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241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包括:包括:车架;以及前传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一端,且所述前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后驱动桥总成,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另一端,且所述后驱动桥总成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动力电池组,其为所述后驱动桥总成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四轮驱动,不仅能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同时提高汽车行驶里程,降低油耗;并且该底盘适用于各种车架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一般多指油、电混合提供动力能源的汽车,具有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点。在电池能量密度等问题暂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前提下,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研究显然是一种较好的解决途径,我国混合动力驱动相关技术虽然已经在乘用车及商用车上广泛使用,但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设计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汽车的发动机布置形式按所处相对于底盘的位置可分为前置、中置以及后置,其中前置最为普遍,这种布置形式能够最大限度优化整车空间,同时使动力及传动系结构更为紧凑,便于维修且提高车内乘客的安全性。此外,也可以按照发动机输出轴的方向分为横置以及纵置,其中纵置发动机能够优化前后轴配重,使前后轴轴荷比趋近于理想的50:50,从而提升底盘在极限工况下的平衡性,同时发动机纵置对于后驱车辆,由于减少了动力传递的方向转换次数,能够显著提高传动效率。此外,对于自重和载重较大的运输车辆,考虑到整车动力性需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通常较大,其尺寸也相对较大,而我国大型车辆的限宽为2550mm,这就意味着发动机只能采用纵向布置的形式,这对于整车动力系统的布置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传统车辆想要实现四轮驱动,就必然需要中间传动轴,通过分动箱以实现动力在前、后轴之间的传递和调节。理论上而言,发动机纵置实现四轮驱动,相对发动机横置能够明显降低动力传递损耗,更有益于实现四驱,但中间传动轴由于纵向尺寸较长,不易于车辆底盘的布置,而且抬高车身高度,影响车内空间或者货箱空间。同时,中间传动轴与前、后轴的连接角度过大会使动力传递极其不平稳,降低各部件使用寿命。因此结合混合动力驱动技术,亟需开发一种采用四轮驱动但能够取消中间传动轴的混合动力汽车专用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通过发动机和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驱动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两个驱动电机用来实现加速起步,制动时能量回收,提高了汽车的行驶里程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包括:车架;以及前传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所述前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后驱动桥总成,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且所述后驱动桥总成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动力电池组,其为所述后驱动桥总成提供动力;其中,所述后驱动桥总成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部,且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均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相连接;两个减速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两个第一半轴,其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减速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后车轮一一对应的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前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其纵向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上部;离合器,其主动件为所述发动机的飞轮;变速器,其主动轴为所述离合器的从动轴;其中,所述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刚性固定为一个动力总成,并且所述离合器和变速器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上;降轴箱,其贯穿所述车架的中部,并且所述降轴箱的输入轴为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万向节传动装置,其一端与所述降轴箱的输出轴相连接;差速器,其一端与所述万向节传动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二半轴,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的另一端对称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前车轮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万向节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万向节,其一端与所述降轴箱的输出轴相连接;前传动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万向节,其一端与所述前传动轴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差速器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动力电池组还包括:电池箱体,其为多个电池单体的串联和并联组成,并且所述电池箱体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上部;逆变器,其一端与所述电池箱体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电动机相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电驱动桥壳,其设置在所述两个驱动电机、两个减速器和两个第一半轴的外侧。优选的是,还包括:前悬架,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部,用于连接所述前车轮和车架。优选的是,还包括:后悬架,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部,用于连接所述后车架和电驱动桥壳。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无中间传动轴,有益于底盘各部件的布置,降低车身高度,同时减小前传动轴和第二半轴的角度,动力传递平稳,提高部件的寿命;该底盘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四轮驱动,不仅能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同时提高汽车行驶里程,降低油耗;并且该底盘适用于各种车架类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后驱动桥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通过发动机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两个驱动电机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没有中间传动轴使得前后车轮的传动更加平稳。如图1所示,所述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包括:车架100、前传动装置(图中未标注)、动力电池组和后驱动桥总成(图中未标注),其中,所述车架100可以是任意车架类型,并不仅限于具体某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00为边梁式车架,其是是由两根纵梁和若干个横梁通过螺栓或铆接连接而成,纵梁截面形状为槽型,横梁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管型或者箱型;两个前车轮120通过两个前悬架121对称固定在所述车架100的前端底部,所述前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100的一端,且所述前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120;所述后驱动桥总成设置在所述车架100的另一端,且所述后驱动桥总成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140;所述动力电池组为所述后驱动桥总成提供动力。如图2、图3所示,所述前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111、离合器112、变速器113、降轴箱114、差速器115、两个第一半轴116、前传动轴117和两个万向节118,其中,发动机111仅提供前车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以及/n前传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所述前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n后驱动桥总成,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且所述后驱动桥总成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n动力电池组,其为所述后驱动桥总成提供动力;/n其中,所述后驱动桥总成包括:/n两个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部,且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均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相连接;/n两个减速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n两个第一半轴,其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减速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后车轮一一对应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以及
前传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所述前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前车轮;
后驱动桥总成,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且所述后驱动桥总成驱动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后车轮;
动力电池组,其为所述后驱动桥总成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后驱动桥总成包括:
两个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部,且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均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相连接;
两个减速器,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
两个第一半轴,其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减速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后车轮一一对应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间传动轴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装置包括:
发动机,其纵向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上部;
离合器,其主动件为所述发动机的飞轮;
变速器,其主动轴为所述离合器的从动轴;
其中,所述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刚性固定为一个动力总成,并且所述离合器和变速器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降轴箱,其贯穿所述车架的中部,并且所述降轴箱的输入轴为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
万向节传动装置,其一端与所述降轴箱的输出轴相连接;
差速器,其一端与所述万向节传动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
两个第二半轴,其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立强田梦杰田端洋张奇祥王凯许杰崔明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