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38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包括第一枕体及第二枕体;第一枕体固于第二枕体旁侧;第二枕体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坡面顶部高度略高于第一枕体高度。效果:第一枕体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产妇将新生儿搁置于第一枕体,并躺在床上对新生儿进行侧身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发生吐奶时则基本上直接吐到第一枕体上,使得不易直接吐到床上而使弄脏床垫或被单,使得省去后续对其进行清洗清洁的麻烦,第二枕体以供产妇侧身枕设,其能很好的撑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使得省去产妇通过手肘将其上半身撑起的麻烦,以使能有效避免其手肘长时间撑在床上引起酸痛感等不适,使得产妇侧身喂奶舒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生活中,对于产妇,不管是初期其待在医院给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还是后期其待在家里给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每次喂养时间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对于产妇而言,长时间的抱着喂养必然会非常的劳累辛苦,继而,其则会习惯性的将新生儿放置于床上,通过侧身来给新生儿进行喂养。对于上述喂养方式,虽然很普遍,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产妇侧身给新生儿进行喂养时,其则需要使用手肘将其上半身支撑起来,如此,方能将其乳房抬起到一定的高度以供新生儿口吸,而新生儿吸奶时间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使得其手肘在长时间撑在床上时必然会引起酸痛感等不适,使得产妇侧身喂奶舒适性也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将新生儿直接放置于床上,在新生儿发生吐奶时,则容易直接吐到床上而使弄脏床垫或被单,使得后续清洗清洁麻烦。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包括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的第一枕体及以供产妇侧身枕设的第二枕体;所述第一枕体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旁侧;所述第二枕体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所述坡面顶部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一枕体高度。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坡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用以卡固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限位托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枕体左侧面及右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内开设有一倒钩槽;所述第一枕体上顶面其中一侧向上突出设有一适于卡至任一所述倒钩槽的卡凸;当所述卡凸卡至所述倒钩槽时,所述第一枕体与所述第二枕体相连接为一体。优选地,还包括以供新生儿垫设的第一软质枕垫及以供产妇垫设的第二软质枕垫;所述第一软质枕垫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一枕体上端面;所述第二软质枕垫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坡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软质枕垫下底面四角分别固设有一第一公魔术贴;所述第二软质枕垫下底面四角分别固设有一第二公魔术贴;所述第一枕体上端面四角分别固设有一用以粘设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公魔术贴的第一母魔术贴;所述坡面四角分别固设有一用以粘设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公魔术贴的第二母魔术贴。优选地,所述第一软质枕垫上端面前端向上突出设有一以供新生儿头枕的头托;所述头托上端面中部下凹以使形成限位枕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枕体下底面及所述第二枕体下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以使分别形成防滑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软质枕垫包括第一橡胶枕芯及包覆于所述第一橡胶枕芯外的第一防水透气枕套;所述第二软质枕垫包括第二橡胶枕芯及包覆于所述第二橡胶枕芯外的第二防水透气枕套;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透气枕套及所述第二防水透气枕套均为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加上布料复合面料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在具体实施时,放置于床上,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一枕体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产妇将新生儿搁置于所述第一枕体上,并躺在床上对新生儿进行侧身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发生吐奶时则基本上直接吐到所述第一枕体上,使得不易直接吐到床上而使弄脏床垫或被单,使得省去后续对其进行清洗清洁的麻烦,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二枕体以供产妇侧身枕设,由于所述第二枕体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所述坡面顶部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一枕体高度,如此,即使得其能很好的撑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使得省去产妇通过手肘将其上半身撑起的麻烦,以使能有效避免其手肘长时间撑在床上引起酸痛感等不适,使得产妇侧身喂奶舒适性好,并且,所述第一枕体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旁侧,换言之,所述第一枕体可根据需要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左侧或右侧,当所述第一枕体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左侧时,产妇侧身并侧卧在所述第二枕体上,其右侧乳房可被抬高以供新生儿吮吸,当所述第一枕体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右侧时,产妇侧身并侧卧在所述第二枕体上,其左侧乳房可被抬高以供新生儿吮吸,由此,即使得本技术使用适应性强及使用可靠性强,使得本技术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因所述坡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用以卡固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限位托槽,由此,则使得产妇侧身并侧卧在所述第二枕体上时,其身体限位性好而不易侧翻,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第二枕体左侧面及右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内开设有一倒钩槽;所述第一枕体上顶面其中一侧向上突出设有一适于卡至任一所述倒钩槽的卡凸;继而,当所述卡凸卡至所述倒钩槽时,所述第一枕体与所述第二枕体相连接为一体,使得所述第一枕体与所述第二枕体之间可简易拆装,与此同时,本技术还包括以供新生儿垫设的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一枕体上端面的第一软质枕垫及以供产妇垫设的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坡面的第二软质枕垫;由此,当本技术使用一定时间而被弄脏时,直接主要拆拿清洗清洁所述第一软质枕垫及所述第二软质枕垫即可,使得操作简易,进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的分解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1000;第一枕体10;卡凸101;第一母魔术贴102;第二枕体20;坡面201;限位托槽2011;倒钩槽202;第二母魔术贴203;第一软质枕垫30;头托301;限位枕槽3011;第二软质枕垫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1000,包括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的第一枕体10及以供产妇侧身枕设的第二枕体20;其中,所述第一枕体10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20旁侧;所述第二枕体20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201;所述坡面201顶部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一枕体10高度。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则直接放置于床上,以使用以作为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1000使用。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一枕体10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产妇将新生儿搁置于所述第一枕体10上,并躺在床上对新生儿进行侧身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发生吐奶时则基本上直接吐到所述第一枕体10上,使得不易直接吐到床上而使弄脏床垫或被单,使得省去后续对其进行清洗清洁的麻烦。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二枕体20以供产妇侧身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的第一枕体及以供产妇侧身枕设的第二枕体;/n所述第一枕体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旁侧;所述第二枕体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所述坡面顶部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一枕体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供新生儿躺卧枕设的第一枕体及以供产妇侧身枕设的第二枕体;
所述第一枕体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二枕体旁侧;所述第二枕体具有一在产妇侧身哺乳新生儿时适于托起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坡面;所述坡面顶部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一枕体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用以卡固产妇侧身靠近其腋窝部位的限位托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体左侧面及右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内开设有一倒钩槽;所述第一枕体上顶面其中一侧向上突出设有一适于卡至任一所述倒钩槽的卡凸;
当所述卡凸卡至所述倒钩槽时,所述第一枕体与所述第二枕体相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供新生儿垫设的第一软质枕垫及以供产妇垫设的第二软质枕垫;
所述第一软质枕垫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第一枕体上端面;所述第二软质枕垫可拆拿的固设于所述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子共用连体哺乳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