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028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板及安装冷却板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板包括冷却组件和凸伸出冷却组件外侧的多个散热凸起,均温板上盖与下盖形成一个真空腔体,铜网、铜柱以及第一冷却液均位于该腔体内,散热凸起浸泡于第二冷却液内,在功率器件发生热量时,第一时间通过第一冷却液实现对初步降温效果,然后再利用第二冷却液带走散热凸起表面的热量进一步交换出去,实现多重的冷却效果,且铜柱的数量少于散热凸起的数量,增加真空腔体的容积,以及支撑均温板上盖上,防止均温板上盖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受力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冷板,具体为一种多重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动车逆变器往往需要水冷板进行散热,水冷板是通过在实体铜件上均匀分布若干个实体铜柱,铜柱吸收逆变器散发的热量,而外部循环冷液吸收铜柱热量并带出,从而实现对电动车逆变器的降温散热。

2、如申请号为cn201310225575.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冷板,该水冷板由上至下被分割成两个平面水箱,所述上水箱的前端设有分配结构用于将冷却水平铺在所述上水箱平面上,所述下水箱前端设有收集结构用于收集所述下水箱平面上的冷却水,所述上水箱后端与所述下水箱后端通过循环结构连通用于将所述上水箱的冷却水平铺到所述下水箱平面上,所述水冷板侧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分配结构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收集结构相连,该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水板,该水冷板的水路为整个水冷板平面,冷却水平铺到整个水冷板的水箱平面使水冷板与冷却水的热交换面积最大,散热效果好。

3、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水冷板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4、现有的水冷板需要将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带到外部循环冷却水体中,而水冷板是实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板及安装冷却板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板包括冷却组件和凸伸出冷却组件外侧的多个散热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下盖、至少两层铜网、铜柱、均温板上盖和第一冷却液,所述均温板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有收容腔,上述铜网、铜柱及第一冷却液一同收容于该收容腔内,所述铜柱支撑于均温板上盖及下盖之间,所述散热凸起凸伸于均温板上盖的外表面,且铜柱的数量少于散热凸起的数量;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本体内的通槽,该通槽内可供第二冷却液流动,该通槽贯穿本体的一侧面及位于两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上述冷却板的散热凸起位于通槽内,且与第二冷却液接触,第二冷却液自通槽的一端流入,并经过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板及安装冷却板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板包括冷却组件和凸伸出冷却组件外侧的多个散热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下盖、至少两层铜网、铜柱、均温板上盖和第一冷却液,所述均温板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有收容腔,上述铜网、铜柱及第一冷却液一同收容于该收容腔内,所述铜柱支撑于均温板上盖及下盖之间,所述散热凸起凸伸于均温板上盖的外表面,且铜柱的数量少于散热凸起的数量;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本体内的通槽,该通槽内可供第二冷却液流动,该通槽贯穿本体的一侧面及位于两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上述冷却板的散热凸起位于通槽内,且与第二冷却液接触,第二冷却液自通槽的一端流入,并经过散热凸起,再向通槽的另一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铜柱与散热凸起分别投影于所述均温板的上盖时,至少一铜柱的周围设有多个散热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铜柱的周围形成有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军武赛娇向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