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5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且两个第二支板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板,且两个第二支板上均设有与第三支板匹配设置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支板的两端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且第三支板上设有辅助降温机构,所述第三支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模具主体,且两个模具主体上均设有注料孔,两个所述模具主体的两侧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板上设有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冷却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进行车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车胎模具
本技术涉及车胎
,尤其涉及一种农用车胎模具。
技术介绍
农用汽车是对适合农业运输使用要求的载货汽车统称,包括专为农业运输设计的汽车,以及将普通载货汽车改装用于农业运输的各种专用车,农业专用汽车专为农业运输设计的农用汽车,一般是中型车,用柴油机,梁架牢固可靠。四轮驱动有差速锁,用越野花纹轮胎或低压宽断面轮胎,单胎,前后轴的轮距相同,有较高的离地间隙,较大的接近角、纵向通过角和离去角,轴距较短、轮距较宽。因此,有较好的通过性、机动性和横向稳定性,适应田间、牧场运箱,变速箱档次较多,并有高低档双级分动箱。可低速行驶配合农机作业,有较大的挂钩牵引力,在公路上也可高速行驶,有较好的适应性,农用车的车胎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现有的模具在加工农用车胎时成型速度较慢,不便于对冷却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不便于进行车胎加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用车胎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用车胎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且两个第二支板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板,且两个第二支板上均设有与第三支板匹配设置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支板的两端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且第三支板上设有辅助降温机构,所述第三支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模具主体,且两个模具主体上均设有注料孔,两个所述模具主体的两侧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板上设有收集机构。优选地,所述辅助降温机构包括制冷器,所述第三支板的下侧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冷器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板的侧壁并与安装槽内部连通,所述安装槽内活动卡接有防尘网。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移动板,且两个第二支板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移动板匹配设置的安装腔,所述移动板依次贯穿安装腔及第二支板的侧壁设置,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设有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上设有与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槽。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且收集槽内设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两个模具主体的正下方。优选地,两个所述模具主体相背的一侧侧壁均通过伸缩连接杆与第二支板的侧壁连接,且两个伸缩连接杆的外部均套设有弹簧。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伸缩气缸,且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支板活动卡接。本技术中有益效果如下:1、将车胎原料通过注料孔注入模具主体中,车胎降温成型完成后,打开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车胎下料,第一伸缩气缸能够带动放置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便于承接下料的车胎;2、第二伸缩气缸能够带动第三支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对辅助降温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降温限度进行调节,制冷器制冷后将冷空气输送至安装槽中,冷空气经由防尘网过滤后由上至下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农用车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板、2第二支板、3第三支板、4模具主体、5注料孔、6制冷器、7安装槽、8防尘网、9移动板、10安装腔、11驱动电机、12齿轮、13收集槽、14第一伸缩气缸、15放置板、16伸缩连接杆、17第二伸缩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1,第一支板1的上侧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2,且两个第二支板2均为竖直设置,两个第二支板2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板3,且两个第二支板2上均设有与第三支板3匹配设置的条形开口,第三支板3的两端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且第三支板3上设有辅助降温机构,辅助降温机构包括制冷器6,第三支板3的下侧侧壁设有安装槽7,制冷器6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板3的侧壁并与安装槽7内部连通,安装槽7内活动卡接有防尘网8,第二支板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伸缩气缸17,且第二伸缩气缸17的输出端与第三支板3活动卡接,第二伸缩气缸17能够带动第三支板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对辅助降温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降温限度进行调节,制冷器6制冷后将冷空气输送至安装槽7中,冷空气经由防尘网8过滤后由上至下对模具主体4进行降温处理;第三支板3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模具主体4,且两个模具主体4上均设有注料孔5,两个模具主体4的两侧均设有移动机构,第一支板1上设有收集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移动板9,且两个第二支板2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移动板9匹配设置的安装腔10,移动板9依次贯穿安装腔10及第二支板2的侧壁设置,两个安装腔10内均设有驱动电机11,且两个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2,移动板9的侧壁上设有与齿轮12啮合设置的齿槽,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13,且收集槽13内设有第一伸缩气缸14,第一伸缩气缸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放置板15,放置板15位于两个模具主体4的正下方,两个模具主体4相背的一侧侧壁均通过伸缩连接杆16与第二支板2的侧壁连接,且两个伸缩连接杆16的外部均套设有弹簧,将车胎原料通过注料孔5注入模具主体4中,车胎降温成型完成后,打开驱动电机11带动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9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车胎下料,第一伸缩气缸14能够带动放置板1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便于承接下料的车胎。本技术中,第二伸缩气缸17能够带动第三支板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对辅助降温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降温限度进行调节,制冷器6制冷后将冷空气输送至安装槽7中,冷空气经由防尘网8过滤后由上至下对模具主体4进行降温处理,将车胎原料通过注料孔5注入模具主体4中,车胎降温成型完成后,打开驱动电机11带动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9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车胎下料,第一伸缩气缸14能够带动放置板1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便于承接下料的车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的上侧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2),且两个第二支板(2)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板(2)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板(3),且两个第二支板(2)上均设有与第三支板(3)匹配设置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支板(3)的两端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且第三支板(3)上设有辅助降温机构,所述第三支板(3)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模具主体(4),且两个模具主体(4)上均设有注料孔(5),两个所述模具主体(4)的两侧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板(1)上设有收集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的上侧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2),且两个第二支板(2)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板(2)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板(3),且两个第二支板(2)上均设有与第三支板(3)匹配设置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三支板(3)的两端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且第三支板(3)上设有辅助降温机构,所述第三支板(3)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模具主体(4),且两个模具主体(4)上均设有注料孔(5),两个所述模具主体(4)的两侧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板(1)上设有收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降温机构包括制冷器(6),所述第三支板(3)的下侧侧壁设有安装槽(7),所述制冷器(6)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板(3)的侧壁并与安装槽(7)内部连通,所述安装槽(7)内活动卡接有防尘网(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车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移动板(9),且两个第二支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强秦泽滨张春晖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豪迈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