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45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轴本体,外套体和容器底壁,轴本体的上端固定上罩壳,上罩壳内具有容滞腔,上罩壳与容器底壁之间具有通融间隙;容器底壁上固定通密道,每个通密道的通出口伸入容滞腔,其中气体/液体被压入容滞腔并经通融间隙排出。此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通过上罩壳,形成容滞腔,并且该容滞腔与容器内壁唯一连通的渠道是通融间隙;其次,通过通密道的设置,实现气体注入容滞腔,并且从通融间隙中排出,阻碍粉体进入容滞腔;气体注入容器,促进粉体的混合搅拌,促进后期粉体的运输;再而,当向通密道注入液体的时候,液体会首先进入容滞腔内,并且在容滞腔内积攒并从通融间隙喷射而出,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轴,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粉体输送器,能够用于输送粉尘,输送粘化物等,在输送的过程中,输送轴与罐体之间的密封结构则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在输送粉尘的过程中,粉尘的扬起造成其进入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从而导致轴承的损坏的情况。因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来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保证输送粉尘的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包括轴本体,套设在轴本体外壁的外套体和固定所述外套体的容器底壁,所述轴本体的上端固定有一上罩壳,所述上罩壳内具有一容滞腔,所述上罩壳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通融间隙;所述轴本体上套定一适于积水的积水盘;所述容器底壁上固定有若干通密道,每个所述通密道的通出口伸入所述容滞腔,其中气体或者液体被压入所述容滞腔并经所述通融间隙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外套体的上端侧壁具有一贴合环,所述贴合环的下表面具有密封槽,以及所述容器底壁上开设一贯通口,其中所述外套体穿过所述贯通口并且所述贴合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贴合环上开设有若干通密口,每个所述通密口位于所述密封槽的内圈,以及每个所述通密道穿过所述通密口以使所述通出口伸入所述容滞腔。作为优选,所述外套体呈管状并且其内壁具有一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承载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与所述轴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轴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外套体旋转。作为优选,所述积水盘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并且所述积水盘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内径。作为优选,所述外套体的内壁具有一泄水台,所述泄水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外套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直角环,所述直角环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其中位于所述积水盘上的水珠能够自所述泄水孔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外套体的内壁内套有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环面与所述轴本体贴合。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用密封结构还包括一密封挡,所述密封挡的横截面呈倾斜坡面;所述密封挡的上端面与所述积水盘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挡的下端面与所述轴承或所述泄水台的上端面贴合,以及所述密封挡的下端面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内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通过上罩壳,形成一个容滞腔,并且该容滞腔与容器内壁唯一连通的渠道是通融间隙;其次,通过通密道的设置,实现气体注入容滞腔,并且从通融间隙中排出,阻碍粉体进入容滞腔;并且气体注入容器,促进粉体的混合搅拌,促进后期粉体的运输;再而,当向通密道注入液体的时候,液体也会首先进入容滞腔内,并且在容滞腔内积攒并从通融间隙挤压喷射而出,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的工作方法,当密封的时候,气体被依次压入所述通密道和所述容滞腔并自所述通融间隙排入容器。作为优选,当清洗的时候,液体被依次压入所述通密道和所述容滞腔并自所述通融间隙排入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的工作方法,通过气体实现粉体的密封效果的同时,加快粉体与粉体之间的混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不具有密封挡的外套体、轴本体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密封挡与泄水台相抵状态下的外套体、轴本体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密封挡与轴承的外圈相抵状态下的外套体、轴本体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密封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轴本体1;外套体2,贴合环201,密封槽202,承载台203,轴承204,泄水台205,直角环206,泄水孔207;容器底壁3;上罩壳4,容滞腔401,通融间隙402;通密道5,通出口501;积水盘6,密封圈7,密封挡8,支承钢板801,橡胶材料80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包括轴本体1,套设在轴本体1外壁的外套体2和固定所述外套体2的容器底壁3,其中,外套体2能够相对于轴本体1出现转动即外套体2与轴本体1之间为转动连接,容器底壁3为容器的一部分。所述轴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一上罩壳4,所述上罩壳4内具有一容滞腔401,所述上罩壳4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3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通融间隙402;所述容器底壁3上固定有若干通密道5,每个所述通密道5的通出口501伸入所述容滞腔401,其中气体或者液体被压入所述容滞腔401并经所述通融间隙402排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通过上罩壳4,形成一个容滞腔401,并且该容滞腔401与容器内壁唯一连通的渠道是通融间隙402;其次,通过通密道5的设置,实现气体注入容滞腔401,并且从通融间隙402中排出,阻碍粉体进入容滞腔401;并且气体注入容器,促进粉体的混合搅拌,促进后期粉体的运输;再而,当向通密道5注入液体的时候,液体也会首先进入容滞腔401内,并且在容滞腔401内积攒并从通融间隙402挤压喷射而出,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体2的上端侧壁具有一贴合环201,所述贴合环201的下表面具有密封槽202,以及所述容器底壁3上开设一贯通口,其中所述外套体2穿过所述贯通口并且所述贴合环201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3的内表面贴合固定。密封槽202内设置O型密封圈并且卡设在容器底壁3的内表面以及贴合环201的下表面之间,保证了整体的良好密封性能,避免气体/液体从该贴合缝隙中流入与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环201上开设有若干通密口,每个所述通密口位于所述密封槽202的内圈,以及每个所述通密道5穿过所述通密口以使所述通出口501伸入所述容滞腔401。通过将通密口设置在密封槽202的内圈,减少密封需求,即无需在通密口的周向再设置密封的前提下,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体2呈管状并且其内壁具有一承载台203,所述承载台203上承载一轴承204,所述轴承204的内圈内壁与所述轴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轴本体1能够相对所述外套体2旋转。承载台203的存在,便于承载轴承204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限位效果,而轴本体1则是与轴承204的内圈固定,即轴本体1与轴承204的内圈一起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容器内可能会通入水流以及注入容滞腔401内的气体可能裹挟有水汽,从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包括轴本体,套设在轴本体外壁的外套体和固定所述外套体的容器底壁,其特征在于,/n所述轴本体的上端固定有一上罩壳,所述上罩壳内具有一容滞腔,所述上罩壳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通融间隙;/n所述轴本体上套定一适于积水的积水盘;/n所述容器底壁上固定有若干通密道,每个所述通密道的通出口伸入所述容滞腔,其中/n气体或者液体被压入所述容滞腔并经所述通融间隙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包括轴本体,套设在轴本体外壁的外套体和固定所述外套体的容器底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本体的上端固定有一上罩壳,所述上罩壳内具有一容滞腔,所述上罩壳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通融间隙;
所述轴本体上套定一适于积水的积水盘;
所述容器底壁上固定有若干通密道,每个所述通密道的通出口伸入所述容滞腔,其中
气体或者液体被压入所述容滞腔并经所述通融间隙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体的上端侧壁具有一贴合环,所述贴合环的下表面具有密封槽,以及
所述容器底壁上开设一贯通口,其中
所述外套体穿过所述贯通口并且所述贴合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容器底壁的内表面贴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环上开设有若干通密口,每个所述通密口位于所述密封槽的内圈,以及
每个所述通密道穿过所述通密口以使所述通出口伸入所述容滞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体呈管状并且其内壁具有一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承载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与所述轴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轴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外套体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贺辰阳
申请(专利权)人:创志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