筒(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0)和第二连接块(12)的相对面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封合裁切部(14),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5),所述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封合裁切部(16),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面上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活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座(20),所述放置座(20)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通孔(21),所述矩形通孔(21)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2),两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军董正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