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5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卡合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下模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端部固定有撞击球,所述下模的底部插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有U型板,所述下模的下侧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所述U型板套设在多个导向杆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位于U型板与下模下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下模的下侧壁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件冷却定型后,通过不完全齿轮的转动实现顶杆和U型板的上下移动,实现撞击球与下模之间的撞击以及中模顶起工作,加速工件与下模内壁之间的脱离,避免直接拉起造成工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传统的实心胎也通过模具进行成型,实心轮胎是与充气轮胎对应的一种轮胎,其胎体是实心的,不用帘线作骨架,不必充气,故不需内胎或气密层。最早的轮胎就是实心轮胎。实心轮胎目前仅用于低速行驶的高负荷车辆或机械,也用于固定位置的机械;传统的实心胎在模具内成型后与模具内壁粘附较为紧密,不易进行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卡合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下模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端部固定有撞击球,所述下模的底部插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有U型板,所述下模的下侧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所述U型板套设在多个导向杆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3)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有卡合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下模(2)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端部固定有撞击球,所述下模(2)的底部插设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下端固定有U型板(10),所述下模(2)的下侧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12),所述U型板(10)套设在多个导向杆(12)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杆(12)的外壁上套设有位于U型板(10)与下模(2)下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13),所述下模(2)的下侧壁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与顶杆(11)相接触的不完全齿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3)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有卡合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下模(2)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端部固定有撞击球,所述下模(2)的底部插设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下端固定有U型板(10),所述下模(2)的下侧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12),所述U型板(10)套设在多个导向杆(12)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杆(12)的外壁上套设有位于U型板(10)与下模(2)下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13),所述下模(2)的下侧壁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与顶杆(11)相接触的不完全齿轮(5),所述顶杆(11)靠近不完全齿轮(5)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锯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实心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固定在上模(1)和下模(2)外壁上多个凸起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强张春晖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豪迈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